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许地山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思想.docx
5页试论许地山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思想 袁祖洪(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Reference: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宗教文化影响了许地山的生命观面对生活之难、存在之苦,许地山的选择不是逃避和弃绝,而是渴望在精神层面上去解决人生困境他站在精神价值的立场上去审视个体灵魂,追问生命本质,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本文选取了他的几篇富有代表性的小说去了解他的宗教思想Keys:许地山:小说:宗教思想I06 :A:1673-2111(2012)04-0010-02在20年代的中国作家中,许地山无疑是别具一格的一个他的别具一格缘于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宗教史学专家,还是一位爱国民主战士他的宗教文化背景使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意味隽永借用沈从文的一种说法:许地山能够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糅合在一起,毫不牵强地融成一片”这些不同的思想在他身上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与众不同的许地山1小说宗教意识的渊源:自身深厚的宗教背景许地山生长在崇佛的家庭环境,母亲笃信佛教,从小就受到佛教的熏陶,一生与宗教结有不解之缘。
1914年,21岁的许地山因生活的需要远离祖国到了缅甸仰光的一所华侨学校去教书缅甸信奉佛教,宗教氛围浓厚,许地山被这个国家浓厚的宗教氛围深深吸引,更加深了对佛教的兴趣许地山在此后的人生中对宗教情有独钟,有这精深的研究1922年在燕京大学神学院完成学习,其后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专门学习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并且写了许多关于宗教的论文比如:《道教史》、《大藏经索引》、《佛藏子目引得》等1916年在福建漳州接受洗礼宣誓加入基督教,那是一所英国人办的基督教堂此后,许地山不论到什么地方,在“主崇拜日”的时候都会在附近教堂做弥撒,严格遵守教会的仪式规则2佛教“人生即苦”的思想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佛教的“多苦观”对于许地山有着相当深广的影响,一开始创作就发出了“生本不乐”的叹息《商人妇》讲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妇人惜官的故事:丈夫把家产赌完后到南洋谋生,却一去不回,妇人等了十年,终于决定去找丈夫找到后却被丈夫卖给富人做第六个妻子,并生下儿子富人死后,她终于带着儿子逃离那里,自己过活商人妇的一生坎坎坷坷,贯穿了佛教“人生即苦”的思想。
用许地山自己的话说,人生来就是受苦,那么剩下的就是怎么样去面对苦的问题一切苦都是注定的,逃也逃不掉所以也不必逃,而前面就说不定有大快乐在等着商妇一直忍受着,直到富人去世,她终于逃出牢笼,过起了自己的生活终于明白了苦即是乐,乐既是苦那么,“生本不乐”就是“生本不苦”,其实苦乐相生,无所谓苦或乐所以惜官在讲她的一生的时候,只是娓娓道来,并没有诉苦的感觉,让人更加觉得她只是在讲一个事实,而且似乎是别人的事实或许,经历得太多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吧3豁达的生死观许地山的小说大多在恋爱的外衣下,放入了自己的人生观,有着浓厚的佛教乃至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佛教的精义认为人间充满了生与死的,它属于彼岸:因此要超越生死,达到彼岸世界《黄昏后》讲诉了一段超越生死的爱情,但不是轰轰烈烈的,因为生死已经被看淡,不再是壮烈的关怀在妻子去世后一直带者两个女儿生活在他的眼里,妻子并没有去世,她只是变化了,坟墓是她的变化身她“不过是怕遇见更大的羞耻,所以躲藏着:但在人静的时候,她仍是和我在一处”佛法里有“三解脱门”,其中“空门”说:空不意味着不存在,它意味着缘起、无常和无我事物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从一种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方式存在着而已。
空相超越于有无的概念之上真正的空被称为“妙有”,它超越于存在和不存在之上关怀的妻子并不是不存在了,她只是以一种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方式存在着,所以不需要悲伤关怀在讲到妻子去世时的情景的时候,年轻但已有些懂事的承欢“早已眼泪震荡出来”,“然而这老人家却没有显出什么激烈的情绪,只皱一皱眉头而已”丧失亲人的痛我们都知道,更何况亲至妻子,而这种想法确实能让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像关怀夫妻一样,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却仍是夫妻身走了,心仍可以在:身分了,心仍可以合这样的生死离别又有什么关系呢?《命命鸟》是许地山的另外一部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敏明和加陵为追求理想和爱情与家庭抗争与世俗观念抗争,最后毅然选择了殉情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发人深思故事中的主人公敏明和加陵并不一定有非死不可的理由,他们也许可以通过抗争获取幸福人生,但是按照对于苦难意识的体认,敏明和加陵对于死的超脱态度已[来自Www.lw5u.Com]经不是一般意义的人生超度了与这种人生的大彻大悟相比,爱情上的不自由,却又显得微不足道许地山试图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揭示更加深刻的人生道理,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自觉性抗争许地山过敏明和加陵的“殉情”,揭示的实际上是他们的“殉道”一对现实中污浊人生的蔑视和超越。
因此这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义远远超出了纯粹爱情悲剧的范畴,而是显示出了更为深广的意义与内涵,当然也显示出了许地山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现实人生的思考所达到的哲学的深度与广度4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是个极其灵透的女子,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都在云雾里走,离身三尺以外,谁还能知前途的光景呢?”而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无论快乐或者痛苦,她都是那么坦然的接受,从开始别人的闲言碎语,到后来丈夫的误解,到丈夫用刀捅她,到离婚,再到归来,她始终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淡定,“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破法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尚洁对待人生的态度,有人称之为“蜘蛛哲学”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尚洁才可能原谅她的丈夫,并且去感化和帮组其他人尚洁的人生无欲无求,用基督教教义去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化解人世间的烦恼她的丈夫最后也在基督教的感化之下浪子回头,要在物质和精神上补偿她,尚洁终于得到了圆满的人生许地山借尚洁的命运传达了这样的人生体验:人生如同蜘蛛织网,破了又结,结了又破,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
当今来看,许地山的人生哲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可是作为一个宗教学家和文学家,许地山对于人生的思考却显得平静而深邃他接受佛学的虚空观,大彻大悟,承认生命的局限性,并不因此否定现实人生他认同基督教的博爱观,又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强烈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许地山以深厚的人间情爱观窥视人生,用平常心来理解宗教,并因此获得了超越的意义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