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考点讲、析(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docx
18页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讲、析与提高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实质:能量从一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4.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5.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2)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但是它具有不可测量性,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3)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说将高温物体的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三、比热容1.比热容(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减少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2.热量的简单计算热量的计算:(1)吸热:Q吸=cm△t=cm(t-t0);(2)放热:Q放=cm△t= cm(t0-t)其中:Q吸—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放—放出的热量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单位:千克(kg)△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
对本章常考热点、考查方式和考题类型进行剖析1.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从历年中考来看,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居多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考点】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物体的内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对每种现象进行分析即可解答:①水煎包“香气四溢”,是因为香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此说法正确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此说法错误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此说法正确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故此说法错误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此说法正确由此可见,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B典例二:(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C正确。
答案】C2.内能内能属于常考内容,所以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本节知识点有: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其中内能的改变应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应多讲、多练、多做本节考点主要集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物体内能变化的判断和对物体内能的理解三个方面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填空题为辅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2)物体内能的增减的判断;(3)对内能概念的理解在内能的改变和对内能概念的理解上;常见考查方式是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判断物体内能是如何改变的,改变的类型此部分考题一般为1-2道题,也经常和其他相关知识点结合一起考查,分值在1-2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典例三:(2018•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解析】(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白气”通常是指大量的小水珠;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
解: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A正确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错误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D正确典例四:(2018•达州)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分子间存在引力;(3)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解: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A错误B、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
C、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故C错误;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3.比热容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在本章属于重要知识点,也属于常考知识点,所以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本节知识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利用比热容概念分析判断现象和进行简单计算是本节主要考点和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填空题为辅(利用比热容进行简单计算)典例五:(2018•达州)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 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解析】(1)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但内能增大;(2)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不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加热时间成正比,根据Q=cm△t可判断比热容的比值解:(1)晶体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温度升高10℃,被加热4min;在CD段温度升高5℃,被加热4min;则该物质在AB段吸热与CD段吸热之比为1:1,根据Q=cm△t可得,,所以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故答案为:小于;2典例六:(2018桂林)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考点】比热容及其应用解析】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与其温度变化规律的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每升高一度,吸收的热量越多水比油的比热容大解答: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