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docx
5页《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刘梦华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在读统计图、比较统计图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2.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3.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教学难点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五一假期刚过,哪位同学和爸妈一起去旅游了?(生举手师:哪位同学来用极少的字说一下旅游的感受?(生发言师:老师今年五一没去旅游,是因为我在网上看到一则这样的信息,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读信息)师:因为老师在去年感受到旅游时人挤人的情况,而在网上又看到这样的信息,所以老师今年五一选择留在家里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网上为什么能预计出这样的信息呢?希望今天这节课就会让你发现一部分的原因2.揭示课题师:我再问同学们,旅游时是不是特别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以免准备不充分,玩不好老师虽然没去旅游但也关注了五一假期在内的七天的天气,搜集了这几天每天的最高气温,并制作成了一个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什么图?(出示课件)生:条形统计图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回答。
师:条形统计图主要特点是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师:其实,气温的表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表示,同学们请看出示折线统计图)师:知道这是什么统计图吗?师:这叫折线统计图,因为只有一条折线我们叫它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二、认识折线统计图1.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2.认识折线统计图出示:仔细观察上图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1) 本月1日-7日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2) 相邻的哪两天气温变化最大?(3) 纵观一周的最高气温是怎么变化的?3.汇报交流1)生汇报问题一,并回答问题a.每天的最高气温在图中用什么来表示的?b.这些点分别表示的是多少摄氏度呢?c.这些点在图中是表示什么的?(板书:数量多少)d.你能说明这个点为什么是代表某日的具体温度吗?师:点的横线表示的是温度,竖线表示的是日期点就在它们的交汇处你能说说横线和竖线在折线统计图中的作用吗?(更准确的确定点的位置)(2)生汇报问题二师:你是怎么知道相邻的哪两天气温变化大?生:算出来的生:看出来的生回答怎样算或看师:这样说来,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可以通过线的陡缓看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如果线陡说明变化大,线缓说明变化小,线平说明没有变化。
板书:变化)师:根据线斜的方向不同说明了什么?生回答师:这就说明根据线斜的方向我们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情况板书:增减)如果线是向上斜说明数量在增加,如果线师向下斜说明数量在减少3)生汇报问题三生:纵观这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是:从1日到7日气温总体是在升高,中间有小幅的波动师:所以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4.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回答师: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5.我们现在学习了两种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1) 如果想分析学校每个年级人数的多少,选择( )统计图合适2)想了解学校近几年的招生人数的增减变化,应选择( )统计图合适6.生活中的统计图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过折线统计图呢?(生回答)课件出示不同折线统计图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题2.下面是我国2012年到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统计表: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人数(亿人)29323640445055根据这些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1)从统计的数据你得到哪些信息? (2)根据你得到的信息,说一说为什么网上会有这样的预测了?你觉得旅游人数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