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酸探针技术 - 副本.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255429
  • 上传时间:2018-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核酸探针技术原理是碱基配对互补的两条核酸单链通过退火形成双链,这一 过程称为核酸杂交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标记物的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它能和 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杂交,形成双链,所以可用于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序 列的检测每一种病原体都具有独特的核酸片段,通过分离和标记这些片段就 可制备出探针,用于疾病的诊断等研究 (一) 核酸探针的种类 1.按来源及性质划分 可将核酸探针分为基因组 DNA 探针、cDNA 探针、RNA 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等几类 作为诊断试剂,较常使用的是基因组 DNA 探针和 cDNA 探针其中,前者应 用最为广泛,它的制备可通过酶切或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基因组中获得特异的 DNA 后将其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载体中,随着质粒的复制或噬菌体的增殖而获 得大量高纯度的 DNA 探针将 RNA 进行反转录,所获得的产物即为 cDNAcDNA 探针适用于 RNA 病毒的检测cDNA 探针序列也可克隆到质粒 或噬菌体中,以便大量制备 将信息 RNA(mRNA)标记也可作为核酸分子杂交的探针但由于来源极不方便, 且 RNA 极易被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核酸酶所降解,操作不便,因此应用较少。

      用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做为核酸杂交探针应用十分广泛,可根据需要随 心所欲合成相应的序列,可合成仅有几十个 bp 的探针序列,对于检测点突变和 小段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尤为适用 2.按标记物划分 有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两大类放射性标记 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做为标记物放射性同位素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应用最 广泛的探针标记物常用的同位素有 32P、3H、35S其中,以 32P 应用最普 遍放射性标记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 Pg 级;缺点是易造成放射性污 染,同位素半衰期短、不稳定、成本高等因此,放射性标记的探针不能实现 商品化目前,许多实验室都致力于发展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 目前应用较多的非放射性标记物是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二者 都是半抗原生物素是一种小分子水溶性维生素,对亲和素有独特的亲和力, 两者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通过连接在亲和素或抗生物素蛋白上的显色物质(如 酶、荧光素等)进行检测地高辛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分子,可利用其抗体进行 免疫检测,原理类似于生物素的检测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与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当,而特异性优于生物素标记,其应用日趋广泛。

      (二) 核酸探针的标记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常将放射性同位素如 32 P 连接到某种脱氧核糖核苷三 磷酸(dNTP)上做为标记物,然后通过切口平移法标记探针 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是利用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E.coli DNA polymerase I) 的多种酶促活性将标记的 dNTP 掺入到新形成的 DNA 链中去,形 成均匀标记的高比活 DNA 探针其操作方法如下: (1) 取 1?g DNA 溶于少量无菌双蒸水中,加入 5?l 距离大约 10×切口平移缓冲液 ( 0.5mol/L Tris-HCl,PH7.2;0.1 mol/L MgSO4 ;1mmol/L 二硫苏糖醇; 500?g/mL 牛血清白蛋白),加入除标记物(如?-32 p-dATP)外的其它三种 dNTP(如 dCTP,dGTP,dTTP)溶液,20mmol/L 溶液各 1?l (2) 加入 100?ci(10?l)标记物溶液,加入无菌双蒸水至终体积为 46.5?l,混匀,加 入 0.5?l 稀释的 DNaseI 溶液,混匀;加入 1?l(约 5 单位)E.coli DNA polymerase I,混匀。

      (3) 置 14-16℃反应 1-2 小时 2.非放射性标记法 可将生物素、地高辛连接在 dNTP 上,然后象放射性标记 一样用酶促聚合法掺入到核酸链中制备标记探针也可让生物素、地高辛等直 接与核酸进行化学反应而连接上核酸链其中,生物素的光化学标记法较为常 用其原理是利用能被可见光激活的生物素衍生物-光敏生物素(photobiotin), 光敏生物素与核酸探针混合后,在强的可见光照射下,可与核酸共价相连,形 成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可适用于单、双链 DNA 及 RNA 的标记,探针可在 -20℃下保存 8-10 个月以上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双链 DNA 变性或用 NaOH 处理形成缺口,单链 DNA 或 RNA 毋需处理, 将核酸样品溶于水 (2) 暗室下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 10?g DNA,1mg/ml 光敏生物素 20?l,加水至 50?l,混匀 (3) 冰浴中打开离心管盖,在 300-500 瓦灯下照射 10 分钟(液面距灯泡 10cm) (4) 加入 100?l 0.1mol/L Tris-HCl,pH8.0,加入 100?l 2-丁醇抽提两次,离心, 弃上层。

      (5) 乙醇沉淀核酸探针;用 70%乙醇漂洗真空抽干,备用 除上述标记法外,探针的制备和标记还可通过 PCR 反应直接完成 (三) 核酸杂交 杂交技术有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之分固相杂交技术目前较为 常用,先将待测核酸结合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再与液相中的标记探针进行 杂交固相支持物常用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filter membrane,简称 NC 膜)或 尼龙膜(nylon membrane) 固相杂交包括膜上印迹杂交和原位杂交前者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第一,通过 印迹技术将核酸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第二,用标记探针与支持物上的核 酸片段进行杂交;第三,杂交信号的检测 用探针对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核酸杂交并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之为核酸原位杂交 某特点是靶分子固定在细胞中,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以固定的细胞代替纯化 的核酸,然后将载玻片浸入溶有探针的溶液里,探针进入组织细胞与靶分子杂 交,而靶分子仍固定在细胞内可用特异性的细菌、病毒的核酸做为探 针对组织、细胞进行原位杂交,以确定有无该病原体的感染等原位杂交不需 从组织中提取核酸,对于组织中含量极低的靶序列有极高的敏感性,在临床应 用上有独特的意义。

      近年来液相杂交技术有所发展液相杂交与固相杂交的主要区别是不用纯化或 固定的靶分子,探针与靶序列直接在溶液里作用液相杂交步骤有所简化,杂 交速度有所提高,增加了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与临床诊断所要求的特异性和敏 感性还有一定的距离 各种杂交技术中,膜上印迹杂交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它由以下三个基本过程组 成 1.核酸印迹技术 (1) 斑点印迹(Dot-blot) 将待测核酸样品变性后直接点样在膜上,称之为斑点 印迹为使核酸牢固结合在膜上,通常还将点样后的膜进行 80℃真空烘烤 2h 应用斑点印迹技术,可在一张膜上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操作简便、快速, 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广适合进行特定基因的定性及定量研究,但不能鉴定所 测基因的分子量 (2) Southern 印迹(Southern blot) 这是指将 DNA 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 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的过程 常规处理如下,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对 DNA 样品进行酶切处理,经琼脂糖凝胶 电泳将所得 DNA 片段按分子量大小分离,接着对凝胶进行变性处理,使双链 DNA 解离成单链,并将其转移到 NC 膜或其它固相支持物上,转移后各 DNA 片段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用探针与经 Southern 印迹处理的 DNA 样品杂交, 可鉴定待测 DNA 的大小、进行克隆基因的酶切图谱分析、基因组基因的定性 及定量分析、基因突变分析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等 Southern 印迹的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 毛细管转移(或虹吸印迹)这是一传统方法,进行毛细管转移时,DNA 片 段由液流携带从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表面安放装置时,在转移槽中央的平 台上由下到上依次叠放变性凝胶、滤膜、一叠干的吸水纸巾;凝胶与转移缓冲 液通过一纸桥连接;滤膜上的纸巾吸水而产生并维持毛细管作用,液体由于毛 细管作用抽吸通过凝胶,并将 DNA 片段携带聚集在滤膜上DNA 片段的大小 和琼脂的浓度决定了转移的速度小片段 DNA(<1kb)在 1 小时内可从 0.7%琼 脂糖凝胶上几乎定量转移,而大片段 DNA 的转移较慢且效率较低,如大于 15kb 的 DNA 片段需要 18 小时而转移尚不完全 ② 电转移利用电场的电泳作用将凝胶中的 DNA 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可达 到简单、迅速、高效的目的一般 2-3 小时内可转移完毕电转法不宜采用 NC 膜,因为 NC 膜结合 DNA 依赖高盐溶液,而高盐溶液在电泳过程中会破坏缓 冲体系,使 DNA 损伤。

      一般使用化学活化膜和正电荷修饰的尼龙膜此外, 电转过程中转移体系的温度升高,必须使用循环冷却水商业化的电转仪一般 附有冷却设备,也可在冷室中进行具体操作时,按仪器使用说明安装电转装 置,将变性凝胶夹在转移膜内平行电极内侧的多孔板之间,排除夹层间气泡, 加入转移缓冲液并通电进行电转 ③ 真空印迹法 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 DNA 和 RNA 印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真空作用将转膜缓冲液从凝胶上层的容器抽到 下层,凝胶中的核酸片段将随缓冲液移置到凝胶下面的固相支持物上这一方 法的最大优点是快速高效,可在转膜的同时进行 DNA 的变性与中和,30 分钟 至 1 小时可完成,适合检疫工作的要求已有商业化的真空转移仪提供,可按 商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Southern 印迹后的滤膜仍需进行固定处理,对 NC 膜可用 80℃真空烘烤 2 小时, 对尼龙膜还可用短波紫外线(波长 254nm)照射几分钟 (3) Northern 印迹(Northern blot) Northern 印迹是指将 RNA 片段变性及电泳分 离后,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的过程RNA 样品经 Northern 印迹后进行杂交反应 可鉴定其中特异 mRNA 分子的量与大小。

      Northern 印迹的方法与 Southern 印迹基本相同,可参照进行但 RNA 的变性方 法与 DNA 不同DNA 样品可先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再用碱处理凝胶使 DNA 变性而 RNA 不能用碱变性,因为碱会导致 RNA 水解因此,在 Northern 印迹前,须进行 RNA 变性电泳,在电泳过程中使 RNA 解离形成单链 分布在凝胶上,再进行印迹转移 RNA 变性电泳的原理,是用一定剂量的乙二醛-二甲基亚矾,或甲醛和甲基氢 氧化汞等处理 RNA 样品和凝胶,使双链 RNA 在电泳过程中变性而完全解离形 成单链 2.杂交反应的基本过程 杂交反应包括预杂交、杂交和漂洗几步操作 预杂交的目的是用非特异性 DNA 分子(鲑精 DNA 或小牛胸腺 DNA)及其它高分 子化合物(Denhart’s 溶液)将待测核酸分子中的非特异性位点封闭,以避免这些 位点与探针的非特异性结合杂交反应是使单链核酸探针与固定在膜上的待测 核酸单链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进行复性反应的过程杂交反应结束后,应进行 洗膜处理以洗去非特异性杂交以及未杂交的标记探针,以避免干扰特异性杂交 信号的检测膜洗净后,将继续进行杂交信号的检测。

      (1) 以放射性标记探针与固定在 NC 膜上的核酸进行杂交为例,杂交反应操作如 下: ① 配制所需试剂 SSC 溶液(20×):3mol/L NaCl,0.3mol/L 柠檬酸钠 Denhardt’s 溶液(50×):聚蔗糖 5g,聚乙烯吡咯烷酮 5g,牛血清白蛋白(BSA)5g 加水至 500ml 预杂交液:6×SSC,5×Denhardt’s 溶液,0.5%SDS,100?g/ml 经变性或断裂成 片段的鲑精 DNA ② 将含靶核酸的 NC 膜漂浮于 6×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