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明市寺院建筑布局研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7590322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昆明市寺院建筑布局研究[摘要]本文以昆明市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圆通 寺、华亭寺、曹溪寺和笔竹寺,对其平面布局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以寺院 建筑的选址和分布作为切入点,阐述昆明市寺院建筑选址分布的独特Z 处,并结合建筑环境和建筑历史,挖掘出各个寺院建筑布局的特色性和典 型性[关键词]寺院;建筑布局;昆明市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temple architecture of Kunm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ing Yuantong Temple, Iluating Temple, Caoxi Temple and Qiongzhu Temple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to analysis their plane layout specifically. Based on the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elaborate the unique site seiection of the temple buildings in Kunming, combined with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 dig ou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ypicality of each temple building layout・Key words: Temple; Architectural layout; Kunming City素有“春城”美誉的昆明不仅仅拥有怡人气候和秀美景色,更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文化气质是 毋庸置疑的。

      昆明的寺院止是展现昆明文化的绝佳视角在城市均质的现 代化发展中,寺院建筑依然保留着古朴纯粹的布局特色,书写记录着文化 的传承和历史的变迁1. 昆明市寺院概况昆明市范围内的寺院大多初建于唐宋,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变迁,寺 院都经历过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修缮、改建,现存寺院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布 局大都保持明清时期的形制市域范围内寺院数量众多,分布均匀其中 圆通寺、华亭寺、曹溪寺和卸竹寺均是滇中著名古刹,历史文化悠久,在 建筑的平面布局上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2. 昆明市寺院建筑的选址及布局佛教寺院所处位置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在平地建寺,即为平地寺,在 山中建寺,即名曰山寺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Z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 建在山腰,还有的建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地來决定[1] o天下 名山僧占多,丿力来佛寺大都建造在山清水秀、风水极佳的地方这些地方 大多“环若列屏,林泉青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 [2]风水堪 舆是我国古代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必耍手段,寺院依据风水理论进行相地, 基址背山面水向阳、气势环抱、卉物丰盛,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 雀,后玄武”的风水环境格局寺院建筑平面布局特点可以概括为:寺院整体布局基本上都以中轴线 贯穿全寺;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以中轴线为轴左右对称的设计、布 置建筑;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全部建筑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长幼有序 [1]。

      佛寺的布局,基本上是采収了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布局方法 一般地说,从山门(即寺院外面的正门)起,在一根南北轴线上,每隔一 定距离,就布置一座座殿堂,周围用廊庇以及一些楼阁把它们伟I绕起来 这些殿堂的尺寸、规模,一般地是随同它们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强,往往到 了第三或第四个殿堂才是庙宇的主要建筑一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后 面,在规模比较大的寺院里可能还冇些建筑这些殿堂和周围的廊疣楼阁 等就把一座寺院划为层层深入,引人入胜的院落[3]2. 1圆通寺圆通寺建筑布局朝向保持传统的坐北朝南格局,但是在地理位置的选 择上却颇为奇特圆通寺背靠圆通山(原名螺峰山),据文献记载螺峰山 古时是一座“风过松吼,鹤鸣龙吟”的深山螺峰山北为斜坡、南为峭壁, 临城一面为百丈悬崖,崖下水声潺潺,泉水出自潮音、幽谷二洞,注入小 绿水河,再流入滇池,寺院的西南面则是翠湖[4]寺院整体处于一个长 条状的凹地当中,入寺不须拾级而上却要沿中轴下坡行进,这样的选址在 我国的寺院选址中甚为罕见同时寺院背山面水,处于城市中心地带,自 然环境极佳,在此营造建筑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圆通寺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严谨稳重,人气端庄整个寺院以水 池(放生池)为中心,观音殿在水池Z中,前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 由两座三孔桥连接起來,两侧为抄手冋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了水院式 佛寺的独特布局[5]。

      沿突出而笔直的中轴方向依次布置有:inn.圆通 胜境牌坊、弥勒宝殿、八角亭(观音殿)、圆通宝殿、铜佛殿和接引殿 东西两侧设有普光明殿、地藏殿、僧房、客堂、佛教协会办公室等建筑(见 图l)o由山门至天王殿为寺院的前导部分称之为“蝶仙圃”以道路为中轴,两侧植以花木,形成四季花开不断的狭长型园林空间其中的圆通胜境坊 乃是寺内标志性建筑之一,比例匀称,造型精美,风格古朴牌坊在传统 寺院中并不多见,而且大多布置于山门之前,以此扩大寺院空间但该牌 坊居山门之后天王殿之前,在建筑布局上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寺院之中最具神韵当属八和亭和四周厢房围合的水院式空间,其建筑 形式、建筑布局和园林环境与敦煌壁画一一净土变中所描绘的佛国圣境颇 为相似,身处其中也能多少领略出画中的禅意八角亭为重檐攒尖顶,东 西南北四扇门旁及重檐之间均有匾额,文化气息浓重,而石桥似舫系于亭 旁,假山叠石散落池间,展现出一番别致的江南园林韵味值得注意的是, 八介亭四周原木是没有池水环绕的,水池的开凿首先解决了原先寺内无水 所存在的消防隐患,蓄此大水以克天火其次,山于圆通寺是观音菩萨的 道场,菩萨居于南海之上,而八角亭内供奉观音大士,在其周围设水体现 “慈光普照,惠及虫鱼,引渡成佛”的教旨,突出宗教色彩。

      再次,每逢 夏日寺内酷暑难耐,水的出现改善周围小气候,为僧侣信众提供了怡人清 爽的环境 圆通寺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于一体的“两 系三传”宗教体系在建筑的平面形式上也有所体现普光明殿为藏传佛教, 布置在圆通宝殿的东南面,自成一体,没有与对面的厢房形成对称关系 而位于中轴靠后的铜佛殿代表小乘佛教,其建筑单体平面上呈“十”字形, 为典型的傣族佛殿建筑样式,明显区别于寺内其他建筑2. 2华亭寺华亭寺位于西山森林公园景区中心,南枕太华、北带碧晓、东临滇池、 西靠华亭由钟楼前名联:“绕寺千章,松苍竹翠;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便可得知寺院周I韦I松竹茂密,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寺院建筑为 坐西向东朝向,虽然不同于传统朝向,但是却充分考虑到了山势走向和基 址状况,因地制宜,使莫整体布局更为合理华亭寺是典型的“舍宅为寺”寺院,其平面布局必然存在古代宅邸布 局的方式寺院是一个沿中轴展开的多进封闭式庭院,各个建筑之间联系 紧密,布局整体协调统一,整饬有度沿中轴方向布置有:雨花台、放生 池、天土殿、八德池、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山门并没有位于中轴线上,而 是位于天王殿西南侧中轴南北两侧设有钟楼、鼓楼、斋堂、客堂、方丈 室、僧房等建筑(见图2)。

      华亭寺在平面上可划分为放生池周围的园林空间和天王殿之后的建 筑空间开放的园林空间与紧凑的建筑空间形成鲜明的区分和对比建筑 空间体现宗教功能,强调庄严感和肃穆感园林空间体现游赏功能,强调 亲近感和舒适感建筑庭院之中古木苍翠,鸟语花香园林之中点缀亭台, 掩映于林间两个空间依托中轴线而联系起来,既显得疏密冇致,又相互 融糅渗透从建筑平面上看,罗汉堂占地面积较大且呈“m”字形,四周厢房互 相围合并留出四个面积不大的天井这种“出”字型罗汉堂布置最早见于 五代时期,一般在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寺院之中才会修建营造此殿雨 花台、长廊、四角亭等园林建筑的布置也并非随意,雨花台位于中轴,长 廊、四介亭置于两侧,相互之间依然延续着中轴对称的关系,使寺院建筑 形成较强的整体感与协调感2. 3曹溪寺曹溪寺背枕葱茏岭,面临螳螂川,左潮泉,右珍珠泉,俯视“天下第 一汤”一一安宁温泉寺院周围温泉颇多,水资源丰富,古时“三潮圣水” 的自然奇观更进一步证实了基址地下水的充沛程度寺院也依山就势采用 坐西朝东的布局方式曹溪寺建筑平面为常见的四合院式布局,中轴明显, 规整有序虽在建筑布局上显得较为简单,但由于曹溪寺所处山坡坡度较 大,所以寺院建筑依山分台分级而建。

      台地Z间较大的高程差距使建筑在 竖向上错落有致,形成很强的空间层次感一层台地:山门、两侧园林空 间、放生池、傍花楼二层台地:天王殿三层台地:韦驮殿四层台地: 宝华阁、祖师殿、财神殿、钟鼓楼等五层台地:观音殿、僧塔二、三、 四层台地之间,由十二圆觉殿连接(见图3)宝华阁是云南仅存宋式古建Z-,为寺内的大雄宝殿大殿宋式建筑 特征明显,殿堂为“明三暗五”,稍呈扁形柱子间距小,数量多,用料 粗大,显得凝重、敦实同时,该殿也是天文奇观“曹溪映月”之所在, 建筑选址布局极为巧妙出奇大殿重檐正中有圆孔,每逢甲子年中秋,月 光入殿,正好照在阿弥陀佛塑像的前额,随着时间推移,月光移动直至佛 祖肚脐这样的奇观与宝华阁的选址布局和建筑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设 计建造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建筑与天象,建筑与基址之间的微妙关系,并 利用这样的关系营造岀这一令人叹服的人为奇观十二圆觉殿是沿中轴对 称的叠落式爬山廊,青瓦红柱,园林趣味盎然既冇安奉菩萨的建筑空间 功能,乂有联系交通与路线引导的作用,堪称是因地制宜,巧借地势的佳 构韦驮殿为四角攒尖亭,靠天王殿一侧围以红色砖墙,形成了一个三面 通透,只有两根柱子的独特样式韦驮殿所处的三层台地面积较小、位置 居中,在此建造一个体量较小的建筑,合乎场地现有状况,丰富建筑群体 的立面场景。

      2.4笔竹寺餘竹寺建于素冇“玉案晴岚”之称的玉案山上玉案山又名列和蒙山, 其间山壑深幽,林木秀拔,古道、泉石罗列,山涧宛转窈窕,时有湍溪殍 琮而泄[6]寺院周围篦竹密布,郁郁葱葱,耸竹寺因此而得名笔竹寺建筑因山就势,依山而建,与华亭寺和曹溪寺相同,采用中轴 东西方向,坐西向东布局方式,形成四进三院式的庭院空间沿中轴方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石坊、华严阁、观音阁天王殿左右 厢房为天台来阁、梵音阁大雄宝殿左右厢房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其余设 有客堂、斋堂、僧房、方丈室、香铺、长廊等建筑(见图4)笔竹寺建筑群体之间的主从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平面大小上,而且从 屋顶色彩上也能予以清晰区分中轴线上的建筑,屋顶均采用黄色琉璃瓦 铺设,端庄大方,气度不凡,强调“尊者居中”的中庸之道围合中轴的 建筑一律采用青瓦铺设,明显的区别于主要建筑,但乂不失文雅、不显卑 贱寺院也一反“开门见山”的传统布局,若要进入寺院还须经一坡道缓 缓而上,绕过院墙,方可到达山门山门及坡道形成了寺院的前导部分, 起到由俗入清、渐入佳境的妙用对一般人來说,会引起对佛的崇敬对 信徒来说,则促进完成由尘世到“净土”的心理转变[7]。

      将欲扬先抑的 手法运用到建筑的布局当中,颇有一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趣在坡道的 尽头独设一座钟楼,却没有布置与之相对应的鼓楼究其原因,是因为宋 元时期寺院为“东钟楼、西经藏”的格局,钟楼单独设置大概到明代中 叶,才在钟楼对面建立鼓楼,形成钟楼、鼓楼相对而立的建筑布置这样 的布局形式和建筑木身能完整保留至今实属难得,为佛教建筑丿力史研究提 供了现实的佐证和依据结语昆明市寺院建筑在选址方面,选择自然环境良好,清幽宁静Z地建 筑营造善于因地制宜,多依山就势而建在布局方面,总体上继承延续了 传统寺院建筑的布局方式,但又并非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每个寺院都具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