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高情感与高技术的平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9875874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7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高情感与高技术的平衡摘要:现代工业大生产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命意识淡化的危机,包括工具理性膨胀的奴役,富足 物质前的人格异化和整合思维的技术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审美实践 的重要性,明确审美教育对生命意识的积极引导作用并提出生命教育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审美实践的 建议关键词:工业社会生命教育审美教育一、机器大生产导致生命意识的淡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工具理性极度膨胀,富足的物质生活把人的意识淹没,科技信息产品排挤和 压制人的情感、意识、价值一) 工具理性膨胀的奴役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让工具理性跃居主导地位劳动被定义为完成机器无法完成的重复性工作, 人的生命活力被扼杀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认为,人的劳动变成商品中对象化的抽象劳动以后就完 全按照商品生产的客观规律进行,合理化的分工和计算使劳动者的目光停留在局部的事情上,劳动 者把自身异化成了资本雇佣设备的一部分,体验的是与自我相脱离、相对立的感觉工具理性膨胀 使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精神退却的痛苦中,整个社会都为数据和体制忽喜忽悲大机器生产的渐进 奴役和慢性麻痹使现代人间歇性忘却劳动的烦躁和痛苦,主动地将生命价值体现在如何高效率地完 成工作。

      现代工业社会不仅陷入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还有人的生存危机二) 物质富足的被动人格现代工业文明通过机器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使物质达到空前丰盛,富足的愉悦使消费不仅是满足 生存的需要,更是最大限度地占有人的生活目标变成从商场购买好的一切,原来的理想和宗教让 位于占有欲然而人们对物品膨胀无度的占有欲终究赶不上大生产的步伐,能力的贫乏和精神的空 虚挥之不去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并不健全,物质大生产背后暗藏着罪恶:物质生活的富足以 精神自由的丧失作为代价确实如此,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把人的独立、自由和批判的精神从有价值 的实践中转移当理性代替了过去的蒙昧,与此作为代价的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边缘化在现 代工业社会中,物质富足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内涵,演变成一种物质的消极过剩,人格的活力被物质 的占有欲望推动着三) 技术意识形态的控制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科学技术正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虽不同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 态,但同样具有为社会辩护的功能在弗洛姆看来,原始宗教意识形态的消失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冲 破了宗教学说对自然的解释,现代社会生产的“伦理道德”截断了宗教对道德的诠释,技术能力跃 然成为道德的职责和源泉。

      技术意识形态突出作用于大众传播对社会的操控,它借助科技成就,通 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对社会进行整合,调节公众生活,控制私人生存,把外在意识形态内化,把确定 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加给人们,使人无法避免地消解内在的自由、独立的决断能力 现代人通过各种宣传鼓吹的所谓事实进行选择,事实变成了一种目的后的附庸,技术进步使得工业 社会成了一个单向度的,却又是令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社会二、工业社会中生命教育的审美实践(一) 审美教育对生命意识的引导改革开放的深入、网络时代的来临、长期的应试教育,现代人思维方式往往重现实而忽视理想, 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健康的社会需要充分肯定个性和生命自由,而审美教育是调剂高情感 与高科技的重要途径,对由现代工业革命带来的生命价值危机和主体存在感丧失具有疗伤作用审 美教育根据时代积极的审美需要,以形象与情感为特点,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促使受教育者进 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发现、感受和创造美,形成自由、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审美教育在培养 和发展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能力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加强心灵教育方面,审 美教育将美的情感融入思想和行为规范之中,使受教育者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在激活生命 价值观方面,审美教育通过审美理解与审美体验提升生命内涵对人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启示现代工 业社会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方式进行的生命教育净化人们看待生命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生命教育 的审美实践,有利于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引导社会价值观,让受教育者超越现代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 正确面对物质富足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摆脱技术意识形态带来的挟持二) 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实施生命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实践,从实践的环境来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实践是学校实 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社会实践是家庭实践和学校实践的继续,学校实践是家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 桥梁在这三个环境中进行的生命教育审美实践对引发受教育者关于生命的主动思考有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摇篮,融合正确审美观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引导着生命教育首先, 父母要用正确的审美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彩,提供孩子 主动参与探索生命存在意义的环境接着,通过家庭照片、家庭故事和有趣的家庭集体活动加强家 庭成员同时,营造符合家庭经济条件和气质的艺术氛围,让每个成员在广阔的艺术空间中找到寄 托,通过喜欢的方式去再现价值再而,通过家庭成员自信的态度互相激发珍惜生命的热情,使成 员积极投入工作、学习与生活。

      另外,家庭成员应主动提供生命关怀,在遭遇挫折和压力时互相鼓 励,正视挫折与逆境最后,亲人的抚育和培养都让一个生命附上了美好的意义,复杂而美妙的生 命是个体存在的方式,不应随意践踏学校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基地学校是一个人接收系统教育的地方,更是实施生命教育审美 实践的基本单位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观,摆脱“成绩至上”的工具理性,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审美教育课堂上结合审美活动开展生命存在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 存在的渺小与伟大通过参观、调查、宣传、角色扮演,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进行思考,正确认识工业物质文明其次,学校应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协助他们构建良好的 人际关系,让他们不仅能从学习中汲取知识养料来充实自我,更能使其在迷失方向时及时以兴趣迁 移再而,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他们以坚 强的生命意志面对生命中的挑战社会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归属面对现代工业社会文明带来的复杂影响,应该采取客观评价、 积极利用的方式,不能矫枉过正社会是每个人进行生命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终身课堂,全社会要共 同致力营造让人心身愉快的环境,实践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参与 社区交流活动,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理解尊重生命。

      同时,借助现代高科技加强社会设施的审美建 设,培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的耳朵,让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文化宫、图书馆走进 生活,用游览、娱乐、竞赛的方式提高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另外,充分利用大众文化力量,根据网 络、电视、电影、报刊等传媒的审美特性去宣传生命教育,通过感性的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浓厚 的珍爱生命的高尚风气,建立与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参考文献:[1] [美]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由].黄颂杰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12.[3] 袁罗牙.物质富足与被动人格一一弗洛姆对现代工业社会之批判探析口].江西南天学院学 报,2009, 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