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积雨辋川庄作》导学案.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779941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8.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积雨辋川庄作》 导学案目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 “ 诗中有画 ” 的绘画美教学重点:把握王维诗歌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教学难点: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自主学习 ( 8 分钟)一、作者王维( 701- 761)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 ,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世有 “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 之说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示了一些不满象盛唐许多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这些诗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

      二 .解题: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朗诵感知1.学生自读 2.学生合作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互动导学: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 30 分钟)1、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 5 分钟 )提示: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点拨 : ① “ 迟 ” 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 “ 迟缓 ” 之意②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③诗人视野所及, 先写空林烟火, 一个 “ 迟 ” 字, 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 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2、 颔联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中的 “ 飞白鹭,啭黄鹂 ” 有什么艺术特点? ( 8 分钟)(1)倒装:白鹭翩翩起舞,黄鹂婉啭啼唱。

      2)色彩对比,诗中有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 互相配合, 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所谓 “ 诗中有画 ” , 这便是很好的例证过渡: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3. “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 ,表达作者什么愿望 ,体现他什么心境 ? ( 5 分钟)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用典 :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争席罢 /海鸥 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 “ 清斋 ”“ 习静 ” 的结果2 4. 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 5 分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 一取其动态, 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 “ 漠漠 ” , 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 苍茫一片; “ 阴阴 ” ,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 “ 诗中有画 ” ,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归纳提升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景色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详和闲适的意境,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达标反馈:《新城道中》其一东风知我欲山形,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试着描绘此诗句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的意境提示: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 提示:比喻,以 “ 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 ” 与 “ 挂铜钲(挂铜盘) ” 分别比喻 “ 岭上晴云 ” 与 “ 树头初日 ” 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 “ 野桃 ” 向着朝阳笑脸迎人, “ 溪柳 ” 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 (意思相近即可)3、尾联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提示:西山人家煮葵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小结: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

      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 “ 檐间积雨 ” ,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 “ 欲山行 ” 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3 《积雨辋川庄作》 导学案目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 “ 诗中有画 ” 的绘画美教学重点:把握王维诗歌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教学难点: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自主学习 ( 8 分钟)一、作者王维( 701- 761)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 ,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世有 “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 之说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示了一些不满象盛唐许多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这些诗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二 .解题: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朗诵感知1.学生自读 2.学生合作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互动导学: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 30 分钟)1、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 5 分钟 )提示: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2、 颔联 “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中的 “ 飞白鹭, 啭黄鹂 ” 有什么艺术特点? ( 8 分钟) (1)答3. “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 ,表达作者什么愿望 ,体现他什么心境 ? ( 5 分钟)答4. 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 5 分钟)答归纳提升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景色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详和闲适的意境,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4 达标反馈:《新城道中》其一东风知我欲山形,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 答2、尾联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小结: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 “ 檐间积雨 ” ,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 “ 欲山行 ” 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

      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5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目标导航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孟浩然;了解意象的特征,掌握“缘 景 明 情 ” 的 诗 歌 赏 析 方 法 注意 诗 歌 朗 读 节 奏 和 本 首 诗 歌 的 语 言 特 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赏析诗歌,注重学生诗歌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的心灵轨迹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意象,掌握“缘 景 明 情 ” 的 诗 歌 赏 析 方 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无奈的心灵轨迹自主学习一.介绍孟浩然: ( 2 分钟)我们大家初中的时候学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他是孟浩然的作品,从诗中“欲渡无舟楫”可以看出他有积极用世之心却遭遇失意,于是孟浩然成为盛唐时期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 ,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诗多描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的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如学过的《过故人庄》 ,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二.题解: ( 1 分钟)鹿门,作者家住湖北襄州襄阳汉江东岸,在河对岸鹿门山开辟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