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及设计转化.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3195865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1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及设计转化    萧沁 封倩[Summary] 明清彩绘地图是中国传统地图的典型代表和精华,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记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对古地图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从构图、符号、色彩、标尺等方面对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深层次剖析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成因,同时,基于当下创意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探讨了中国古地图文化资源设计转化的途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和创新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Key] 明清彩绘地图;传统文化资源;艺术特征;设计转化[] J52[] A[] 1008—1763(2018)05—0121—07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Design Transformationof the Painted Map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XIAO Qin,FENG Qia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3, China)Abstract:Colored drawing map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and essenc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aps, including abundant Chinese cultural memory. They are importan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By systemizing and analyzing ancient map data, artistic features of colored drawing map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are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from compositions, symbols, colors and scaleplate. The causes for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s are deeply analyzed. Meanwhil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 of cultural resource design in Chinese ancient maps and proposes the relevant suggestion and reflection on 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Key words: Ming and Qing painted maps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artistic features;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 of design現实空间是三维的,图像空间是二维的,而地图则是一种表现现实空间的主要图像形式,是人们对现实空间认知和想象的直观呈现。

      地图的起源很早,可能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地图了[1]中国地图的绘制历史十分久远,并且长期领先于其它国家中国古代地图在整个世界的地图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西方有学者认为:“在欧洲之外的其它地图文化中,最重要的当属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尽管中国人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绘图法并未对世界上的其它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应用地图传统[2]从表面上看,中国古代地图似乎只是简单的图形符号的组合,其科技含量和精确性是有限的,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特质的影响下,中国古地图以其独特的绘制技法,呈现出独具中国文化韵味及艺术风格的地图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观显示,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一明清彩绘地图的价值中国古代地图分为绘本地图和刻本地图,彩绘地图属于绘本地图的一种,且设色彩绘,而明清彩绘地图则特指明清时期的彩色绘本地图受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影响,明清彩绘地图采用平立面相结合的形象画法为绘制形式,形象化地表达各地物要素,是传统彩绘地图的集大成者,也是现存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地图例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绘制于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之间,是一副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

      该图采用传统青绿山水的绘制技法,其审美价值被广大艺术家所称颂,堪称明清彩绘地图的典范同时,它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更是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地图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用来描述空间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明清彩绘地图作为地图的一种,其实用价值不容忽视,对现在某些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参考价值依据其使用功能和内容,明清彩绘地图大致可分为三类:舆地图、城市图和河防海防图舆地图”是中国古代对疆域政区图的统称,是指描绘一个国家疆域政区范围内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的地图[3]如《大明混一图》《大明舆地图》《杨子器跋舆地图》《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等都是明清绘本形式的舆地图,这类地图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提供了直观的历史依据城市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4]明清绘本形式的城市图如《北京城宫殿之图》《盛京城阙图》《饶州府城图》《剑城图》等都为现代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著名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在其文章中指出“中国传统城镇的构成有着独特的美学原则”[5]并以一幅清代福州地图为例,对中国传统城市的美学原则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设计传统问题。

      河防海防图是反映河道治理、沿海军事防御的地图明清时期彩绘的河防海防图如《河防一览图》《黄河图》《运河全图》《江防海防图》《浙闽沿海图》等,对研究现今的河道变迁以及河海的治理与防御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二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明清彩绘地图是中国传统地图艺术表现的巅峰,且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传统和审美特征,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一幅优秀的明清彩绘地图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明清彩绘地图是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产物,集中国传统技法、思想、文化于一身,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通过对中国地图出版社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各历史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从构图、符号、色彩、标尺等方面归纳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并具体剖析其审美形式的内在成因一)别具一格的构图布局明清彩绘地图的空间营造不同于同时期的西方地图,受透视学影响,有固定视点或视角的透视空间,而是制图者根据其绘制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事物组织到同一画面之中,地图呈现不同的方位和多视角的空间结构李晓聪教授认为“地图的方位恰恰反应了制图者的文化观念,各种地图对地理要素所采用的不同表现形式,透视的方向、载量的舍去,即代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和世界观。

      [6]移动视点的观察法源于古人对现实地理空间的认知以及绘图者的主观思想和记忆明清彩绘地图对于移动视点的运用尤为突出,这种观察法使地图能在有限的图幅画卷上表现广袤无垠的辽阔地域,同时也能完整地表现地图中各符号元素,不会被焦点透视造成的遮挡关系所局限,有利于画面的铺陈安排,同时使地图有更为多样化的构图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明清彩绘地图空间结构的分析与梳理,归纳了三种主要的构图形式:封闭式、十字形式以及长卷式如图(图1),明正德七年绘制的《杨子器跋舆地图》是一幅封闭式构图的地圖,地图结构与山水画中的边角式构图相似,皆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构图形式这类古地图画面四周常绘有水域或山脉,而地图空间结构的中心位置则表现陆地及行政单位中心水为黑,地为白”这种“计白以当黑”的视觉表现手法增强了整体画面的虚实对比,使受众观看的视觉流程是由外向内集中,突出强调了地图的主题中心,一般用于表现有明显的行政区域界线及行政中心的舆地图明清彩绘城市地图则惯常以十字形构图来表现,如清康熙年间的《盛京城阙图》是十字形构图的典型案例之一,其画面空间结构呈十字形的布局安排,给人以平稳、庄重的视觉感受,强调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利中心。

      该图的视觉流程是由城市中心向外发散的,一般用于表现城市自上而下的权利机构,图中建筑不同方位的朝向也印证了地图绘制并非单一视点而长卷式构图通常用来表现河防海防图,是对现实地理空间的写意性表现长卷式构图同清明上河图的连景法一致,地图空间被分割为小块的单元结构,浏览地图时视点是移动游走的清康熙四十二年由河道总督张鹏翮编绘的《黄河全图》是一幅以长卷式构图的彩绘地图,地图呈现开放式的画面空间结构,无特定的视觉流程,视线随河道沿岸的人文景观自然移动这三种别具一格的构图形式体现了明清彩绘地图独特的制图视角,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二)象形写意的图式符号明清彩绘地图运用山水画中形象画法的绘制形式来表现现实空间的地物要素,使其具有山水画写意与写实的特征尤为典型的是地图中的图式符号吸收了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表现形式,极为形象逼真古代中国并没有专业的地图学者和地图专家,大多数古地图的绘制者,都是所谓的“通儒”,都或多或少会画山水画[7]“气韵生动”和“应物象形”是我国传统山水画技法中重要的两点,因此,明清彩绘地图中的符号元素具有中国传统绘画中象形写意的形式特点,既能形象反映地形地貌,又能凸显地物特征,同时兼具艺术性和意象性。

      形象画法的运用使地图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象形符号出现,写实和写意并存的图式符号表现形式是明清彩绘地图重要的艺术特征清康熙年间的《运河全图》(图2)是一副描绘康熙年间京杭运河的河渠图,该图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形象画法,描绘了清代京杭运河全程图中所绘河道波纹荡漾,色彩丰富,京师殿宇缥缈,宛如天宫,地图的图形符号十分生动形象清晚期《南岳全图》(图3)描绘了南岳衡山诸峰及湘江两岸的人文景观该图同样采用中国传统山水形象画法,表现出衡山的地理景观和人文风情图中的山水、人物、建筑、行舟等,皆以象形符号表示,水道刻意留白,仅以船只点缀其中,城市聚落以较为简约的民居建筑表现,唯独南岳大殿进行了完整的细节描绘,整幅地图形象直观又不失山水意境这种象形写意的图式符号不仅能突出所表现地域的地理特征,尤其在表现人文景观时能展现出不同建筑物的个性与特色,使地图更为清楚直观,易于传达和理解三)虚实相生的晕染色彩明清彩绘地图的用色方式独特,很大程度上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在描绘山水景观时,通常采用晕染的绘制技法,实则是一种从实到虚,从深到浅再到无的渐变式效果受到各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绘画中认为与实相对的虚,并非空无,而是有流动散聚的元气弥漫其间。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这种晕染的用色技法与传统绘画中“墨法”的创建相关,墨分五色,用墨的妙处在于浓淡相生,浓中有淡,淡中有浓,虚时缥缈浩瀚,实时清楚在目,丰富而多变以达到神韵的效果这种技法常用在地图中表现山水景观的色彩效果,青绿的色彩渐变十分生动传神地摹写了大自然丰富且富于变化的色彩关系不仅是青绿的渐变,在颜色上也呈现由深到浅到无的渐变关系,看似没有进行刻画的“虚无”实际上表现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气质神韵,“虚”的部分与画面空白处相融合,使整幅图好似贯穿着“云与气”,是地图与山水画一脉相承的精神所在清代山水画式的《南浔道里图》(图4),山体墨线勾勒外轮廓并加少许晕染,染以青绿,水墨山峦,云山、天水虚实相生,气韵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