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用微信网络平台提高胸痛中心STEMI病人抢救成功率的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9264212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应用网络平台提高胸痛中心STEMI病人抢救成功率的研究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通常是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的基础上继发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闭塞,使得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目前STEMI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研究表明,胸痛中心有助于缩短STEMI的确诊及再灌注治疗时间建立基于的网络救治平台的胸痛中心,更加优化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本文将对应用网络平台的胸痛中心能否提高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做一篇综述关键词】;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R472A2095-1752(2018)23-0393-02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虽然对STEMI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争取救治时间,由于行政区域划分造成层层转诊等原因,仍然缺乏一套规范、统一、有效的真正意义的绿色通道救治流程,部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被延迟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规范化的胸痛中心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可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分类治疗,达到提高救治效率、改善预后并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

      1.STEMI的诊断及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e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坏死STEMI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脉栓塞、炎症、先天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一支或多支管腔狭窄、心肌血供不足,并且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大量研究已证明,绝大多数的AMI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继而出血和形成管腔内血栓,导致管腔闭塞少数粥样斑块内出血或者血管持续痉挛,也可导致冠脉完全闭塞除了变异型心绞痛,当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上出现相应区域ST段抬高时,并伴有心肌坏死标记物急剧升高,临床上诊断为STEMI因此临床上简单、快速的诊断STEMI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STEMI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研究表明,STEMI最有效的治疗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1-2]2.建设胸痛中心的意义虽然随着国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STEMI患者接受急诊PPCI的比例明显升高但是,我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在过去的10年里,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善[3]胸痛中心通过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影像学科、超声室、介入室等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相关研究表明,胸痛中心有助于缩短STEMI的确诊及再灌注治疗时间,减少STEMI患者复诊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费用急性STEMI的最新诊疗指南中规定,PPCI要求首次医疗接触(firstmedicalcontact,FMC)至球囊(Balloon)扩张时间(FMC-to-B)<120min、入门(Door)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90min。

      但事实上,从不具备PPCI能力的基层医院转诊至可行PPCI的胸痛中心,因为输送和衔接过程中的各种延误,导致部分STEMI患者依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开通冠脉血流,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如何缩短FMC-to-B时间及D-to-B时间则是临床医生改善STEMI治疗效果的关键3.胸痛中心应用网络平台救治STEMI患者的效果3.1胸痛中心应用网络平台的一般流程WeChat)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交平台,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可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因此可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将基层医院和本地区胸痛中心结合起来,首诊医师或护士行床边心电图,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将心电图及患者信息上传,胸痛中心的心血管内科医师可以快速的诊断是否为STEMI患者,并分析该患者是否有行PPCI治疗的指征,因此急诊科医师可直接转送STEMI患者至胸痛中心进行PPCI治疗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区域性STEMI救治网络系统,可以优化转运和救治流程,从而缩短FMC-to-B时间及D-to-B时间,总体上缩短患者缺血再灌注时间[4]3.2胸痛中心应用平台可以缩短FMC-to-B时间郑若龙等人研究发现建立救治群后,FMC-to-B的时间缩短至100.8±20.9min,改善了STEMI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成功率,改善了STEMI的预后,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建立基于群的STEMI网络救治平台,亦发现不具备PPCI能力的基层医院应用平台后可以快速判断STEMI患者是否需要转诊,明显缩短了FMC-to-B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6]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STEMI急诊介入救治系统,徐荣等人发现,建立网络平台可以显著缩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再灌注时间,显著缩短FMC-to-B的时间,可缩短至70min[7]陈新军等人研究胸痛中心应用网络救治平台后,有效缩短STEMI患者首诊-球囊扩张时间(62.3±13.8min),大大改善其预后,最终提高STEMI患者生存率[8]3.3胸痛中心应用平台可以缩短D-to-B时间朱良枫等人发现嘉兴市第一医院借助“群”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缩短了D-to-B时间,可以明显提高STEMI术前手续完成率、急诊手术送达率及闭塞血管开通率[9]广州军区总医院胸痛中心(CPC)建立的胸痛中心群模式比传统导管室启动模式及在远程传输心电图基础上的一键式启动导管室模式更有利于缩短导管室激活时间,缩短D-to-B时间[10]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建立群,发现这种区域协同的STEMI救治网络可以使更多STEMI患者有机会接受及时介入治疗,缩短了D-to-B时间,从而使STEMI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并且降低了STEMI患者的病死率[11]。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建立胸痛群,研究发现应用群可缩短STEMI患者诊断及术前准备时间,让更多的STEMI患者得到PPCI治疗,明显缩短了D-to-B时间,对STEMI的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建立胸痛中心,通过平台实现院前启动可以明显缩D-to-B时间(51.7±18.44min),提高D-to-B时间达标率[1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率先建成了重庆地区最大的基于群的急性胸痛区域救治网络体系(医护人员超过3000人),也极大缩短D-to-B时间,竟可缩短到<40min[14-15]综上所述,胸痛中心与网络平台的结合,明显缩短了STEMI患者PPCI的FMC-to-B及D-to-B时间,从而显著提高了STEMI的救治效果;并且与我国新医改政策方向完全一致,有助于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与合作,统筹管理,形成胸痛急救合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合理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而加强对引起胸痛的常见心血管病的防治力度、降低疾病对人群的危害、减轻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加强对基层医院的建设、加深对区域协同的理解、加强对同质化诊疗的重视与推进,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NguyenTA,DiodatiJG,PharandC.Resistancetoclopidogrel:areviewofthedjdet’ceIJ[J].JAmCoilCardid,2005,45(8):1157-64.[2]VerbcekPR,RyanD,TurnerL,etal.Serialprehospital12-leadelectrocardiogramsincreaseidentificationof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J].PrehospEmergCare,2012,16(1):109-14.[3]张春英,侯旭敏,仇兴标.冠心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32(6):792-5.[4]王斌,王焱,叶涛,等.区域协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建设探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8):650-654.[5]郑若龙,陈新军,李伟章,钱惠东,蒋文龙,魏峰,徐卓文,张华.利用群优化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4):1604-1606.[6]贺行巍,赵虎,丁晨,王洪杰,刘婉君,徐昶,周强,蒋建刚,严江涛,肖智超,郭小梅,汪道文,曾和松.平台在优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01):27-30.[7]徐荣,郭金成,陈文明,柳子静,郝明辉,张利彬,高国旺.基于平台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再灌注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6,51(06):46-49.[8]陈新军,郑若龙,李伟章,钱惠东,蒋文龙,魏峰,徐卓文,张华.基于群通讯方式对基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模式的探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21(02):120-125.[9]朱良枫,唐关敏,翟昌林.“群”在急性心肌梗死无缝隙转诊行急诊PCI手术中的运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671-1673+1676.[10]文艳飞,龚志华,向定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逐步优化导管室启动流程[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09):43-44+54.[11]宋晓健,耿建慧,张吉红,冯英,宋立忠,雒瑞军.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构建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探索[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34-2936.[12]唐欧杉,葛孟华,施凤梅,吴坚,成银宏,陈洁,陈钟良,周浩亮,陈丽娜.胸痛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中的应用[J].心电与循环,2017,36(04):244-246+250.[13]段天兵.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首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A].中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港澳台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中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港澳台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2014:1.[14]朱峰,许向东,李宏松,吴国林,张莉,陈霞,华孙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就诊途径门-球时间的比较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04):420-423+426.[15]张尉华,孙健,佟倩,郑杨.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国“胸痛中心”建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412-441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