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丁香结(教案).doc
8页2.丁香结【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等词语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4.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等词语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一《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2.板书课题,齐读二、介绍作者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重点指导生字“缀、拙”为翘舌音;,后鼻音“恍”等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指导读以下的词语:幽雅 笨拙 恍然 注意读准“幽、雅、拙、恍”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糊(hh)练①读句子,找发现他快把我气糊涂了②读一读:姐姐可真糊(h)涂啊,怎么能被他的甜言蜜语给糊(h)弄了呢?(3)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窥着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潇洒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轻灵不整齐,不一致妩媚指轻快灵巧,又指轻细空灵参差忧愁怨恨愁怨姿态美好可爱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 课文先写(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再写(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的丁香);最后写(作者的人生感悟)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缀 幽 雅 案 拙 薄 妩 媚 糊 苞 襟 恍 怨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案、薄”,上下结构 “缀、雅、拙、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幽”半包围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薄”,半包围结构的字“幽”,左右结构的字“雅”和左中右结构的字“糊”,学生练写幽:先写里面,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再写外面,竖、竖折、竖雅:右边不是“住”,有四横,要注意薄: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右部是“甫”,不要少一点糊:左中右结构,“古”要写得扁而窄,“月”的一撇要穿插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的是丁香的不同形态,表现出作者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2.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二、品读释疑(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3.交流汇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 (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 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 ( 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 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4.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 (视觉、 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朱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 (格外妩媚,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 研读第5自然段 (1)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①繁密耀目②幽雅的甜香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2)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4. 研读第5自然段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2)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三、读写训练,拓展延伸1. 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本文中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课文寥寥数百个字,丁香的魅力跃然纸上,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自然能够解开这个结,由物及人,结构清晰精致。
2. 举一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27年7月的散文名篇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都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表现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3. 体会学习本文借情抒情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示例: 校园桂花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