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530903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摘 要: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并不是以山水诗 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窠臼,充满着充满着雄奇壮美的色彩和 磅礴的气势,想彖丰富,具有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巅峰,使其诗歌具有“惊风雨 “,“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李白山水诗 风格 独特 浪漫个性化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Z-,有“谪仙”、“诗仙”Z称,在我 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绝大部分表 现了他对封建贵族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中山水诗的数量, 约占总数的五分这些诗篇的创作时间横跨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他依着自己的个性、 带着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抒写祖国的壮丽山川景物,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展 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 的气魄、磅礴的气势、飘逸的仙气本文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作粗浅的探讨一、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李白终其一生,儿乎走遍了天下名山,他不慕儒家圣人,志在求仙,迹同隐游,在他 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 高度,开拓了一个新境界。

      )李白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精神和诗歌主流 的伟大代表充溢李白山水诗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 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丁•胸 中的诗情,幻代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清代评论家赵翼评李白的诗是“神识 超迈”、“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Z势",这可以 说是对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诗作的较为妥贴的评价1、具有超凡的想象力李白山水诗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丰富的 想象力,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 为了承载其驰骋不羁的想象,他就种种奇丽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现象世界,从而 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的结合如最能体现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我欲因Z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炎I」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泳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口,空中闻天鸡。

      • 诗人用变幻莫测的神笔,以神奇的想象描绘出了天姥山奇异险怪的景物,本来是险峻的路,但诗人却 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而且还描写了众仙 降临的场而全诗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悄恍莫测于虚无 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更 具有一种奇瑰变幻、悄恍迷离的色彩和氛围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此篇夭矫离奇, 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2、 与众不同的夸张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夸张,他往往 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 句,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这样更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及美的特征, 乂使诗篇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艺术光辉比如《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Z难, 难于上青天! 上有六龙高标,下有冲波逆折Z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人 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Z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Z盘曲, 他说是“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Z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 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Z艰险雄奇,突 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

      其殆天授,非人力也 5这一 切,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出〃蜀道Z难难于上青天〃的题旨它是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咏唱 大自然的杰作蜀山Z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演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 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3、 强烈的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李白不仅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而乂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 世独立的思想,蔑视卅间的一切;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时不可磨灭地留下了浓 厚的自我表现色彩如《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行儿千里,海 月十五圆• ••飞步凌绝顶,极冃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 去安在? •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诗中或写登高远眺,或写飞步山行,或写极 顶感受,或写遐想远思,无不贯穿了 “李白游巫山”的鲜明标识,无不在纪游的同时强烈 地抒发内心的主观感受,无不在展现巫山雄奇高峻气象Z时体现了自己的胸襟、人格与个 性政治上失意了,他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诗 中毫不掩饰悲切Z情使我们看到一个落寞郁闷的诗人形象当他对现实不满时,就异想 天开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表现了自己意欲远离世俗尘嚣的 愿望和美好憧憬。

      当他遇赦返回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抒发了诗人 历尽艰难后重履康庄的快乐和”归心似箭“的心情他还常常自命不凡,喜欢自我表现,情感表达率真,丝毫不加掩饰他倾诉“人生在世不称意”,想“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 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时使诗 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來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时乂让人读來感到热情亲切二)李白山水诗充满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诗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他的一些描写山水的诗中,山水虽也有幽静秀美的 一面,但并非主流他思想侖异浪漫,个性自由奔放,所以,他笔下的山水形象常具有飘 逸飞动之势,主耍表现阳刚Z美,或者说崇高Z美,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Z 美景高大挺拔,峥蝶崔嵬的大山,天外飘来的黄河,飞瀑巨浪,长风万里,意象无不阔 大、飘逸、充满动感,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如他笔下的《望 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新奇无比的山水画卷C “银 河落九天”的奇喻,极写瀑布Z高,“飞流”、“直下”、“落九天”刻画出瀑布的动态 美。

      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美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瀑布诗Z冠在这些充满活力的 山水诗中,似乎可以看出李白那豪迈放浪、遗世独立的个性,流露丁•他的笔端,便有了那 样气魄宏大,无拘无束的诗作在《公无渡河》中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 龙门李白挥笔,比喻新奇,壮拔天成咆哮”更显黃河的动态Z美,黄河Z水能冲 决昆仑,触动山岳,咆哮万里,滔天响雷,可见其形象Z壮观,声势Z浩大李白的思想是狂放不羁,跨度极大的,他所取材的歌咏对象也有的很多是雄人壮阔的,有的在壮美Z 中乂包含着奇、险、旷,自然山水的各种美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存在的,如巴 山蜀水的壮美和雄奇险峻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 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EIZ高标,下有冲波逆折Z回川黄鹤Z飞尚不 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白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 叹 ”诗中一咏三叹,把蜀道Z险、奇、雄、壮,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 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写的天姥山,自然山水的“壮”表现为大与力的结合,不 仅形体巨大,而且力量强大,使人惊讶、敬畏。

      既有奥,也有旷,更有雄和壮这些对山 水雄丽奇险的描写,让人读罢,感受到一种气魄宏大,雄大壮阔的境界,也感受到诗人豪 放自由,热情乐观的气质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那蔑视权贵、狂傲不羁的性格才得到 表现,淀积于胸中的政治理想遭到挫折的幽愤才得以宣泄李白山水诗,可以说是用自己 胸中Z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三)李白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李白青少年时期生活在道教盛行的巴蜀Z地,巴蜀的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他的浪漫气质与豪放胸怀,他的浪漫气质和神仙道教一拍即合,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以神 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的道家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化为飘逸超脱、清幽旷远、任真自然的 艺术境界,塑造出“嫡仙人”的自我形象他创作了不少描写山川景色的诗作将自然山 水Z灵与诗人山水Z魂融合为一,这也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Z处,利用神游的方式,既写 眼前的山水,也写心中的山水,最后意出尘世间Z外,达到心冃中的神仙世界的山水如 《寻雍尊师隐居》7写道:“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 青牛卧,松高白鹤眼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陡悄的山峰Z中,是隐居的好地方, 在这里可以忘记尘世间的一切,生活得逍遥自在李白在途中与白云为伴,置身云雾中, 似乎飘浮于山林中,脱离了尘世,“云”、“烟”烘托出一种仙境般的气氛。

      在这仙境中, 李白逍遥飘逸,飘飘乎而来,乂飘飘乎而去,表现出李白逍遥飘逸的气质入仕的坎坷与 挫折,使李白感受到了生命的大起大落,感受到了时代的压抑与黑暗,感受到了官场的小 人专权李白洗涤了心灵的污垢,投身丁山林Z中,这时,口然山水的灵秀便流淌于他多 彩的笔下如《山中问答》8: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 有天地非人间“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因为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桃花”、“流水”富有生机活力,这是不同于喧嚣人世间的一种美置身于这样的境界 中,李白脱去了名利的光环,洗去了身心的污垢,超脱于世俗功利Z外在这首诗里,使 人领悟到李白的思想基础和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斤.峦崩摧洞天石扉,勻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 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Z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Z人 兮列如麻诗人通过驰骋想象,打破时空阻隔,现实世界中受朿缚的诗人在梦想中自由飞 向理想的仙境,客观的大自然山水在梦幻中变成了神仙世界,道教境界中的洞天福地再次 出现,诗人以瑰丽之仙境来创造他的山水世界,山水诗中弥漫着一股仙心。

      除了以上例举 的这些诗外,《游太山六首》、《登太白峰》等诗都表现了李白对神仙仙境的追求求仙学道 伴随了他的一生,使他的诗歌具有神仙一样飘逸潇洒的气质和豪放超脱的思想境界,宏大 壮阔的气势和生气充溢的活力,这些构成了李门山水诗歌的独特魅力四)李白山水诗拥有自然天成的诗性语言李白山水诗自然天成,而且豪放有力,不雕琢押韵,飘扬飞洒、超尘脱俗李白山水 诗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耍得力于诗人学习汉魏 六朝的乐府民歌所致,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使Z更加精炼、优美,含义深长诗人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役就恰 到好处的形容了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如《宣城见杜鹃花》10: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 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首诗深的民歌韵味,诗中运用了民间口 语,既生动乂亲切,显示了李白那特有的口语化乂不失经过经心提炼的文学语言后两句 乂用“一”“三”两个字各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