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越调•天净沙]《秋思》赏析.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83330389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越调•天净沙]《秋思》赏析马致远是元代杰出的散曲作家,所作散曲极为有名在元代曲家中具有领袖群英的地位有文场“曲状元”之称[越调•天净沙]《秋思》可谓其小令中的绝唱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

      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

      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因此,前人论曲,无人推崇这首小令,艺术眼光很高的王国维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