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10篇.doc
44页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10篇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10篇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1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开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才能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快乐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老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答复: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局部吗?学生活动,老师巡视,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如今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似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答复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2.认识平行四边形(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老师巡视(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方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5)如今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交流讨论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答复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如今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略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三、体验深化(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四、练习稳固(1)练习一第1题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教材简析:《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根底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根底。
教学目的:1、在原有的认知根底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局部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3、联络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学会用数学的目光看生活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教学预设过程:一、谈话引入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相信大家已经进展了自学,认真看过学习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二、汇报自主学习导学单1、画三角形、提醒概念〔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4〕还知道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师板书:3个顶点、3条边、3个角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为了表达的方便,如今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习视频回忆〔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提醒板书:3条高〔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5〕指名板演:作高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三、稳固练习、应用新知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1〕实物投影校对〔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3、理论操作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3 1、知道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2、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重点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难点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究交流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一、三角形的高1、复习:过点A做BC的垂线,垂足为D2、在黑板上做△ABC,过点A做对边BC的垂线,垂足为D,我们就将线段AD称为△ABC的高3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例如在上图中,我们从△ABC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它对边BC所在的直线作垂线,垂足为D,线段AD就是三角形的高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3〕三角形有三条高为了将这三条高加以区别,我们把AD称为BC边上的高例:做出以下三角形的三条高1锐角三角形:可由老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2直角三角形由于∠C等于900,说明AC⊥BC,那么BC边上的高即为AC,AC边上的高即为BC,3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引入:一知△ABC,做∠A的平分线AD交BC与点E,线段AE就称为△ABC的角平分线2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如上所示,△ABC的角平分线AE平分∠A,即∠BAE=∠CAE=∠BAC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为了将这三条角平分线加以区别,我们把AE称为∠BACD的角平分线例:做出以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老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中线1引入:如右所示,取BC的中点F,连结AF,那么线段AF就称为△ABC的中线2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上所示,线段AF就是△ABC的中线3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如上所示,线段AF是△ABC的中线必有:BF=CF=BC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例:做出以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老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素材A: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E是中线,∠BAD=400,那么∠CAD=,假设AC=6cm,那么AE=素材B: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答案:1400、6㎝2C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4 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观察、操作的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相关主题图学生准备:白纸、作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它终究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这就是这一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三角形〔1〕让学生试着画一个三角形〔2〕同学们看看自己画的三角形,谁来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3〕下面在你所画的图中标出你所指的边、角、顶点〔4〕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5〕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6〕三角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7〕好如今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8〕对学生的各种定义不置可否,让学生看教材对三角形是怎么定义的〔9〕板书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教学三角形的高、底1、下面请大家拿出刚刚画的三角形,找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
〔老师巡视〕2、示范从三角形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3、我们来给这条垂线取个名字板书: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道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线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4、在刚刚的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和底吗?四、教学三角形的表示1、假如我们表示一个三角形需要画一个三角形,那样会很费事大家想一想呢?2、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老师将三个字母板书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这个三角形我们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3、指出:当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还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课前热身:说出图形的名称出示图形提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教学反思:本课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概念用自己的话表达出三角形的定义,效果可以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第24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