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pdf
7页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单元评估检测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单元评估检测( (十一十一) ) (1) (1)(40(40 分钟分钟100100 分分) )1.(12 分)在我国,民间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历史悠久下图是农村家庭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生产制作过程用到的一组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大米酿制米酒,该过程发挥作用的酵母菌从细胞结构看是生物,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2)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过程中,水和酒的产生总是同时进行的吗?(填“是”或“不是”);待发酵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装置,铁锅 1 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3)橘皮精油一般不用该方法进行提取,原因是,适采用法提取解题指南】(1)图中关键信息:图示装置为蒸馏装置2)关键知识:①酒精发酵的原理②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解析】(1)大米酿制米酒的菌种为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为真核生物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CO2和酒精2)在酿酒的过程中, 开始阶段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 产生 CO2和水,耗尽 O2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水和酒的产生是不同步的。
图中发酵后混合物加热蒸发,经铁锅 1 冷凝后形成酒水混合物,通过刻有凹槽的叶状木板收集后流出,因此该装置就是一个蒸馏装置3)橘皮精油的提取通常采用压榨法, 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橘皮精油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解,利用水中蒸馏法又会发生原料的焦糊现象答案:(1)真核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 CO2和酒精(2)不是蒸馏冷凝(3)原料易焦糊或橘皮精油被分解压榨2.(12 分)(2015·模拟)(1)育种工作者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下列过程是采用水稻的花药进行培养的步骤,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选取发育至期的水稻花药培养率最高确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法②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③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激素有和请解释细胞不离体便不能长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2)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物, 因此人们常从植物中提取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植物原料和有效成分的不同,各种物质有具体的提取方法玫瑰精油易挥发,可采用法提取,提取橘皮精油一般采用法。
②鉴胡萝卜素粗品时,可用法,点样该,才会形成细小的圆点分析结果时,判断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的依据是解析】(1)选取在单核期的水稻花药,培养率最高确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细胞不离体便不能长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玫瑰精油易挥发,可采用蒸馏法提取;提取橘皮精油,为防止原料焦糊一般采用压榨法鉴胡萝卜素粗品时,用纸层析法,点样快速细致才会形成细小的圆点分析结果时,根据层析后的色带点数判断样品与萃取样品答案:(1)①单核醋酸洋红焙花青-铬矾②胚状体愈伤组织③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两空顺序可以颠倒)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①蒸馏压榨②纸层析快速细致层析后的色带点数3.(15 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研究人员用有机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
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有机化合物 A 可以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所需,这种培养基属于性培养基2)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型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 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操作时采用的方法灭菌4)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 3 个培养皿从设计的角度看,还设置的一组对照是,设计此对照的目的是证明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研究人员用有机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2)隐含信息:有机化合物 A 含有碳元素和氮元素3)必备知识:振荡培养既可以使微生物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又能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解氧解析】(1)由题中关键信息可以确有机化合物 A 中含有碳元素和氮元素, 可以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所需碳源和氮源,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2)由于振荡培养既可以使微生物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又能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解氧,因此可以推测培养的微生物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3)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工具是接种环,可采用火焰灼烧的方法灭菌4)微生物计数时既要设置重复, 又要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目的是防止培养基制备不合格,方法是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答案:(1)碳源和氮源选择(2)需氧(3)接种环灼烧(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培养基制备【易错提醒】第(1)小题错答为“碳源”或“氮源” 错因是不能根据题中关键信息“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推出隐含信息: “化合物 A 可以提供碳源和氮源” 4.(12 分)(2014·高考改编)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过程如图甲、乙所示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四类,该所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保存备用3)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 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 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 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 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该的假设是,该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取菌株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苯磺隆2)关键知识: 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 植物组织培养、 微生物的接种、 对照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及对照的设计原则1)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物质;选择性培养基只允许特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长繁殖2)植物组织培养中启动细胞分裂、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为了避免每次配制时都要称量,可将植物激素先配成母液3)接种环在平板内的第二次划线起, 都要先灼烧灭菌冷却后划线,而且要从上一次划线末端而非空白处划线,不冷却会烫死上一次划线末端的菌株,从空白处划线会无菌株4)从图乙上清液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可知, 蛋白酶是用于水解上清液中的某蛋白质的,由此可判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但是还需设计不加入蛋白酶的对照组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2)细胞分裂素母液(3)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5.(14 分)菊花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植物,并具有一的药用价值。
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某些珍稀菊花品种的快速繁殖1)进行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配制MS 固体培养基的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浓缩倍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分装后需进行处理2)接种前,外植体的消毒一般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和两种药剂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由愈伤组织形成丛芽的过程称为3)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增殖的影响时, 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 结果如下表(6-BA 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NAA 属于生长素类似物)组别123456789106-BA0.10.10.50.51.01.02.02.03.03.0(mg/L)NAA2.01.02.01.00.50.10.50.10.50.1(mg/L)丛芽增1.62.12.42.52.62.72.74.42.52.7殖倍数①据结果分析,6-BA 的浓度在mg/L 时,丛芽的增殖倍数随之相增加;当 6-BA 浓度一时,NAA 浓度越(填“低”或“高”),丛芽的增殖效果越明显②若要进一步诱导丛芽生根,配制的培养基与诱导丛芽增殖的培养基相比,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和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配制 MS 固体培养基的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浓缩 10 倍,微量元素浓缩 100 倍。
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分装后需进行灭菌处理 (2)接种前,外植体的消毒一般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 0.1%的氯化汞溶液两种药剂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由愈伤组织形成丛芽的过程称为再分化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6-BA 的浓度在 0.1~2.0 mg/L 时,丛芽的增殖倍数随之相增加, 当 6-BA 的浓度大于 2.0 mg/L 时, 丛芽增殖倍数减少; 比较表中 6-BA浓度相同的两组, 均为低浓度的 NAA 时丛芽增殖倍数较大, 说明 6-BA 浓度一时,NAA 浓度越低,丛芽的增殖效果越明显②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与诱导丛芽增殖的培养基相比,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MS培养基各成分用量减半并增加了 NAA 的用量答案:(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0灭菌(2)体积分数为 0.1%的氯化汞溶液脱分化再分化(3)①0.1~2.0低②MS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减半NAA 用量增加【方法技巧】3 种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用量适中2)诱导生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用量比例较高3)诱导生根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用量比例较低或只加生长素。
6.(12 分)(2015·模拟)杨梅是的特色水果,为对其进行深加工,某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在制备杨梅酒过程中, 为了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浓度的纤维素酶和酶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发酵一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说明发酵基本完毕2)甲罐中的主要微生物是,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试剂)进行检测3)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 乙罐内先填充经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 pH 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来调节4)若甲罐中的杨梅酒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 则乙罐中 CO2的产生量是A.甲罐的两倍B.与甲罐的相C.甲罐的一半D.几乎为零(5)在杨梅酒和杨梅醋发酵的整个过程中, 某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上图,该物质是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①甲罐流出杨梅酒,为酒精发酵罐②乙罐流出杨梅醋,为醋酸发酵罐③乙罐内加入刨花,起到固细胞的作用2)关键知识:固化细胞反的程度由反液的流速决解析】(1)在制作杨梅酒之前首先要将杨梅进行榨汁, 杨梅的细胞壁会影响出汁率,而杨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因此榨汁前可加入一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酶,以提高杨梅的出汁率。
甲罐顶上弯管内加入水可以防止空气进入 发酵罐内的气泡是酒精发酵产生的 CO2, 当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时,说明发酵基本完毕2)酒精发酵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 主要营腐生生活,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3)由图可知,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刨花起到固醋酸菌细胞的作用在填充木材刨花前,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加入刨花后才能加入含醋酸菌的培养液,使醋酸菌附着在刨花上杨梅醋的 pH 主要取决于发酵液中醋酸的含量,因此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流速来调节醋酸发酵产生的醋酸量,达到调节杨梅醋 pH 的目的4)醋酸发酵的过程中无 CO2的生成5)图中物质先增加后稳最后减少, 分析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可知, 酒精是酒精发酵的产物,在醋酸发酵过程中被消耗,符合图中变化规律答案:(1)果防止空气进入气泡冒出(2)酵母菌分解者(酸性)重铬酸钾溶液(3)灭菌醋酸流速(4)D(5)酒精【加固训练】生物技术已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将其分离提纯的最简便方法是。
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来进行分离2)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微生物必须经过才能用于工业生产果汁生产中常用的果酶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工业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果酶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作为溶剂,原因是解题指南】(1)“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 2)隐含信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必备知识:电泳法和凝色谱法均能提纯蛋白质,但是原理不同解析】(1)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因此分离提纯酶可以采用电泳法或凝色谱法,由于凝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只能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而无其他因素,因此本题中只能选择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分子迁移速度的因素除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外还包括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带电性质)2)生产利用的微生物必须经过纯化培养, 否则可能导致杂菌污染能够产生果酶的微生物常见的是霉菌3)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有机溶剂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 原因是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如果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则原料中的少量水分会进入萃取液,除去水分就比较困难答案:(1)电泳电荷(2)分离和纯化培养霉菌(3)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或醚或有机溶剂)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7.(11 分)(2014·高考)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该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3)下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填序号)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 挑取了菌落在 3 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 最可能的原因是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 研磨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 CaCO3,理由是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从而推断甲、乙、丙指示的结构名称2)关键知识: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纯化、色素的提取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中的灭菌、接种技术、灭菌锅的构造、色素提取的操作1)灭菌常用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培养皿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将培养皿放入灭菌锅之前通常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避免灭菌后的再次污染2)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因此添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3)乙连接软管,为排(放)气阀,甲为安全阀,丙是压力表。
4)3 块平板有两块平板长有菌落,说明含有菌株并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中一块未见菌落,说明菌株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未足够冷却,使菌株因温度过高被杀死5)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充分CaCO3用于酸性物质,β-胡萝卜素较耐酸,因此不需添加 CaCO3答案:(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3)①(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5)有助于研磨充分不需要β-胡萝卜素较耐酸8.(12 分)(2014·高考)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流程如下:(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 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选用法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 利用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利用 PCR 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 需用耐高温的催化 PCR一般要经历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和三步解题指南】(1)题干“玉米秸秆” “玉米胚芽”和“玉米淀粉” 。
2)关键知识:①所有微生物生长繁殖均需要培养基,其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②PCR 技术与细胞内 DNA 复制的最大区别是需要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 PCR 技术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水解后的产物为葡萄糖, 葡萄糖可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碳源酵母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因此不选用蒸馏法提取,可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3)利用固化酶技术可使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PCR 技术中选用耐高温的 TaqDNA 聚合酶催化,PCR 的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答案:(1)碳源显微镜直接计数(2)压榨萃取(注:两空可颠倒)(3)固化酶(4)(Taq)DNA 聚合酶(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