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腰鼓教案 腰鼓教学资料.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08626570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腰鼓教学资料1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我们固村小学自1992年组建学校腰鼓队至今,坚持活动不间断并将其设为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定时活动,活动小组的成员就是学校腰鼓队的骨干力量,腰鼓作为一项民间艺术我们也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和掌握打腰鼓的技巧、技法,进而弘扬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学校腰鼓队曾经参加过多次庆祝会、交通安全和法制教育宣传等社会活动,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学生腰鼓的结构简介及规格 鼓身木制,形如木桶,中间较粗而两端稍细,两面蒙以牛皮、马皮或羊皮(图)鼓身涂以朱漆或绘有花纹图案腰鼓有大小不同规格大号腰鼓,鼓长38厘米、面径20.5厘 米; 二号腰鼓,鼓长33厘米、面径16厘米;三号腰鼓,鼓长31 厘米、面径14厘米;四号腰鼓,鼓长26厘米、面径12厘米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系以红绸布为鼓带两根鼓棰 长25厘米,棰尾系以红绸穗为饰 腰鼓的挎法 演奏时,奏者将鼓带挂于右肩,鼓身斜挎左腰,双手各执一棰敲击,两棰即可同击一端鼓面,也可各击一端鼓面。

      鼓点简介 腰鼓发音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鼓点有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起鼓点、路鼓点、边点、帮点等花样有敲小棒、双展翅、欢呼跳跃、串花篱笆、对脸笑等 1、鼓棒执法: 2、起鼓点: ⊙ ⊙ | O| 咚咚巴 咚巴 咚 ⊙ ⊙ | O| 咚咚巴 咚巴 咚 ⊙ ⊙ | | 咚咚巴 咚巴 咚 咚 ⊙ ⊙ | O‖ 咚咚巴 咚巴 咚 打法:双手按节奏敲击脚按节奏踏步四次 “咚”为右手棰尖敲击鼓心 “巴”为左手棰尖敲击同侧鼓心 3、路鼓点: ⊙ ⊙ | ⊙ ⊙‖ 咚巴 咚巴 咚咚巴 咚巴 打法:双手按节奏敲击 脚:一种方法是按节奏踏步四次第二种方法是一拍左脚向前迈一步,二拍右脚向前迈一步,三拍左脚向前迈一步,四拍右脚跟在左脚后成丁字步 “咚”为右手棰尖敲击鼓心 “巴”为左手棰尖敲击同侧鼓心 一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击鼓心后甩至右侧身后,同时眼睛看右手 二拍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击鼓心后甩至胸前 三拍按节奏敲击 四拍动作同二拍 4、花样(一)敲小棒 手:一二拍同路鼓点,三四拍双手鼓棒在胸前按节奏敲击五次脚:动作同路鼓点 5、花样(二)双展翅 手:一拍双手鼓棒同时敲鼓一次后拉开 二拍双手鼓棒同时再敲鼓一次,三四拍动作同路鼓点。

      脚:动作同路鼓点 花样(三)欢呼跳跃 手:一二拍动作同路鼓点,三拍双手举至头上方左侧,四拍双手举至头上方右侧 脚:一二拍动作同路鼓点,三四拍双脚各跳起一次三四拍口喊“嘿嘿” 6、花样(四)对脸笑 手:一拍双手鼓棒同时敲鼓一次后拉开 二拍双手鼓棒同时再敲鼓一次,三拍动作同一拍,四拍双手举至头顶,一组队员身体下蹲转至左侧,二组队员身体下蹲转至右侧 脚:一二拍动作同路鼓点,三拍一组队员左脚向左转,二组队员左脚向右转四拍右脚至左脚左后方 7、花样(五)串花篱笆 手:动作同路鼓点 脚:第一遍路鼓点两排并成一排,一组队员在前,二组队员在后第二遍路鼓点调整队形第三遍路鼓点一排分成两排,一二组互换位置第四遍路鼓点调整队形第五至八遍路鼓点同一至四遍路鼓点 学生创编腰鼓花样: 花样(一):节奏同路鼓点脚原地踏步 一二拍同双展翅状,口中喊“嘿嘿”两声 三四拍按节奏敲击鼓边 花样(二):节奏同路鼓点脚原地踏步 一二拍同双展翅状三四拍同“欢呼跳跃”的三四拍 花样(三):节奏同路鼓点脚原地踏步 一拍双手同时敲鼓一次后向右下方甩 二拍双手同时敲鼓一次后向左上方甩 三四拍按节奏敲击 花样(四):节奏同路鼓点脚原地踏步。

      一二拍按节奏敲击,同时前排队员转身与后排队员相对 三四拍按节奏互相敲击对方鼓身 花样(五):节奏同路鼓点脚原地踏步 一二拍按节奏敲击 三拍左脚跳起,双手同时敲鼓一次后拉开同双展翅状 四拍右脚跳起,双手同时收回敲鼓一次 花样(六):节奏同路鼓点队形同“串花篱笆” 动作同“欢呼跳跃”或同“敲小棒”腰鼓的基本节奏打法 课 题 腰鼓的基本节奏打法 课时安排 2 课 程 目 标 1 、学习腰鼓的基本节奏,了解相关的知识 2 、掌握腰鼓的几种步法及打法,行进间原地表演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及兴趣 课程重点 掌握腰鼓的几种步法及打法 课程内容 学习腰鼓的基本打法,了解相关知识 课程准备 腰鼓,腰带,及棒,相关知识软件 课 程 实 施 过 程 一、了解腰鼓的历史,知道学习的价值,播放相关的软件,学习基本的背法 二、学习腰鼓的基本节奏及打法 1 、 x o x o / x x o o// ( 行进间 ) 左右 2 、 X XO XO X- / X XO XO X- / X XO XO X X O / X XO XO X- // 3 、 X O X O / X X O / X O//( 行进间 ) 4 、 XX OO / XX OO //( 邦面结合 ) 邦 面 邦 棒 5 、 X X O O X 嘿 // (两条在两旁打开,两棒 X X O O X 嘿 // 打鼓) X X O O X 嘿嘿 // (第二个嘿双手上扬两 X X O O X 嘿 // 边打鼓) 6 、 O O / O O/ X XO X O / O- // 8 点 1 点 2 点 1 点 左腿往右一步,右腿向左脚后迈。

      右腿跟上,左脚跟上 课 程 评 价 • 看学生是否姿势正确 • 看学生读打节奏能力是否准确 • 看学生在学习打法的过程中是否手脚的动作协调性及节奏感应情况 • 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频繁的练习,注意力集中 反 思 本内容看似简单,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节奏打法,但在手脚的协调性上还差很远,比较生硬,动作不够舒展,还有部分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学习,以“老”带“新”学习效果好如果能把单调的练习配以音乐或许更好 基本鼓点与动作分解腰鼓手的基本动作鼓手按预备姿势站好后,接到“开始”口令时,右手从上向下先打鼓,打咚后手下垂向后伸,离右腿45度,左手从外向怀中翻回击鼓,打叭后手停在右胸前,锤缨甩到右肩上;然后右手又从下向上升击鼓,打咚后翻手举至头顶回到开始时预备姿势,左手是从右胸前向外翻手击鼓,打叭后手向前伸展,锤缨在前回到开始时预备姿势右手上下舞动打咚音,右手抬起再向下打时鼓锤绕头下落,左手由内向外翻手打叭音,无论是右手还是左手都要求动作果断、有节奏,这是基本打法,一定要做好腰鼓一般都与行进步伐相同,都是先跨左脚、右手击鼓,后跨右脚,左手击鼓,都是2/4节拍,每小节是二拍,一步一拍。

      动作解说中提到“正常击鼓”就是基本打法,提到“跨左、右脚或腿”就是先左后右正常步伐钗手的基本动作钗手必须会打腰鼓,知道鼓点的变化及动作的表现钗手在腰鼓中担当着指挥作用,表演开始时,钗手紧握钗,双手伸展,示意全体队员做好准备,也可单举左手示意开始时双手上下击钗两声,小收点起步腰鼓基本鼓点出场 万马奔腾 咚 咚 咚 咚…… 镲指挥:恰 恰 咚 开场鼓点:咚咚跋咚跋咚 咚咚跋咚跋咚 1》拜四方: 九点鼓 咚跋咚跋咚咚跋咚跋......重复四遍,(喊)嗨 嗨! (结束)咚咚跋咚跋咚 2》秧歌步:咚跋咚跋咚咚跋咚跋咚(两遍) 咚咚跋咚跋咚(单双行各两遍) 3》基本鼓点走小圈(队形图另画) 4》咚咚跋咚 咚咚跋咚 咚咚跋咚跋咚咚咚 咚咚跋咚跋咚咚咚跋咚跋咚 5》三羊开泰:咚咚跋咚跋咚咚咚 达达跋达跋达达达 咚咚跋咚跋咚咚咚 达达跋达跋达达达 咚咚跋咚 达达跋达 咚咚跋咚 达达跋达 咚达 咚达 咚咚跋咚跋咚 咚咚跋咚跋咚 6》登山步走米字型(队形图另画) 青龙呼啸 百鸟朝凤 7》基本鼓点归队 成四纵队 (1) 弓箭步 前弓 鼓面:咚咚咚 后弓仰 鼓上:达达达 按顺序重复两遍,收鼓: 咚咚跋咚跋咚 (2)左腿后插半蹲,两手打鼓面打开左、前、右、后:咚 左手在胸前,右手在上:咚 重心前移,两手打鼓面,前后打开:咚 结束:咚咚跋咚跋咚 (3)十字秧歌:基本鼓点:咚跋咚跋咚咚跋咚跋 后排围前排转一圈,四遍基本鼓点;前排围后排转一圈,四遍基本鼓点。

      8》十六点鼓: 咚咚跋咚 咚咚跋咚 变菱形 9》基本鼓点四个方向加快速度 10》喊:嗨 嗨 嗨! 同时敲鼓点: 咚咚跋咚跋咚 注意:左右手同时敲下鼓点后两手打开,第二声‘嗨’左手右胸前,右手在上;第三声‘嗨’两手同时在鼓上敲下,收左脚,左手在胸前,右手在后 11》退场 腰鼓队列腰鼓表演讲究队列,队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表演效果安塞腰鼓队列多变,形式不一,有些队列在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趋于大众化如场地队列拜四方(过去叫大划四方)、卷白菜(也叫卷心菜、卷席子)等应用普及队列的变化及表演时间由伞头根据实际情况可灵活安排队列可分为场地队列和行进队列两种 一、场地队列 场地队列是在固定场所进行表演之前由伞头组织,组成各类队列图案 1.龙摆尾 是根据龙的形态命名,以吉利为动意由伞头带领腰鼓队员边走边打,到拐弯处安角子双龙摆尾是分两队从两侧进入场地,按龙摆尾分列进行 2.卷心菜 根据白菜卷心的形状构图命名的这种队列在安大场之前进行双卷心菜是从两侧同时进行 3.拜四方 从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位对天地神灵进行参拜这种队列不仅注重队形的整体性,而且注重队形中的腰鼓表演艺术表演分两队,进行交叉对打形式有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五盏灯等。

      从一个方面两队交叉向前,相分点叫“白马分鬃” 二、行进队列 行进队列是秧歌活动在行进过程中所进行的腰鼓和拉花的表演队形,主要有单过街、双过街等单过街是秧歌活动在行进过程中一个伞头为领队的表演形式,有男女两列平行并进的,有男女相间安角(行进过程中需要改变方向时以一点作为固定点,每一人到此点后让后一人从面前过去退后在此点,这样轮番在此交换)过街的,行进方便,表演灵活双过街是秧歌在进行过程中腰鼓和拉花两队排列,由两个伞头同时安角的表演活动双过街具有队员集中,便于作整体动作,利于指挥等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