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doc
14页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 观察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可概括为:按顺序、抓特点、适当想象请看课文《三棵银杏树》的第三自然段: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出主干和支干,第二、三句写冬天支干上长出的小粒从这里可以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的顺序是:主干→支干→支干上长出的小粒这样描述,层次清晰,令人一目了然 文中说三棵银杏树的样子很有特点,“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叶爷爷特别注意到有几支“弯曲得很古怪”他观察得很仔细,连冬天里“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也注意到了而且还花了很长时间去细心揣摩,看到“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从“生出”到“长大”这段时间里,只有从不间断地观察,才能将支干的特点讲清说透叶爷爷这种下功夫、抓特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观察事物时还可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叶爷爷看到银杏树支干中“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便联想到“像画上画的”我国传统的风景画中的树干总是弯弯曲曲的,十分古怪看到冬天银杏树“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于是以生动形象的“牛奶头”作比,妙不可言。
这就是由“长大的小粒”的样子引发的联想!观察事物时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更好地欣赏美,使说话、写作文具体生动快乐写作心理培养 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该写些什么,那么克服畏惧作文心理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激活学生的记忆 1.要设计一段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开场白”,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 2.让学生“先说后作”,愉快地发挥想象 3.提倡“即时作文”,鼓励学生“想到就写”,把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一件小事”或“一点感受”等随时记录下来 4.鼓励学生多种形式练笔可以写些小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对作文有种新鲜有趣的感受 词语积累的几种方法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章,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现介绍几种积累词语的方法: 一、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乱坠、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左思右想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二、接龙法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形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 三、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语来源于一则典故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 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较快地掌握、积累更多的词语,同学们何不试一试? 一堂充满新意的习作课 最近,我听了一堂(两课时)五年级的习作课这堂课是指导学生将四个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后展开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一、观察周围环境,为习作铺垫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呈几何形的。
在学生举了很多例子之后,教师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呈几何形的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 二、提出习作范围,准确理解习作要求 经过铺垫,学生对物体的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习作的内容,即:△△|○;然后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它们任意地组合成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像什么?然后根据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习作要求;1.要求中的“它们”代表什么?让学生明白“它们”代表的是四个几何图形,并强调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2.要求中的“任意”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清楚“任意”就是随意、随便也就是说这四个几何图形,一是可以随意组合,想组成什么样就组成什么样,二是图形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圆形也可以看成椭圆形:3.要求中的“组合”怎样理解?让学生知道就是将四个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或互相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画面 三、想、画、着、想、说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构思,看看学生准备将这四个几何图形怎样组合,想好后动手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画好的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可以表达怎样的意思,或包含怎样的一个故事。
同座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第二步是在全班学生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先后有10余名学生上去将自己组合的图形画出来,并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说了图形表达的意思 第二课时 四、学生动手写 在学生写之前,教师提出三点要求:1.交待清楚画的是什么;2.给文章定一个贴切的题目;3.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短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五、围绕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 这一环节是分下面几步进行的: 1.请愿意将自己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到讲台上,先将组合的图形与习作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读习作的学生读完后进行自评,主要谈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地方; 3.同学评,主要侧重于用词、语句和交待得清楚与否上面; 4.教师指导,主要是从想象是否合理这方面给予指点 六、教师总结 教师在总结中强调了两点:1.想象要注意合理;2.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听完这堂习作课,感受最深的是这堂课充满新意。
一、形式新 形式方面的新意主要表现在: 1.没有陷入以往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文”的呆板套路,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或情境,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没有以真实、具体为要求写一件事、一项活动、一件物品等,而是围绕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对文体没有进行限制 3.没有看到题目埋头就写,而是想、画、说、写、评相结合,这既符合了习作的思维过程,形式又非常活泼,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内容新 多年来,小学生的习作大多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不仅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少生活气息,非常呆板而这堂习作课用一个“任意”将学生的思路松了绑,学生想怎样组合就怎样组合,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从习作的实际情况看,全班 43名学生,习作内容无一篇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图形,想象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如围绕这样一个表示一个儿童笑脸的组合图形,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哈,不用挨骂了! 画上这个圆圆脸蛋的小朋友,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正笑得开心呢! 你也许会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今天发听写卷子,他考了个100分。
什么,听写得满分没什么希罕?不,你错了,这个100分对这个小男孩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小男孩的妈妈是单位负责人,十分好强、爱面子他每天放学回到妈妈单位,如果有什么不好的成绩汇报给妈妈,他妈妈就会觉得没面子,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小男孩一顿,然后罚他把每个错字或每道错题写100遍 这一次次100遍,使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熬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红了双眼,熬没了童年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只要一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就会告诉妈妈,妈妈就更变本加厉地骂、罚,就又要熬夜,又要打瞌睡…… 今天,小男孩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可是,这笑是多么令人悲哀、令人心酸啊!救救这一个又一个孩子吧! 另一个学生又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笑 一个圆圈,一张纯真的脸一条直线,露出了他真诚的笑容 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仿佛是东方初升的太阳 体育锻炼,使我们拥有了强壮的身体,让我们从小种下了一颗保卫祖国的种子文化课程,使我们懂得了知识,增长了学问,为长大后建设祖国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笑,像绽放的花朵,美化着这个世界我们的笑,像太阳的光芒,使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在阳光下微笑,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幸福地笑着,哈哈哈哈…… 从全班学生所写的43篇习作来看,无论是选定的题目还是所写的内容上,无一篇是相同的,而且构思非常巧妙,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想象力非常丰富,知识面也非常广阔如: 从文体上来看,这些习作也打破了过去千篇一律记叙文的老框框,有童话、小故事、散文、小评论、解说词等43篇习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充满了新意 这确实是一堂充满新意的习作课而这位教师之所以能在作文教学中创出新意,关键还在于其教学观念新,把作文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上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么作文教学一定会真正出现一个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想写”的可喜局面作文课释放活力的策略 一、放活力是创新能力的前奏 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文课释放学生的活力,才能真正写好作文作文要成为富有强大生命力,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先得释放其活力,这样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想象与灵感、与创造能力是相辅依存的 二、文课释放活力的实施策略 童心,本应该是纯洁无邪的,如果给于热量就能散发光芒。
作文课释放其活力,学生就会说真话,做真人,焕发智慧之光,走上创新之路 1、开拓题源,言有童真 不给学生分数的诱惑,不给学生设置各种“雷区”,让学生写“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走进作文的门坎,感到作文不难,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是学习生活中一个部分在孩子们的作文中,认为乌龟与兔子比跑步是不公平的竞赛;小猴子丢了玉米摘桃子,丢了桃子抱西瓜,丢了西瓜追兔子,尽挑好的拿并没有错;狐狸机智地逃出了虎口,保护了自己,有多聪明;乌鸦真笨,非要往瓶子里扔石块,这点功夫还不如轻松地飞到另一个地方,也许会找到更多的水……其真实自在的感悟让作文烂漫可爱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让作文课“ 活”起来,让学生自由感受生活,自由交流沟通,自由自主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写真人真事,不限时间,内容和篇幅,比如《伞中情》、《 胆小的____》、《____的一件事》、《给____一封信》、《新鲜事》、《____报道》……让学生借事情写自己的希望、失望、爱憎、悲喜、得失、看法等,让作文运用到实践中去 2、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有教学并不等于作文有质量,而对质量的关注和追求,则是进步的标识。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作文释放活力中那个碰击火花的火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