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挂职驻村的感想和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汇编.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163649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挂职驻村的感想和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汇编挂职驻村的感想挂职驻村的感想我是学工程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大,平时除了听同事、朋友 说些农村见闻,对“三农”工作没怎么了解前几年看到李昌平在给总理的信中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倒是想了解了解“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1996年,我和团县委的同志一同在乍洋乡水碓村“奔小康”,对“三农”工作有了一 些感性认识今年,市里决定在全市抽调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又被抽调到城 郊乡梨坑村挂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了解“三农”工作我挂职的村是城郊乡梨坑 村,位于特哈县西北部,北与浙江泰顺交界,是个十分偏远的山村通过一段时间在 村里,与农民直接接触后,我对“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有感触让农民 拿不起又放不下的农业虽然我县近年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人口和经济的来 说,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县发展好农业带头占全县人口 80的农民的富裕从 全国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对特哈来说更是如此农业是一 个特殊的产业,既是国计民生稳定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要面对诸多风险的产业,不 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还要面对市场风险,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面对的市场风 险远比工业产品要高得多Q谈起农业,大部分农民显得无奈。

      我县是个山区县,从农 业的比较优势来说,易于实现机械化作业,需要规模经济的产业,我们是劣势,我们 的优势应该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我们大力发展的药材、茶叶等发展的方向应 该说没错,但农民说起来,大部分叹道“赚不了多少钱”几个农民给我算了一笔 账一亩水稻,犁田要260元,稻种要30元,一年施的肥料要150元,农药30元, 除草剂10元,一般收割7-9担稻谷,按现在的市场价是每担103元,平均来说共 800多元,一亩赚300多元但这当中还没计上人工费用,由于难以实现机械作业,耕田、插秧、割稻、拔草费的工很多,如果用雇工的方式,一天每人35元,更赚不 了什么钱所以现在农村一般用类似合作社的形式,互相帮工即使如此,一年自己 投入的工也要100天左右,折合成人民币,一天仅3元茶叶,一亩一年农药、肥料 要240元(按现在农民常用的农药、化肥),首春茶一般可以摘10斤茶青,一斤10 元,二春茶摘30斤,一斤3—4元,三春茶摘40斤,一斤3—4元如果一家的茶园 面积不大,一般可以自己采摘,如果要雇人釆摘,一般摘一斤茶青工钱7-9角如 果不雇工,总的来算,一亩茶园一年也仅赚80元,还不算自己花的工药材以太子 参为例,一亩种要100元,农药、肥料40元,一般挖1担,以现在的市场价600元 担,一亩赚460元。

      这当中所花的人工都是自己的如果雇人挖太子参,一般一天35 元,而太子参从挖地到挖太子参都十分费工,只亏不赚从当前农村的这三种主要产 业来看,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我们的农业优势产业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事实 上这几个产业如果超出自家劳动力所能承受的极限,要雇工的话,却是规模越大越 亏也就是说从直观的理解,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是处于劣势其中的关键,在 于自己投入劳力赚取的利润(一天3—4元)与雇工工钱(一天35元)之间的巨大差 距,而这差距能存在,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的效益太低了要提髙农业的效益,只能 是走乍洋有机茶叶那种髙投入髙产出的路子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农民自身如何发展 这种高效农业?而情况就是由于这些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要求较高,品牌树立不 易,这些企业不会贸然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其实很多农村的农民也盼望着能发展订单 农业,但是却很难很难虽然难,这却是特哈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特哈农业的出路 从梨坑村的农业来看,效益不高,但是抛荒地与外出人口并不成比例,大部分农民在 农忙时会回到村里种上粮食之所以放不下这低效的农业,农民们谈起了外出打工的 艰辛由于所受教育不高,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劳动技能,只能是到建筑工地打打小 工、踩三轮车,收入来源不稳定,他们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这也为我们服务农民指出 了方向看似矛盾的农民在村里与农民接触久了,深感农民纯朴、善良原省政府副 省长潘心城曾在梨坑村挂钩帮扶了 5年,为村里修通了公路至今村里的群众谈起 来,还念着共产党好一位老大爷说起潘副省长,直念着“那是个好官哪,下着那么大的雨,他还跑了那么远的山路到村里来以前哪见过那么大的官到我们村里来,还 到我们家里去,还帮我们建公路,好人哪!”说到中央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群众打 心眼里高兴,都说党对农民好农民都说“自古没有说还要交皇粮的,现在中央 关心农村,连这都不用交了,种粮还有补贴,还不会富裕,只能怪自己今年,村 里的粮播面积扩大了 60多亩梨坑村总共133户449人,其中109户346人外出经 商、办厂、打工其实,一般情况下住在村里的只有50、60人,最少的时候只有20 多人一些媒体曾经形容偏远的农村,剩下的是61、38、99部挂职驻村的感想队,独缺54部队其实在梨坑,连61、38部队也没有,留在村里的,用群众的话说,一类是老弱病残,一类是没本 事的人年青人不愿留在村里,也不愿回到村里,他们说的最现实的一件事是,回到 村里连老婆也没得娶他们现在最想的是,政府能有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在城关建房 子。

      其实当前农村的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它是劳动力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也是推 进城镇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如何引导好与农民接触久了,发 现了一个农民看似矛盾的地方梨坑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群众原来与外界 接触比较少,受教育程度也不髙,但是村民外出的很多,而且外出的102户中有41 户在城关建了房子,说明他们大部分在外面过得不错我们直觉上一般认为近郊的村 子农民外出似乎更方便,但事实上近郊的如际头、下村等村的外出人口比例并不算 高而英山偏远的王社等村外出人口也很多这只能归因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山区有 个好处就是不容易饿死人,所以战乱之时,大家喜欢往山区跑而易受自然灾害的地 方,如浙南平阳等地的群众的忧患意识比较强特哈人爱说“天下绝收,特哈半 收”,安稳于饿不死,缺乏雄心,受外界刺激比较少,更容易安于现状近郊村子的 状况就是这样,自然、区位条件比较好,容易发点小财,也就更不愿放弃农业,缺乏 创业所必需的破釜沉舟的勇气而梨坑外出的人口中,有些自己搞剪刀厂,有些开店 铺,有些更是到外地跑生意虽然他们由于素质与机遇所限,还没产生什么大富翁, 但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梨坑人身上学到点什么亟需扶持的农村农民说起眼前之急,一 般离不幵“路”。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民反映致富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当前电已 经没问题,路、水、电视是他们关注比较多的的确,到梨坑的路,1996年在潘副省 长的支持下修建,由于长年失修,目前路况很差,多处路基塌方,窄的地方只能让吉 普车勉强通过,路面坑坑洼洼,只要略有小雨,就无法通行说起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一些出来长了见识的村民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深知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村里修路 等他们也愿意出钱不过他们还是认为城乡二元格局比较明显,他们认为在城关,居 民只有在自己住的巷子等硬化时才要出钱,道路建设等,全部由政府投入他们也对 近年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怀感激之情,但希望政府能对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再加大些投入,减少村里自筹资金的比例今年政府加大农村公路硬化和人饮工 程建设力度,群众很欢迎,他们也正积极集资,准备将路基再整修一下,争取明年硬 化在了解情况中,村民还反映了 “三怕”:一怕病灾,二怕野猪,三怕天灾的 确,现在农村返贫的人口当中,大约有10是由于病灾引起的而且由于现在医疗比 较昂贵,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一般这个家庭就要返贫群众认为这些人 不是因为懒才穷,也就是不是他们认为“没得救”的人,他们很希望政府能有一些帮 扶机制,让他们有重新发展的机会。

      对野猪,群众一般是恨,又无可奈何,现在对野 猪不允许随便猎杀,农民也没有猎枪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有关部门能统一组 织一些猎杀行动,减少野猪数量,让农业少受点损失怕天灾,不仅因为农业本身是 一个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产业,而且因为现在许多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而 包产到户后,组织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比较困难,特别是梨坑外出人口多,组织起来更 加困难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削弱了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除了 “三怕", 他们还对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充满了迷茫不知调什么,即使知道调什么,也不知如何 调,就是当前大部分农村的情况几年来,他们也尝试了一些新品种,如花菇等,但 都没多少收益,或因市场、或因技术、或因没人收购他们很希望政府在农产品销路 是能有些更有力的服务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 展的科学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 中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坚持求真务实, 掌握并运用好发展规律;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 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辩证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新世纪新阶 段,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 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运 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才能 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 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 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时代 主题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 现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 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 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 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 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 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相协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 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 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 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今 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 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事关各国 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