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doc
15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核医学治疗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科临床教学工作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第1~6个月,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其中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2个月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安排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在内、外科的轮转时间 第7~21个月,在影像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其中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超声科3~4个月,核医学科3个月放射影像诊断专业应包括神经、骨关节组各1.5个月,胸部、腹部各2个月;酌情安排在放射影像技术组的轮转,可在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各小组时间内各安排1周,或集中安排1个月,时间在各小组时间内减除; 第22~33个月,住院医师在选定的执业方向的相关专业组内进行培训主要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超声和核医学三个执业方向 1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1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表 阶 段 轮 转 科 室 时间(月) 个第1~6月 内科 2 外科 2 非指定科室(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2 咽喉科、口腔科等) 个第7~21月 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神经、骨关节组各1个半月; 7 胸部、腹部各2个月) 1~2 介入组 3~4 超声科 核医学科 3 个第22~33月 本专业组内培训 12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1~6个月 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轮转目的 (1)拓展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与医学影像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明确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 (2)在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医学影像学诊断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了解适于影像介入治疗和核医学治疗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 (4)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基本要求 (1) 内科(2个月) 要求掌握常规问诊和物理检查技术,并熟悉表2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12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2 内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系 统 病 种 呼吸、循环系统 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包炎 消化、泌尿系统 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肝硬化、 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各种类型肾炎、肾功能衰竭、膀胱炎。
内分泌系统 各种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2) 外科(2个月) 要求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并熟悉表3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手术治疗类型和术式 表3 外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部 位 病 种 胸部 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乳腺癌、胸部外伤、二尖瓣换瓣术、主动脉瘤 腹部 胃癌、胃溃疡、结直肠癌、肠梗阻、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胆系肿瘤、肝细胞 癌、胰腺炎、胰腺癌、脾外伤、肾肿瘤、肾外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 骨与关节 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半月板撕裂、椎间盘脱出 (3) 非指定科室(2个月) 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需要,可选择在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等科室进行轮转学习 1)儿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小儿常见疾病特点,与成年人疾病表现的差异,并熟悉表4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诊断要点 表4 儿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系 统 病 种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脓肿)、颅内肿瘤(常见类型)、锥体外系病变(肝 豆状核变性)。
呼吸、循环系统 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扩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 消化、泌尿系统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见类型)、小儿急腹症(常见类型)、肝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2)妇产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妇产科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5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1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5 妇产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科 别 病 种 产 科 早孕、异位妊娠、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妊娠合并症(常见类型) 妇 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常见类型)、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常见类型) 3)神经内科(1~2个月) 要求熟悉神经科疾病的物理检查技术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6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6 神经内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名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
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脑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类型) 脑变性疾病 神经皮肤综合征(常见类型)、Alzheimer病、Parkinson病 脱髓鞘疾病 Wilson病、多发性硬化 4)神经外科(1~2个月) 要求熟悉表7所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7 神经外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疾病、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外和硬 膜下血肿 脊髓疾病 脑脓肿、脑囊虫病、椎管内肿瘤、脊髓外伤 5)耳鼻咽喉和口腔科(1~2个月) 要求了解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常规物理检查和内镜检查方法,并熟悉表8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求和治疗原则 表8 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名 眼和眼眶 炎性假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眶内异物 耳部 先天性中、内耳发育畸形、中耳乳突炎、中耳癌、颞骨骨折 鼻和鼻窦 急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和息肉、鼻和鼻窦肿瘤(常见类型) 咽、喉部 咽和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喉癌、喉外伤。
口腔颌面部 牙源性囊肿、造釉细胞瘤、腮腺良/恶性肿瘤(常见类型) 12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二)第7~21个月 1.轮转目的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专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 2.基本要求 (1)医学影像诊断与介入(其中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 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射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完成表9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要求住院医师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不同地区和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上调报告数量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了解:X线投照和CT、MRI检查操作方法;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表9 第7~21个月期间医学影像诊断与介入轮转时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系统(检查技术)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神经系统 脑出血 12 (以CT和MRI为主) 脑梗死 15 脑肿瘤 12 脑外伤 12 呼吸循环系统 肺结核 20 (以平片和CT为主) 肺肿瘤 15 支气管扩张 10 支气管肺炎 15 纵隔肿瘤 5 胸腔积液 15 高血压性心脏病 3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心包积液 5 12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续表 系统(检查技术)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消化、泌尿系统 肝肿瘤 20 (以CT和MRI为主) 肝硬化 10 胰腺炎 10 胰腺肿瘤 5 胆系肿瘤 10 肾肿瘤 10 膀胱肿瘤 10 消化道肿瘤(造影检查) 10 消化道溃疡(造影检查) 10 骨关节系统 骨折 20 (以平片为主) 骨肿瘤 5 骨结核 5 退行性骨关节病 20 (2)超声科(3~4个月) 本专业应包括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的微创诊治操作。
掌握:超声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医学基本原理,超声诊断基础和诊断原则,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原理和结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诊断 熟悉: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 学习和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能基本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并完成表10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 表10 第7~21月期间超声科轮转时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系 统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数 消化系统 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 各5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脾肿大、脾淋巴瘤 各2 泌尿系统 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