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行为.doc
6页火种行为火种行为二、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特点(一)人在火灾中的行为1、工作人员的行为1)灭火型这是工作人员中最多的一种这类人员的心理一是害怕惊动人们引起骚乱;二是存在能迅速扑灭的侥幸心理;三是害怕追究在场人的责任2)助人型这是工作人员中出色的行为模式即火灾发生后,积极引导人们安全疏散,甚至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中为抢救学生而献身的校长教师们3)逃难型这类工作人员表现出的较少,即一旦知悉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先期“撤退” ,害怕“等火烧身” 4)阻止疏散型这主要是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白吃” , “趁火打劫”的行为表现5)安全意识缺乏型这在大多公共场所都存在,大多数工作人员缺乏消防训练,不懂消防知识对本建筑的消防安全存在侥幸心理而麻痹大意等等,主要表现为堵塞、遮挡安全出口及通道,损坏室内消防设备等2、顾客的行为1)趋熟性行为趋熟就是心理趋势趋向选择自己熟悉的道路、环境,以求得自己的生存当其平常熟悉的道路受阻时,他们就手足无措,出现惊慌2)向地性行为人一经来到世上,就对大地有一种依赖性人在火灾中地第一个意识就是想方设法逃到室外地面去3)奔光性行为。
在火灾中,人一见到光,就以为是疏散出口,会不顾一切跑过去4)退避性行为在一些火灾中,有的人受不了烟雾的刺激,不敢逃命,就躲到烟浓度暂时较小的墙角处如在辽宁大连市一户居民火灾中,在厨房里,墙角处,厕所里找到了三具尸体5)沿墙性行为当人受到烟火围困时,视觉器官会失去作用,主要靠触觉寻求逃生去路6)从众性行为有一句成语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明人离不开集体从众是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的过程二)人在火灾中的行为表现1、惊慌火灾中的惊慌是指经历了火灾的人们(团体或个人)接受异常灾难刺激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焦虑状态或行为状态,这种焦虑和行为不能自控,所以一般也认为是不合理的非理性行为例如跳楼、拥挤在出口、不带亲人逃生等在火灾中,惊慌是一大致命的心理敌人由于在火灾中的惊慌而造成的伤亡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在1999 年 8 月 29 日沈阳湖西饭店的火灾中,四楼的一名服务员张彬因不能忍受烟熏而产生惊慌心理,急忙跳楼,结果被摔死;在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中,大多数人死在出口处;天津松江胡同的居民楼火灾中,409 户的一家四口人中毒倒在不同的地方2、群聚群聚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惊慌许多人聚在一起抵抗火魔,可以从心里得到信心,在行动上也要采取积极的灭火意识或呼救,火场上的群聚体是指许多人从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逃生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的现象,它和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群聚体是不相同的。
例如:天津松江胡同 5 号居民楼火灾中,407 室一家 4 口,跑出屋外,屋外是火海一片,浓烟滚滚,转而“跑进”隔壁的 406 室,与该室居民一起抵抗火的侵噬,群聚体抵抗火的时间比单个个体抵抗火的时间长得多,这样有利于消防队得援救3、互救与自救1)互救互救行为在火灾中很常见,特别是人员多场所的火灾中,都可见到互救的行为,互救行为是受火困者自发产生的,并不是有什么规则规定,他们为了生存,就互相帮助逃离火灾现场这是一种利他行为如火灾中出现的敲门、招呼别人、扶老携幼等,这些都是互救行为2)自救当一个人独自面对火灾时,没有别人的帮助,只能靠自救来逃离火场如天津松江胡同火灾中 401 室的张继宪“推开”临街的窗子,抱着三岁的婴儿,沿着窗外立着的一要命沙篙“滑下”得救自救同时也是面对火灾利用现有的逃生器具如窗帘、被单等做成绳索逃生的重要方法三)火灾中烟对行为活动的影响人在火灾中的行为表现主要受烟气的影响,第一,在火灾中,由于浓烟,疏散通道内的能见度降低,给人员疏散造成心理威胁,特别是不熟悉环境的人员产生恐慌心理,大大的拖延了疏散时间,扩大了火灾伤亡事故,在火灾中允许的最大的烟浓度及可能疏散的最小能见度表 1。
第二,由于高温烟气,温度高,使得受困者的心理烦燥、出汗过多、身体虚脱,这些都会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第三,大量的烟气,都有剧毒,会使人窒息、休克、中毒、甚至马上死亡,烟气对人眼,中枢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烟对人的心理具有动摇作用,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和思考力降低等人在浓烟中的步行速度基本上与烟的浓度成反比 (表 1)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烟浓度(减光系数)能见度(m)不熟悉0.15/m13熟悉0.5/m4(四)研究人在火灾中行为的意义1、是全面系统地研究火灾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方面大多数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或是蓄谋的或是不慎引起火灾吸烟不慎,炉火管理不当,电气年久失修乃至放火所引起的火灾都是在火因调查中常见的在导致火势发展,恶化的过程中,例如不适当的处置,报警过迟,消防安全设备失灵等也离不开人的因素2、认识人在火灾中的反应能力,进一步预测人在火灾中的可能反应,从而设计合理的疏散预案在建筑火灾中,人在火灾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疏散时间,决定着火灾的人能否顺利疏散在地下建筑火灾中,通过预测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反应来进行安全疏散设计尤其必要在制定疏散引导方案时必须首先认识火灾事故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律(包括行为顺序,确定起火的方式,疏散方式以及烟对行为活动的影响等) 。
地下建筑是一个封闭体,在其中的人对光的反应特别敏感所以发生火灾时,趋光性特别突出,在进行疏散设计时就必须考虑这一点3、指导建筑结构和防火设施的设计根据地下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分析,对建筑结构和消防设施应强调如下要求:(1)依据“人防工程规范”设置防火分隔 (2)消防设施必须性能可靠 (3)疏散通道必须安全实用,火迷损失掺重大多是因此引起的 (4)必须提高火警铃声的报警效果,这是赢得时间进行灭火和安全疏散关键的一步 (5)必须提高指示信号的明显程度,这是保证安全疏散的航标4、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人的行为对火势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人的行为是积极的灭火意识,火就会被控制在初始阶段甚至不会形成火灾地下建筑火灾有扑救困难的特点,这就要求首先发现火的人的行为应是积极的,迅速报警,并进行灭火,争取把火扼杀在成灾之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