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东里职业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7页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东里职业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A2. 全国首个以地域命名的网络文化传播奖--“泰山网络文化传播奖”在山东省泰安市创立并已进入注册登记程序泰安市创立这一奖项,意在鼓励网民通过网络介绍泰山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进一步扩大泰山、泰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做是因为A.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传统媒体会被取代并逐步消失 C.网络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网络具有文化传递沟通的强大功能参考答案:D3. 2012年12月26日,全长2298公里、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 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A.北京至广州 B.北京至上海 C.哈尔滨至大连 D.郑州至西安参考答案:A4. “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
这则消息里所说的6毛和8分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 参考答案:C5. 著名画家葛庆友讲道,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材料体现出(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6.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参考答案:A7. 从北京到上海,对于一般出行者来说,飞机与高铁列车是A.互为替代的交通工具 B.价值量相同的交通工具C.互补关系的交通工具 D.价格相同的交通工具参考答案:A8. 中国古代哲学蕴涵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往往同朴素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同社会改革相结合,同人生观、自身的修养相结合。
下列古语中,能体现出辩证法思想同社会改革相结合的有①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王夫之·《太和篇》)②旋岚(狂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僧肇·《物不迁论》)③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道德经》)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9.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参考答案: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理解能力,读懂诗句是关键,题目要求蕴含二者关系,①并没有讲到科学文化素质,排除,②两者兼备,③没有思想道德修养,排除,答案选B。
10.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说明(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A11. 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在此情况下,原有的人口生育和劳动就业政策有待调整,“单独二孩”“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相继出台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参考答案:A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①团结统一 ②爱好和平 ③勤劳勇敢 ④尊老爱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游离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 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展开的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⑤ D.①④⑤参考答案:B14. 下列有关汇率的说法正确是A.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B.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 C.一国货币升值,会使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D.一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该国的商品出口,但不利于进口参考答案:C15. .经济职能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下面各项行为与经济职能的对应正确的是:①天津市严厉打击普通食盐断档脱销、擅自提高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4月份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 ③潍坊市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贩,给小商小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天津市蓝色经济改革试行,拟调整市区经济规划布局 A. ①公共服务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社会管理 B. ①市场监管 ②经济调节 ③社会管理 ④公共服务 C. ①市场监管 ②公共服务 ③社会管理 ④经济调节D. ①公共服务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经济调节参考答案:C16.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总特征是( )A.孤立和静止的观点 B.对立和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参考答案:C17. 2012年7月13日,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云介绍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同比增长7.8%,这是中国经济时隔3年以后增速再次回落到8%以下。
稳中求进”是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总基调稳中求进”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参考答案:D18. 20世纪70年代人们吃的是“温饱”;80年代吃的是“口味”;90年代吃的是“花样”;现在,人们吃的是“健康”不同的时代,消费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说明了 ①家庭消费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 ②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③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取代了生存资料消费 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参考答案:D19. 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心外无物和上帝创世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我在故我思” 参考答案:C20. 2012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4%,继第二季度增速“破8”后继续下行。
我们能通过价格数据来研究价格背后的种种矛盾问题,这说明A.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B.承认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C.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事物的绝对不运动状态D.是否存在相对静止,在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参考答案:A21. 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22. 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是“CCTV-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大亮点,表达了人们对爱与和谐的向往歌曲给人展现的是蓝蓝的天空,广袤的草原,还有蒙古包里载歌载舞的一家三口以来自蒙古的天籁之音,深情感动着天与地;纯净透明的声音,抚慰着奔波的城市人。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民族性 B、差异性 C、继承性 D、源远流长参考答案:A23.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参考答案:C24. 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