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南明清才女文化探源.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5821632
  • 上传时间:2019-08-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传统到现代:明清女性的社会生活——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探源【摘要】明清时期的女性文人创作队伍达到了史上最高,为清代文学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耐人寻味的是这批闺阁才女在地域分布上体现了某种集中性,即大多集中于经济文化比较发到的江南地区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探究明清两代女性文人创作的整体风貌,了解其特点,并分析明清江南的地区的女性文学创作得到前所未有地发展的原因关键词】明清 江南 女性 探因目录绪论 1第一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背景 3第二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特点 4一、继承:中华文化中的儒学精魂 4二、发展:反传统妇德观的非主流性别意识觉醒 6第三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探因 7一、江南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8二、家庭中浓厚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 8三、男性对传统妇德观的批判和对女性才华的认可 10四、女性诗社的盛行 11五、女性文人作品的合辑出版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4绪论根本说来,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然而,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中心本位的宗法社会,女性虽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时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女性的地位低下——她们参与创造历史,却被无情地排除在历史之外。

      因此,翻开历史的画面,无论从政治、哲学、经学,还是史学等各方面去观察,我们都很难发现着实让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即使期间有那么几个在同性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也只不过是供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而已可以说,一部廿四史,就是一部男性生活史尽管如此,男性们无论怎样努力阻隔女性才能的施展,但有一个领域——文学,始终都无法缺少女性的身影女性与文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纽带关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和破坏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群体的出现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对该地区整个人文空间的形成,对整个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明清江南女性文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在全国女性文人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她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男性诗人对诗坛的垄断,同时也打破了男性诗人在书写女性生活方面的垄断在以男性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女性文人的文学创作为明清时期的文坛注入了新的因素,为明清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作为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从她们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了解她们当时的生存状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女性文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她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窥探出当时社会或地域内的发展状况,例如科举的繁盛、士族的兴盛、思想的开明以及学术理论、诗词流派争鸣等现象,俨然一幅深刻而真实的江南社会风情图。

      可以说,明清时期江南女性群体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女性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为后世女性自身的建设和文学的创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巨大进步第一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背景女性创作自古有之,但直到明清时,才有女作家大量出现的记录在《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中,明清以前所列举的女性作者的总量尚不及明清这两个朝代多明代女诗人兼学者王端淑编选的一部收有1000位女诗人作品的总集《名媛诗纬》中,除了为数较少的前朝女性诗作外,其余全是当时女作家的作品清代单士厘的《清闺秀艺文略》著录清代女作家达2310人之多胡文楷的《历代才女著作考》著录了近4000位女作家的著作,清代女作家有3500余人”谢穑. 谈宋代女性词人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影响——以明清两代为例[J]. 作家, 2010, (20).况且该书只收集有集行世的,不少仅有单篇作品流传的作者尚不在此列由此观之,无论从作家数量,还是从作品数量来说,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文学世家,著名的如吴江叶氏、沈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叶氏家族中以叶绍袁的夫人沈宜修为核心的女性作家群大多为母女词人、姐妹词人、妯娌词人、姑嫂词人。

      她们共同创造着当世女性文学的繁荣,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显示出家族女性文人群体前所未有的优势毫无疑问,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是诞生女性文人的核心地区美国汉学家曼素恩对清代女作家分布的地域,做过详细的统计,她认为,清代以上的女作家集中分布在江南或谓长江下游,并且在这个大区域内存在一个核心区域,即常州——钱塘一线,以及周边的绍兴、扬州、南京、桐城和新安五个地区因此,要全面了解明清女性的文学创作,就必须关注才女主要的诞生地——江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园林小院,无论是物还是人,都透着清雅灵秀之韵江南人追求清雅灵秀的审美意趣,历来有之,至明清时期更甚江南的地理与环境,符合女性审美情趣,容易引起诗兴江南人温文尔雅,有着优雅闲适的生活节奏文人雅集、诗社文会、登高赏游、琴棋书画,自古不绝自晚明自由思潮的兴起,崇尚“自由、个性”的呼声高涨,至清中叶,江南地区这种宽松、放的社会氛围,更是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标志之一第二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特点一、继承:中华文化中的儒学精魂众所周知,两千多年来,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因封建主意识形态统治管理的需要,以及儒学自身内在的逻辑衍化的进展,儒学大师们不断汲取各家各派学说之所长,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几次大的变革和改进,不仅巩固和完善了儒学思想体系,还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

      该派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遍及宇内,辐射到每一个乡村角落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融入中原地区,自六朝以来,中原文化随中原人士南迁而南移,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吴韵汉风的江南文化,江南地区逐步成为事实上的中华文化中心在江南,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外地营生的商人,无论是身处庙堂之上的宦者,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儒学思想显然已与民众们达到了双向认同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女性文学作为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这一强大的文化背景下蕴育和发展起来的按常理,这些受到知识教育的女性本该可以通过自身的才学否定当时的无理制度,实现一次完美的社会性别的越位与想象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明清两代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了,但同时她们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也更深了当时有许多的女教科书,如明成祖仁孝文皇后的《内训》、吕坤的《闺范》、王相辑的《女四书》等等这种以宣扬封建贞节观为目的的教育对女性迫害相当的深因此,明清女性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无名的痛苦,以及难觅知音和爱而不得所爱的苦闷她们感叹今生红颜奴命,诗词中满是无限的伤感和孤寂:纱幔相依问起居,母才咸颂女相如绣余频荷金针度,却恨今生始读书光铁夫.安徽名媛诗词征略[M].合肥:黄山书社,1986.154页(夏玉珍《和姑示玉珍书》)作者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某种压抑,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有着深切的体验,一句“却恨今生始读书”多少有些叛逆的味道。

      然,待一番细读和思索之后,全然不是这样夏玉珍出身于名门之家,其婆婆汪嫈是当地有名的才女,世称“一代女宗”,而其夫君程葆则身居徽州府工部主事一职,名望乡里因此,较之徽州其他女性,夏玉珍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她自小熟读诗书礼仪,且聪慧精灵婆媳姑嫂之间时相和唱咏,诗词往来,真也乃是闺房中一大乐事也!只可惜古时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统治下,又有多少女子能享受得到这样的乐事呢?有时书读了,在那种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反而更觉得窒息,还不如浑浑噩噩,真是“却恨今生始读书”了以夏玉珍为代表的江南名媛才女们,她们所读之书,所识之理,全是以维护封建父权统治和徽州宗族制度之天理为宗旨的,她们的才气也正是男权制度赋予她们的一把斩断自身越位叛逆思想的利剑坚贞”,“守节”,“无才是德”等等全是男权社会为女子编织的美丽谎言她们身在其中,无不受其影响、教化,即使期间感受到些许的压抑和束缚,她们也只能无奈地喟然长叹,责怪自己命运不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夏玉珍尚且如此,那么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徽州女子们受理教迫害更是难以想象如果说中国文化主要体现为一种伦理型文化,那么“妻性文化”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化中最根深蒂固、最传统的部分所谓妻性,就是指“女性为人妻之后所生成的封闭心理和依附个性”,亦或是“一切专为男权社会服务的性格特征。

      王细芝. 论清代闺阁词人及其创作[J]. 中国韵文学刊, 2001, (1):63-68.明清江南女性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之深,以至于身在其中却不自知,并不是读几本书,写几句诗,甚至推翻万恶的封建王朝就可以抚平的了的若想冲破封建礼教的意识形态的圈套,国人还需一番彻底地思考,进行一场持久的战争二、发展:反传统妇德观的非主流性别意识觉醒徐坤在《因为沉默的太久》说:“女性以她们压抑已久的嘶哑之音,呼喊与细语出她们的生命的是本质的忿闷和渴望……但愿人们都能冷静下来,认真从女性文学中读出她们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她们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惟其如此,才能让男性和女性同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男性一人的世界,不光是男性粗砺、坚硬喉结上下窜动翻滚的声音,这个世界是男女共存的世界,还有女性那纤柔、细腻、充满弹性和质感的声音于无声处坚忍不拔地响起徐坤 《因为沉默的太久》,《中华读书报》,1996 年 1 月 10 日”明清女性写作的繁荣使女性心灵深处掩遮起来的女性主体意识渐渐升起,明清的才女们用自己细腻温婉的笔触来倾诉自己的人生寄托和人生话语,呈现她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特有的体验传统妇德虽然占据主流性别意识的地位,但愈是有压力就愈会有反抗,反对礼教、反对妇德的男性、女性还是大有人在。

      质疑和反对礼教、妇德重压的非主流呼声虽然微弱,却在不断加强明清两代妇德的压制虽然很严厉,但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逐渐侵蚀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使封闭凝滞的社会骤然活跃起来商品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平等观念影响着生活的各个层面,妇女也参与到商品活动中来,并在商品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人性复苏,意识领域内“异端”纷呈,向程朱理学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公开挑战,而商业经营盈亏不定、祸福无常的不稳定性,引发了家庭纽带松弛,传统伦常的淡漠,妇女问题引起注意毫无疑问,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妇女的解放,这是明清时期妇女问题出现一些新思想的条件明清女性在时代思想进步的影响下,许多女性敢于反传统,一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大胆以诗文表现自已的人生感怀,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成就远远超越前代,实现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女性权利的一个极大的发展与进步,这充分证明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表明了明清女性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走出被困于闺中的命运第三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探因明清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可称“江南独秀”。

      据《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女诗人集中在江南地区,江苏、浙江两省最多,其次是安徽、湖南、福建、江西,北方很少明清江南地区女性文人的创作,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创作水平,而且为古代女性的意识觉醒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与江南独特的自然、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江南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美)博阿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对于一个地域来说,其文化发展的程度取决于该地域内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发展状况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甚至可以说江南经济在明清时代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江南在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江南地区有充足的水源、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饶的物产,为人口的繁衍成长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