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危机真的让东盟难有共识吗?.docx
5页俄乌危机真的让东盟难有共识吗?关秋韵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事爆发牵动着全球政治与经济局势的变化 与开展,随着这场危机进入全球平安视野,各方态度不一亚洲国家 纷纷采取谨慎的外交态度,中东地区试图协助调解僵局,而东盟那么发 出了 “深切关注”与自我警示的声音当前,国际舆论正聚焦于此一一危机之下,东盟各国意见并不完 全一致,作为该地区集体应对大国竞争的重要平台与渠道,东盟各国 似乎看起来难成共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东盟各国对俄乌危机反响各异作为国际地缘中的重要一极,东盟对乌克兰近来的动乱局势已经 感受到些许“不安”,并对此作出了反响先是2022年3月5日,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与东盟重要成员国的新加坡明确表态谴责俄罗斯,并在金融经济方面对其实施“适当的制 裁和限制”新加坡的这一举动可谓罕见,《曼谷邮报》评价:“这是新加坡时隔44年后对具体国家实施的单边制裁,是东南亚首个宣 布'制裁的国家,这可能会引导(东盟)其他国家也加入‘谴责的队 列果不其然,菲律宾紧随其后“明确谴责”俄罗斯,印尼也不点名 地谴责了 “侵犯一国领土和主权行为”但即便站在东南亚“反对声 音”的前列,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在整体上仍回避在俄乌冲突乃至 背后的俄美冲突中选边站,并尽量采取了模糊的措辞。
缅甸现执政当局和前执政团队组成的“平行政府”那么向国际社 会发出截然不同的声音,现任缅甸驻联合国大使觉莫吞支持乌克兰, 而目前掌控缅甸国内政权的军政府那么与新加坡态度呈现两极,明言支 持俄罗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尽力维护主权是正确的缅甸 军方发言人佐敏吞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强调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同属东盟内的“温和派”,它们在 各自声明中专注于希望各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对话化解冲突泰 国民间舆论对蒙受战乱的乌克兰民众给予同情和支持,但执政当局那么 对俄乌问题表态极度谨慎,力求中立并指出可开启“诺曼底模式”调 节机制柬埔寨在事件中也展现出“保守”态势,2月24日柬埔寨首相 洪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个人名义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期望:“俄罗斯 军队可能无法通过武力推翻乌克兰,(俄乌冲突)唯一的出路是和平 谈判各国立场不一为哪般?实际上,东盟各国的立场不同表达了该地区在长期与大国共处、 应对大国竞争中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自处之道”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青年副研究员贺嘉洁分析称,新加 坡十分重视国际规那么特别是主权原那么对小国的重要性,权力即正义的 逻辑是其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倘假设是这样,国土面积比乌克兰还小 得多的新加坡自身平安将难以确保。
另一方面,虽然俄罗斯是东盟第一大武器供应国,每年为东盟提供的军事武器价值均超过100亿美元,但新加坡几乎不从俄罗斯购买 武器,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也较弱,因此对于制裁俄罗斯没有太多顾 虑在东盟国家中,缅甸与俄罗斯关系就显得尤为密切,但这绝不仅 表达在缅甸与俄罗斯紧密的军事贸易上事实上,在缅甸军方对俄罗 斯表示支持的同时,俄罗斯也曾在一片制裁声中,对缅甸军方表示支 持中立国的态度那么主要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乌克兰战事和西方国 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将影响东盟国家的通胀、出口和旅游业复苏 基于此,泰国调整了对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原本的3. 0%〜4. 5%, 下调至2. 5%〜4. 5%o泰国甲米碧玛莱度假村联合业主察琳堤说,许多俄罗斯银行被排 除出环球银行的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导致泰俄两地的 旅行社无法相互转账,航班的取消也影响了俄罗斯游客的出行计划除了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分析师也纷纷预测各自国家的 经济接下来将受冲击,包括通胀、成品油价格上涨、旅居俄罗斯的越 南人生活陷入困境等不过俄罗斯供应短缺导致该国对农产品的进口 需求增加,这对越南来说是个机遇马来西亚经济学家那么担忧战事升 级推高国际油价,冲击全球经济,降低国际需求,导致金融市场混乱, 继而对想要从疫情中踉跄站起的马来西亚再次造成打击。
基于以上考量,这些国家并不想被卷入一场与东南亚几乎毫无关 系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中,倘假设太强烈地反对俄罗斯,可能会弄巧成拙, 毕竟作为东盟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农业仍然受到俄罗斯化肥、小麦等原 料供应的影响不选边”才是东盟的共识俄乌冲突,预示着大国竞争时代已经到来,当世界进入攻守之势 变化时,应当引起更多思考虽然眼看东盟各国声音并不统一,但东 盟作为整体发声时,始终以“在大国中平衡斡旋”为出发点在长期与大国相处、应对大国竞争的过程中,东盟总体上形成 了维护地区平安与和平的'自处之道,堪称典范广西民族大学东 盟学院副院长、东博智库研究员葛红亮分析称,作为小国,东盟强调 动态性的等距离外交,坚持“不选边”的立场,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战略自主,同时重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联合国宪章》在内的 国际法、规范与制度的维护,借此,东盟数十年来没有陷入大国竞争 陷阱,而且赢得了声望和影响力实际上,东盟内各国虽然看起来态度不一,但在应对俄乌危机上一直都保持稳定共识2022年2月27日,俄罗斯发起行动后36力 时内,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推动东盟外长发布了联合声明,就俄乌 之间的“武装敌对行动”表示“深刻关切”尽管这份声明与美国和 其他西方国家不同,没有直接对俄罗斯的行动定下消极性评价,而称 之为“不断变化的局势”。
首次声明发表后的第4天,也就是3月3 日,东盟再次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联合外长声明,呼吁两国立即停火并 达成停火协议,恢复俄乌两国政治对话,以防止局势升级失控,东盟 愿意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促进利益双方之间的和平对话从总体上看,东博智库认为,东盟与俄乌在经贸上本就有来往, 特别是在以小麦为主导的农产品原料领域尤为密切,且俄罗斯是东盟 的第一大武器供应国,尽管日、美、澳均透过外交渠道呼吁东盟表态 支持乌克兰,但饱受疫情冲击的东盟国家眼下还是将“经济复苏与发 展”视为权衡该危机的第一要义随着事态继续开展,预计东盟还是会把重心放在对话磋商和维护原那么层面此外,本应于2022年3月底召开的美国一东盟峰会再度被推迟, 时值特殊时期,有专家推测,美国也许会在峰会上对东盟施压以令其 明确表态,届时东盟将不得不再次直面选边站的局面东博智库预计,鉴于东盟与大国交往的一贯作风,即使受到来自 美国或其他西方大国的压力,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依旧会坚持“不选 边”的立场,强调与各国动态性的平衡共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战略 自主这从东盟对待中美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作为介于太平洋与印度 洋之间的海上要冲,东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即使在中美博弈中频 频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东盟并未停下与中国合作的步伐,双方在近 年来的经贸合作依旧风生水起。
2022年中国一东盟贸易总额达8782 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地位,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俄乌的未来将走向何处仍未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这 场战争冲突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与输家,任何一方都付出了不等的代 价,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分界线更加明晰,整个世界的格局幅员也将被改变中国一东盟作为区域合作的典范,也必将承载着更多的期待•联系编辑:296985446®.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