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借鉴和运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265689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借鉴和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借鉴和运用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 世界的重要手段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小孩子只有在动手操作中才能获 得成功,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小孩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我们 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把他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幼儿 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 —>“生活教育”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 有机的结合点我们应让幼儿走出园门,走向生活,带领孩子寻找、 发现,开启孩子创作的火花,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各异的; 天上的云朵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开,会不断地变换……所有这些不 经过生活观察是发现不了的,不经过观察是创作不出来的,孩子们只 有在生活中有所体验了,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思维活跃,独具个性生 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社会是课程的资源,美术教育 应回归生活 二、“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 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 不了,会被烧死。

      教人与种花是一样的,种花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这就是对树木的“因材施教",美术 活动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美术活动组织要多样化, 采用全班指导、小组指导、个别指导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如在 绘画活动《我的朋友》中,我采用了绘画、粘贴、沙画、描线、撕画 分组活动的方法,把全班幼儿分为能力强、能力中等、能力稍差的三 组幼儿作画,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画要求,促使 他们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每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们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幼儿的个性 发展 三、“教学合一”,引领幼儿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在实践中我们采用组织以做为中心的美术集体教学 活动和区角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做"合一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京剧脸谱进行欣 赏,让他们了解脸谱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接着我示范讲解如何 制作面具,以上过程就是在做中教而后在引导幼儿动手表现的时候, 我采取积极启发的教育策略:“想一想,你能设计出特别的面具,在 一会儿的假面游戏中,你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来游戏。

      孩子们先是 思考,然后一边做,一边想,这就是一个即有思想又有行动的做中学 的过程正是如此教学做统一,最后在假面游戏时能呈现幼儿制作的 面具各不相同,非常富有创意与美感 美工区是实现“教学做合一”让幼儿更富有个性表现的好方式在日常活动中把美术活动大 面积的扩展到各区角活动之中,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各个空 间进行自由地摆弄、创作与交流美工区角的创设可以结合主题适当 增减在区角活动时间,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各种生活物品,进 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区角中提供给幼儿的是更加自由地活动方式、 更加宽裕的活动时间、更加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区角 中每个幼儿的不同活动表现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六大解放”,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 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以临摹为主要方法,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 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首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引导 幼儿思考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 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充满 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如:“石头添画”, 请幼儿先用放大镜照照、看看,石头上有什么花纹、色彩、线条等, 再用手摸摸感知石头,最后画石头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作画兴 趣,而且每个孩子都根据自我的感受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石头画” O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 中,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 想、所感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中,提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吗? 一位幼儿问:“为什么在节奏谱子中,狮子的叫声要画弯曲的 线? ”这时我引导幼儿相互发表意见,有的说:“因为狮子的叫声一 会响一会弱";还有的甚至说:“是因为狮子叫起来又响又长,所以 用长长的曲线……”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们明白: 长长的声音符号可以用长波浪线来表示经过幼儿间、师生间的质疑 释疑,幼儿加深了印象,增进了知识让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 美术活动是幼儿描绘自己内心欢乐忧伤的最直接的工具,是幼儿精神 世界的真实流露,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借鉴和运用陶 行知先生的理论就一定能发挥好美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 功能。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江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