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51747989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铁路预制简支箱梁混凝土施工工序中原材料、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工序为箱梁预制过程中的特殊、关键工序1.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32m、24m、20m双线简支箱梁的混凝土施工2 引用标准《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3 混凝土工程在梁体钢筋及模板安装就位并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始浇筑梁体混凝土由于梁体混凝土数量较大,且为高性能混凝土,为缩短浇筑时间,采用2台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和2台布料机浇筑梁体混凝土,箱梁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6h以内其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和搅拌工艺由试验确定3.1 施工前准备3.1.1应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混凝土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3.1.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发现与规定不符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按规定作好记录13.1.3应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方法和手段应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以及国家和铁道部的相关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应真实可靠3.1.4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以及施工管理要求,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室3.2 原材料储存与管理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梁体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袋装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应特别注意防潮袋装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应大于1.5m。

      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袋装水泥不得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不同混凝土的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3.3 混凝土配合比3.3.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每立方混凝土胶凝材料总用量不超过500kg3.3.2混凝土必须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在160-200mm范围之内3.3.3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35 23.3.4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做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砂浆棒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3.3.5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碱-骨料反应的砂浆棒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3.3.6梁体混凝土理论配合比采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设计的C50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根据批复的理论配合比来调整施工配合比,主要通过砂、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3.4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3.4.1准备工作①开盘前试验人员每天必须测定砂、石含水率,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并向搅拌站进行施工配合比交底,负责各种原材料的温度检测,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遇砂、石含水率变化时应重新测试并提交变更施工配合比②混凝土配料和计量:混凝土配料必须按试验室通知单进行,并应有试验人员值班配料应采用自动称量系统计量③开盘前要检查砂、石的质量情况,核实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通知单是否相符,数量是否足够生产一孔梁④开盘前要校核电子秤及其他计量器具,根据施工配合比调整用料,并由试验人员复核⑤开盘前应检查拌合机、罐车、混凝土输送泵及管道、浇筑、振动等各工序设备的运转情况,水、电的供应情况同时检查箱梁预留孔道、输送管道、布料机、附着式振捣器是否准备就绪,各种养护工具是否准备齐全⑥开盘前应办理模板、钢筋等工序的检查签证手续⑦开盘前应了解劳动力是否配备齐全,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如: 夏季施工相应措施是否完善等3.4.2混凝土搅拌①混凝土拌合采用两台HZS180型强制式搅拌站,集中拌合、皮带螺旋输送机上料,自动计量配料机配料3②搅拌站应严格按照梁场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

      严禁拌和物出机后加水③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土的时间不应少于2分种,搅拌时间也不应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抽查2次,搅拌机装料数量不应大于搅拌机核定容量的110%④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3.5混凝土运输、泵送3.5.1混凝土运输①梁场采用4台8立方米罐车运输到混凝土输送泵附近,可保证混凝土的不间断供应采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分别供应两台布料机 ②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滚筒以2-4r/min低速转动,控制混凝土运至现场后不分层、组成成份不发生变化罐车在装料前应注意检查拌筒内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须放掉后方可装料运至浇筑现场后,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秒,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料斗内 ③在运输过程及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拌合物的滚筒内加水 ④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⑤混凝土罐车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夏季混凝土吸热升温过快 ⑥混凝土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无离析的排出,出料干净、方便,能与混凝土泵相匹配。

      ⑦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45min损失不宜大于10%;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4%,入模温度宜在30℃以内3.5.2混凝土泵送4①梁场设2台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从拌和站运至输送泵,输送泵泵送混凝土通过布料机至梁体模板内入泵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mm,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②泵送混凝土前,拌合2立方米左右的高标号砂浆,泵送打出用作管道润滑,降低混凝土泵送阻力 ③进行输送管线布置时,应尽可能直,转弯要缓,管段接头要严,少用锥形管,以减少压力损失输送管路要用支架、吊具加以固定 ④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 ⑤在泵送混凝土之前,应提前准备一套直线段输运管和一部分弯头,一旦发生堵管现象可迅速更换备用管道 ⑥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得小于12° ⑦加强施工前台、后台信息联系,保证混凝土连续不间断的运至前台,确保混凝土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成,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并在初凝前浇注完毕⑧因各种因素停泵时间超过15min,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反方向转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机,防止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工作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料斗及泵管中的混凝土应清除作废,并用高压水冲洗料斗。

      3.6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3.6.1梁体混凝土总体浇筑方案①梁体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配合布料机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或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附着式高频振动器(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捣器)为辅 ②浇筑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浇筑同一断面混凝土灌筑顺序为先腹板根部后底板,再腹板上部,最后顶板每层混凝土浇筑高度不超过30cm③梁体混凝土灌筑顺序见下图56 ④灌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附着式振动器和钢筋,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⑤混凝土灌筑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每次振捣按混凝土所灌筑的部位使用相应区段上的振捣器⑥梁体混凝土灌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成型并辅以侧振,一般是梁体腹板、底板宜采用侧振和插入式振动,桥面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混凝土振动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逸出和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但亦不应少于30秒,注意总结经验,掌握最佳的振捣时间⑦操作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不得漏振,谨防过振;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混凝土面层下50mm为宜。

      灌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以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为达到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在侧模和底模上安装有高频振动器,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才开启,以保证脱模后梁体表面光滑平整⑧桥面板混凝土灌筑到设计标高后用提浆整平机及时赶压、抹平,保证排水坡度和平整度收浆抹平执行两次,以防产生裂纹⑨选择模板温度在5~35℃的时段灌筑预制梁混凝土在炎热气候下灌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应超过35℃应尽可能安排傍晚灌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灌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速混凝土的内部升温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宜采取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灌筑有较大面积混凝土暴露的桥面板⑩灌筑前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检查所有模型紧固件是否拧紧、完好;模型接口是否有缝隙;所有振动器是否完好,附着式振动器安装螺栓是否已拧紧73.6.2梁体腹板根部混凝土浇筑从两侧腹板梁端开始,向前分段推进灌注浇筑时,首先开启附着式高频振动器,附着式高频振动器各自独立依次振动,振动时间具体以混凝土是否已充满腹板根部、并振捣密实为准当混凝土不再向底板流动时,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腹板根部①、②层浇筑完成后,停止使用附着式振捣器继续浇筑腹板混凝土③、④层,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当根部混凝土由于压力作用向底板中间流动时,停止浇筑腹板,准备补平底板混凝土3.6.3梁体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⑤层混凝土由内模上部预留孔通过溜槽进入,避免混凝土离析、污染箱梁的内模系统底板在端部加厚、钢筋密集处按30cm为一层,分层灌注,用Φ30振捣棒进行振捣其他部位一次灌注完成,采用Φ70及Φ50振捣棒进行振捣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对已灌注的底板与腹板结合处进行重复振捣,禁止使用附着式振捣器在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底板采取人工抹平压光3.6.4梁体腹板上部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灌注腹板上部⑥、⑦、⑧层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得开启附着式振捣器作用半径间距为30cm,并与侧模保持10cm的距离,每次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宜为5~10cm,振动时间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