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docx
10页精品】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答案】 诗人运用移情于物(借景抒情)的手法,借花儿流泪、鸟儿惊心,表达自己在安史之乱中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或因安史之乱、国都沦陷而悲伤的感情意思对即可)【解析】 【分析】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春天的鸟儿应该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 “感时 ”、 “恨别 ”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故答案为:诗人运用移情于物(借景抒情)的手法,借花儿流泪、鸟儿惊心,表达自己在安史之乱中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或因安史之乱、国都沦陷而悲伤的感情。
意思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① 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②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③ 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 ”的原因答案】( 1)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 “冥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2)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解析】 【分析】( 1)根据 “浩浩风起波 ”“冥冥日沉夕 ”, 可想到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出作者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2)首联, “孤 ”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落帆 ”“停舫 ”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暗含远离故乡之意;颔联, “风起波 ”“日沉夕 ”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的心情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 “人归 ”“雁下 ”写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借人归雁下表达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尾联 “独夜 ”“听钟 ”“未眠 ”,写出羁旅在外乡思客愁之深故答案为: ⑴ 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 “冥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浩⑵ 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点评】 ⑴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考生要懂得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进行分析⑵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注意对关键语句的分析。
3.古诗阅读西溪独泛[唐 ] 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 ① 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 ② 共月还注释】 ① 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② 唯应:只有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 ________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答案】 ( 1)清幽恬静( 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解析】 【分析】 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本就充满着清幽的情愫,同时再结合诗句 “素舸漫流间 ”等所描绘的景象,即可得出 “清幽恬静”⑵ 本题为对比赏析,在分析的同时应首先对原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唯应共月还 ”一句形象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只有月亮作陪的场景,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样也是表现作者只有月亮相伴的场景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两位诗人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因此寂寥落寞,从两首诗的全诗中都不难得出共同情感:超然物外、安闲自得故答案为: ⑴ 清幽恬静⑵ 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点评】 ⑴ 此题考查学生对意象所寄寓的感情的理解能力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诗歌的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⑵ 此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赏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先分别分析两篇文章,再比较其异同,在比较中分清相同点与不同点,再结合理解诗词的内容,选取合理角度,围绕其所用表现手法与蕴含的作者情感或人生哲理来进行赏析,言之有物即可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赏析的角度(修辞、重点词语、手法等); ② 结合词句阐释有什么表达效果;③ 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①4.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 “________”字,按 __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 “古风存 ”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 ) “柳暗花明 ”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 ① 为什么用 “暗 ”来形容 “柳 ”、用 “明 ”来形容“花 ”? ②“柳暗花明 ”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答案】 ( 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 ① 柳色深绿,所以用 “暗 ”;花光艳丽,所以用 “明 ” ② 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解析】 【分析】( 1)题目 “游山西村 ”紧扣一个 “游 ”字展开写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 “游 ”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所以全诗按照时间推移展开叙述 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学出了农家的美好和热情好客,一个 “足 ”字,是“充足 ”之意。
写出了农家丰收的年景和农人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3) “古风存 ”一句展现出的是对农民美好品质的赞美,突出农民服饰的简单、朴素,据此作答即可 4)《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包含有困境中蕴涵希望的哲理 5)花是红色的,在视觉上,红色的花容易联想到红色的火,所以古人往往用火,明,一类的词来形容柳是绿色的,在视觉上,古人把绿,青,黑,归作一类明明是一头黑发,古人写作青丝,明明是黑色的鬓角,古人写作绿鬓这里就用黑,暗一类的词形容柳故答案为:( 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 ① 柳色深绿,所以用 “暗 ”;花光艳丽,所以用 “明 ”② 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点评】( 1)本题考查诗歌主要内容的把握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展开,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基本能力解答的时候要结合诗歌内容细致分析,具体把握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细致分析,具体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能力揣摩诗中的词句,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能力具体技巧有:抓关键词;分析遣词造句;描述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领悟哲理;赏析写作手法等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你来这儿的第一天,我们就相识了,到了今天,也算是老朋友了,知道你要离开这儿了,不舍确实不舍,就让我在这儿为你歌一曲,劝君好去莫回头2)整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笔下的柳条、藤蔓、黄莺皆是有情之物,这些有情之物对即将搬家的诗人表达了眷恋之情,草木本非有情,湖上亭景物的不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