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0年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B.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参考答案:C解析:A、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故A正确;B、福尔马林是指甲醛的水溶液,甲醛等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C、加入明矾由于铝离子水解得氢氧化铝胶体,胶体有吸附性使水中的悬浮物下沉,与海水淡化无关,故C错误;D、烟花利用了金属的焰色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选C2. 以下5种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是( )①在硝酸蒸气的氛围中蒸干Fe(NO3)2溶液会得到Fe(NO3)2固体②溶解度和Ksp一样只与温度有关③使用精密pH试纸测出84消毒液的pH为10.2④升温对于强酸、强碱pH不发生变化,弱酸升温PH变小⑤HCl滴定氨水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效果更好.A.1 B.2C.3 D.全部正确参考答案:A解:①亚铁离子有强还原性,在硝酸蒸气的氛围中蒸干Fe(NO3)2溶液,亚铁离子会被硝酸氧化为铁离子,得到Fe(NO3)3固体,故①错误;②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不只与温度有关,但是气体的溶解度还与压强有关,故②错误;③“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精密pH试纸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故③错误;④碱溶液中的氢离子全部来自于水,而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故升高温度,碱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变大,则pH变小,故④错误;⑤HCl滴定氨水生成的氯化铵水解显酸性,故用甲基橙更好,故⑤正确.故选A.3. 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ACaOCa(OH)2CaCO3①常温遇水BAlCl3NaAlO2Al(OH)3②通入CO2CNa2CO3NaOHNaHCO3④过量Ca(OH)2溶液DCl2Ca(ClO)2HClO③加浓盐酸 参考答案:A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CaCO3不能一步生成Ca(OH)2;B.AlCl3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NaAlO2与弱酸反应生成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C.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NaHCO3与过量Ca(OH)2溶液生成NaOH,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D.Cl2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Ca(ClO)2与酸反应生成HClO,H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解答:解:A.CaCO3不能一步生成Ca(OH)2,故A错误;B.AlCl3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NaAlO2与弱酸反应生成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故B正确;C.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NaHCO3与过量Ca(OH)2溶液生成NaOH,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故C正确;D.Cl2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Ca(ClO)2与酸反应生成HClO,H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可一步转化,故D正确.故选A.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紧扣教材,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同时坚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00mL0.1mol·L-1醋酸溶液含有的分子总数一定小于0.01NAB.常温下,100mL 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参考答案:A略5. 以下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溶液作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向阳时 背阳时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4e―===2H2O+O2↑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OH―—2e―==2H2O参考答案:答案:B6.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A铁与硫单质生成FeS,与Cl2生成FeCl3氧化性:Cl2>SB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H2SiO3)酸性:H2CO3>H2SiO3C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还原性:Mg>CD某无色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一定有SO42- 参考答案:D【知识点】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根据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物的化合价可判断物质的氧化性,A正确;根据强酸制弱酸知B正确;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知C正确;D、该溶液可能含Ag+,D错误。
【思路点拨】氧化性、氧化性强弱判断方法: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来判断: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简单地说“左”>“右”即: 氧化性强弱顺序: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强弱顺序: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反应条件越容易,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进行判断 如:2Cu+O2=△=2CuO 2Cu+S=△=Cu2S 根据铜被氧化程度不同(分别为+2价,+1价)可判断氧气的氧化性强于硫7. 一种无色气体100mL,由NH3、NO、CO2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后,发现气体 减少了30mL剩余气体继续通过Na2O2固体后,发现气体变成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 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试管内水位上升,最后试管内充满液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NH3、NO、CO2气体的 体积比为A. 5∶8∶12 B.15∶14∶21 C.10∶14∶21 D.30∶28∶23参考答案:B8. 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已能从蓝草中提出这种染料,早于欧洲1500多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错误的是A.靛蓝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参考答案:C略9. 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R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四种化合物都符合条件,但从结构上看,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明显不同,该物质是A.FeS2 B.CaC2 C.BaO2 D.MgCl2 参考答案:D10. 化学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参考答案:C略11. 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是Fe(NO3)2 B.n1 = 0.375C.p = 0.20 D.n2 = 0.30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铵明矾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B.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中,当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1molC.强碱溶液中,用次氯酸钠与Fe(OH)2反应是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最主要过程,可表示为:3ClO-+2Fe(OH)22FeO42-+3Cl-+H2O+4H+D.将过量SO2通入少量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NH3·H2O2NH4++SO32-参考答案:BA.铵明矾中的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NH3·H2O,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Cu(IO3)2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24molKI中有2molI-化合价不变,22molI-被氧化为I2,则1mol Cu(IO3)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KI的物质的量为11mol,正确;C.在强碱性溶液中生成物中不可能有氢离子,错误;D.将过量SO2通入少量氨水中生成亚硫酸氢铵,错误。
答案选B13. 某溶液中存在XO3﹣,且X为短周期元素,则一定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H+ SO42﹣ I﹣ B.Na+ Ca2+ CO3 2﹣Al3+C.Na+ K+ Fe2+ H+ D.K+SO42﹣ Cl﹣ CO32﹣参考答案: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中存在XO3﹣,且X为短周期元素,则离子可能为NO3﹣,注意酸性条件下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离子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结合生成水和气体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溶液中存在XO3﹣,且X为短周期元素,则离子可能为NO3﹣,A.因H+、NO3﹣、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因Al3+、CO3 2﹣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因H+、NO3﹣、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NO3﹣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 在一定条件下,将A和B各0.32mol充人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2C(g) △H<0,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C)=0.004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 (逆)> v (正)C.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4mol A和0.6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