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点评.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60366525
  • 上传时间:2023-09-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8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点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 分)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约为170mm B.体重约为50NC.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体温约为37【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压 强【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170cm=1700mm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X10N/kg=500N故 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OXMn?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E=.=500N L25X 104Pa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S S o.04 m2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 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3 分)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AC.a 瓶的音调最低 3D.d 瓶的音调最低 a【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解答】解:A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B 正确;CD、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多,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慢(即振动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低,即 a 瓶的音调最高,h 瓶的音调最低,故 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吹瓶子的时候,发声体是不同的3.(3 分)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flMJcAHMBb【解答】解: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 A错误;B、在压缩冲程,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故 B错误;C、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 C正确;D、排气冲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故 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要求学生对每个冲程的特点、能量转化等情况十分熟悉才能顺利解答4.(3分)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独聿Hi线电A.紫外线属于可见光B.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C.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低 D.可见光与丫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考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分析】(1)人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2)根据电磁波谱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和可见光的波长关系;(3)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高;(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解答】解:A、人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故 A错误;B、根据电磁波谱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故 B错误;C、由图可知,体检胸透用的X射线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 C错误;D、可见光与丫射线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 D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多个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些记忆型的,难度不大,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积累5.(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A.2:1 B.1:2 C.3:1 D.1: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m/gt甲【分析】由图可知读出一组等体积的两种物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密 3 0 7乙一度公式p=个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201010 15 20 y/a n3【解答】解:由图可知,当 V甲=V乙=1 0 加 3 时,m甲=3 0 g,m乙=1 0 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甲 诟_111甲、/乙 3 0 8、/1 0 d11 3 一 ,P乙4m 乙V甲1 0 g 1 0 c m 3五故选:C o【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6.(3分)如图中,灯泡L i、L 2 分别标有“6V3W”“6 V6W”字样,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只闭合S i,灯泡L i、L发光;只闭合S 2,灯泡L 2、L发光灯泡L在中比在中(设灯丝电阻不变)()A.电功率较大,亮 度 较 亮 B.电功率较小,亮度较暗C.电功率相同,亮 度 相 同 D.电功率较大,亮度较暗【考点】实际功率【分析】根据电功率公式P=分别计算灯泡L i 和灯泡L 2 的电阻,并比较两灯的电阻大小:在开关S闭合的前提下,只闭合S i,灯 泡 L i、L串联接入电路,只闭合S 2,灯泡L 2、L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和电路的总电阻的大小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两电路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根据电功率公式P=I2R可知灯泡L在中与在中的电功率的大小关系,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据此解答【解答】解:由 P=W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心=止=乂 骞 1=1 2。

      1?2=止=里 22=6R P 1 3 W P 2 6 V比较可知R 1 R 2;在开关S闭合的前提下,只闭合S i,灯 泡 L i、L串联接入电路,只闭合S 2,灯泡L 2、L串联接入电路,因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且 RI R 2,所以R总 1 R 总 2,由欧姆定律可知1 1 尸 浮 +尸 浮b,即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排开水的体积比原来变大了,则水面高度将升高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出浮力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 空1分,共21分8.(3 分)固态、液态和 气态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 液 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 变 化 为 熔 化甲 乙 丙【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分析】(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时分子间间隙小,排列整齐和紧密;液体时分子间间隙变大,排列不规则;气态时分子间间隙最大,排列杂乱无章2)物质的三态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液态图甲表示物质处于固态,图乙表示物质处于液态,由图甲固态变为图乙液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故答案为:气态、液、熔化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三态即三态变化,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9.(3 分)原子由 原子核 和电子组成,电子带 负 电,用中子轰击轴235原子核可使其发生核 裂变(选 填“聚变”或“裂变”)并释放核能考点】核 裂 变【分析】(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核能的利用有核裂变和聚变解答】解: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用中子轰击轴235原子核,可使其发生核裂变并释放核能故答案为:原子核;负;裂变点评】知道原子核的构成,明确核能的两种利用,可解答此题10.(3 分)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 热 值 大,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 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这个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不守恒(选 填“守恒”或“不守恒”)考点】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分析】(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2)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机械能的变化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解:(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并且所需的液态氢的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2)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对火箭做功,又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使得火箭的机械能增大,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答案为:热值;内;不守恒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热值、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实际问题,要了解具体情况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11.(3 分)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 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直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折 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虚(选 填“实”或“虚”)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子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 一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解答】解:(1)弟弟在A 处看不到硬币,是由于杯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杯中缓缓注水后,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

      故答案为:直线;折射;虚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关于光现象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热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掌握12.(3 分)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主要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相对于屋内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 产 生 一 个 向 上的力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屋顶上下的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屋顶上下受到的压强,再比较屋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解答】解:秋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和压力差,所以秋风“卷”走屋顶茅草故答案为:大;小;上点评】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平常的积累,注意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3.(3 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电流 关系的 IN 列实验装置实验中用u 形管内液面的 高度差 反映导体产生热 S j Q i QJL量的多少,通电一段时间后,容器 甲(选 填“甲”或“乙”)O H W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

      HyywB7【考点】焦耳定律【分析】(1)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中电阻丝的电阻相同,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不同,故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3)根据Q=/R t 可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解答】解:(1)装置中乙容器中两个5 Q 的电阻并联后再与甲容器中一个5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 I右=1左,乙容器中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