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分析.doc
4页第一单元测试分析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早上进行了第一单元测试,现将第一单元测试情况反馈给大家,请今晚陪孩子一起认真改错,并分析本次考试的得与失,为今后的学习起到作用本次考试全班共4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4分,最低分71分,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具体情况如下:一、 基础知识部分:第三题“读句子写字词”出错率较高,可见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更说明平时只是单纯的记忆,忽略了字词的运用第五题出错既有生字不会写的现象,还有错误主要集中在很多孩子都填“秀丽神奇的石头”秀丽神奇”一般形容景色,不能形容石头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并没有要求非要按课文内容填空,可是孩子们都很机械的按课文填空,还出现很多书写错误可见学得不扎实,学得死第七题“判断”第1小题关于笔顺是上课特意强调过的,还是很多人出错;第4小题中“坐”是“因为”的意思,也是上课反复强调的,可是还是错了二、 积累运用部分:第八题全部考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上周周末要求孩子们在家里读书,昨晚要求预习,可是还是有很多孩子不会填错题、空题多三、 阅读理解部分:课内阅读部分:第2小题要求找出“猴子”“观海”动作的词语,很多孩子画的都是句子,说明既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目,也没有认真读题,审题。
课外阅读部分:错字、不认真读题目都是导致出错的原因四、 看图写话:句子不通顺、表意不准确、故事不完整,写话的内容涉及图画以外的很详细、很多,可是画面的描写却是一笔带过,这些都是扣分的原因五、 本次考试的分析:1、升入二年级,课文难度加大,识字量和写字量都很大,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充分利用好上课的40分钟,课堂上我想尽办法提高效率,尽量在家里少写一些,但这并不代表回家后就不及时对学过的字词进行复习巩固课外阅读、完成作业、生活中都是巩固识字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的掌握生字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平时在教学中生字教学重识记、轻应用是导致学生丢分的又一主要原因今后将会加大词语积累,造句练习、写话训练,请家长给予支持3、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课本中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之作,要在预习、复习时多读、美读,让孩子爱读,这是积累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次考试也在反思,是不是上课时将精力用在了识记生字上,却占用了太多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最近看到的书籍上也说孩子们认字就是要通过大量阅读让汉字不断复现今后我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期待改变4、上课时,我尽量在给孩子们思考、表达的机会,可是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思考的习惯,当老师的问题抛出时只是两只眼睛盯着我,并不很好的与我互动。
这样就很可惜的失去了学习如何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的机会就像很多家长说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时一遇到难题就习惯性的求助,却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是学习的源动力会思考了,才会有收获;有收获了,才会更爱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可以作为这学期的主题,咱们都思考思考吧5、刚升入二年级,不要期待孩子就一下子写出语句通顺、表意清楚、语句优美的文章来那是大作家,不是七、八岁的孩子能做到的即使有孩子能做到,也和其阅读、天性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做的不是非要把孩子们的习作分出个三六九等,而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我已经在做了,让孩子们积累,尝试写一写,也请家长们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对于写作的兴趣,以保证升入三年级后还能一如既往的喜欢阅读和写作,而不要一接触到作文就有抵触情绪恳请家长们即使孩子一篇文章、一段华中有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说得好也毫不吝啬地大加赞扬,相信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好词好句子出现在孩子笔下!6、上课时呆滞的眼神;不停玩耍的双手;玩具已然变成最好的“玩具”;一提笔写字就胸部紧贴桌子;后背弯成一条弧线;下巴如果不拿桌子撑着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砸着脚尖;握笔的手指头恨不得抓到笔尖上;有的孩子都写两个字了,有的孩子铅笔还没拿出来;齐步走时胳膊甩得像面条,一年了,嘴上的一二一还和腿上的左右左配合不起来;做操时全身要么僵硬,要么像中了吸骨大法,手不是手的位置,脚不是脚的位置,完全没有了广播操的美感……亲爱的家长们,如果每天面对着这样表现的本该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你们能忍吗?对,当然不能!所以我每天就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手放好、坐端正”、“写字时记着三个一”、“胳膊伸平、抬头挺胸”......每每这个时候,我真想变成“唐僧”,给每个孩子头上都戴上一个金箍子,我再也不用喋喋不休甚至是“河东狮吼”,只要轻轻念起“紧箍咒”,保证他们一个个乖乖就范。
当然,这个想法转瞬即逝,因为我清楚,不但要好成绩,更要保护好孩子们活泼的天性,不至于把他们的创造力都抹杀掉可是这两者之间还有很多要权衡的东西:怎样保证教学?怎样才能保证班级秩序井然有序?活泼好动我可以理解,偶尔调皮我可以原谅,但是该培养的行为习惯一点都不能含糊!希望家长们能毫不动摇地跟我站在统一战线上,在学习习惯等方面绝对不能让步!当然,一次单元测试不能就完全说明问题,希望今后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们不断进步,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再一次感谢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