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
7页2024—2025学年河南省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 河南地处中原, 四季分明下列四季更替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季微风轻拂B. 夏季雨后彩虹C. 秋季落叶腐烂D. 冬季降雪结冰 (★) 2. 同学们在校园安装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下列不属于需检测的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氮B. 细颗粒物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碳 (★) 3. 识别常用标识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下列标识与对应的使用场景不匹配的是 A. 医用酒精B. 加油站C. 学校洗手池D. 文物保护单位 (★★) 4.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的是 A. 空气B. 氨气C. 金刚石D. 食盐水 (★★) 5. 对揭示空气组成、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都做出突出贡献, 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 A. 道尔顿B. 闵恩泽C. 拉瓦锡D. 门捷列夫 (★) 6. 大国工匠能在厚度只有0.01毫米的铝箔上用普通的数控铣床加工出文字铝可制成铝箔体现了良好的 A. 磁性B. 延展性C. 导热性D. 导电性 (★★) 7.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由超细玄武岩纤维制作其中含有的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不属于 A. 纯净物B. 单质C. 氧化物D. 化合物 (★★) 8. 从生命的基础到现代工业的发展, 碳元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C.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既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也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D. “自然界的碳循环”和“低碳生活”中的“碳”均是指二氧化碳 (★★) 9. 实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目的是 A. 检验氢气纯度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 检查装置气密性 (★) 10. 实验的现象精彩纷呈下列描述不属于“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 燃烧时放出热量C. 生成五氧化二磷D. 冷却后水进入集气瓶 (★★) 11. 物质的除杂和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除去中的少量CO——点燃B. 除去生石灰中的少量碳酸钙——高温煅烧C. 鉴别氨气和氧气——闻气味D.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 12. 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能源与资源B.能量的变化①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都有新物质生成②农业用水提倡喷灌、滴灌①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②燃烧和缓慢氧化都能放出热量C.化学用语D.安全知识①: 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①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②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中将尾气点燃 A. AB. BC. CD. D (★★★) 13. 梓晨同学用图甲装置制取某气体, 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实验过程中发生装置内某段时间的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块状固体与液体分离B. b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活塞KC. cd段可在导管口收集气体D. de段干燥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 14. 若某同学取CuO和Cu的混合物10克, 用足量CO还原,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克, 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64%C. 80%D. 95% 二、填空与简答(★) 15. 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了解河南历史从河南博物院逛起 (1)博物院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 该气体的2个分子可表示为 _____ (2)展品中有多种酒器酒中含有酒精, 其化学式为 _____ (★★) 16. 在空间站中水是无比珍贵的, 废水会被收集起来, 进入污水净化系统, 净化后再进行电解, 从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1)在污水净化系统中, 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滤去废水中的大分子杂质, 与实验室常用的 ______ 操作原理相似 (2)叶晨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太空电解水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并接通电源, 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电极M为 ______ (填“正”或“负”)极根据管b中的气体产物可以推断出水中含有 ______ (★) 17. 2024年11月歼-10CE型战斗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战机制造材料中含有钼, 钼是一种战略性 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则钼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某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6, 则其中子数为 _____ (★★) 18. 《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指铜)柔锡柔, 合两柔则刚”, 即硬度: 铜锡合金 _____ 铜(填“>”、“<”或“=”)。
造成该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 (★★★) 19. 五种初中常见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通常状况下, A和B是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 D和E是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B可用作气体肥料 (1)E的化学式为: _______ (2)D→X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3)请写出检验B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0. 诗涵同学取可燃物X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物质X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2.67.2000反应后质量/g001.86.6a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由 _____ 组成 (2)已知相同条件下, 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则该反应生成的CO与 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_____ (3)要让X充分燃烧, 还需增加 _____ g氧气 (★★★) 21. 李朵同学将纯净干燥的CO 2缓慢通入如图装置, 观察到: 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 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1)根据上述现象, 可得出 有哪些性质? (2)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 加热一段时间, 纸花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2.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 渲可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向烧杯内加入半烧杯的水, 观察到白磷燃烧, 红磷不燃烧 (1)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生石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 23. 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微粒种类, 请回答: (1)其中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________ (2)写出图4中出现的可燃物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4. 从古到今, 人们通过合理调控燃烧趋利避害请回答: (1)南宋陆游记载: “蜀中有夹瓷盏(如下图所示)……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 注清冷水于其中, 每夕一易之” ①夹瓷盏省油原因是下层的水吸热降低油温, 油的挥发减少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油挥发减少的原因 ②剪掉灯芯可熄灭油灯, 主要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燃油汽车内燃机中将汽油雾化后再燃烧, 目的是什么? 三、综合应用题(★★★) 25.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同学们对氢气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氢气具有可燃性, 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燃料 ①请评价氢能的优点 ________ 。
写一点即可) ②请设计实验鉴别氢气和甲烷 ________ 简要描述操作、现象及结论) (2)氢气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可用来制取某些金属 我国现已有百万吨级的氢冶铁炉投产用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将氧化铁还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上述反应前后, 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 ________ 【氢气的制取】 (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 (填字母)利用该装置还能制取其他气体, 写出其中一个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氢气, 请将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________ ③称取10g粗锌(主要成分是锌,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 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8g, 试计算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