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讲 选官、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ppt

1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87450387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8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讲第五讲 选官、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选官、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保障举措代中央集权制度保障举措 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1 1、西周时期:、西周时期: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度为世袭制,制度为世袭制,贵族世袭官职,贵族世袭官职,对人没有激励作用,不能保证官僚队伍的素质对人没有激励作用,不能保证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水平2 2、战国、秦汉时期:、战国、秦汉时期:军功爵制军功爵制 平民有机会得到官职;社会形成尚武风气;平民有机会得到官职;社会形成尚武风气; 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3 3、汉武帝时期实行、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察举制: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孝、廉)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孝、廉) 征辟制: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影响: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但容易任人唯亲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4 4、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出现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出现““累世公卿累世公卿””的现象,的现象,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工具。

      而靠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而靠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已经走向末路能力,到南朝已经走向末路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 5 5、隋唐宋元明清:、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科举制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 隋文帝隋文帝开始采用开始采用分科考试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隋炀帝时,政府开设进士科时,政府开设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科举制形成 唐至元继承并完善唐至元继承并完善 明清时期采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八股取士 19051905年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清政府制定新学制(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 ) ,,废除废除科举制科举制 5 5、隋唐宋元明清:、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科举制1.1.为寒门人士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为寒门人士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扩大了统治的了统治的社会社会基础基础;;2.2.提高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素质;;3.3.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读书的风气,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读书的风气,促进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发展;4.4.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社会的繁荣的繁荣稳定稳定,,有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积极影响:积极影响: 5 5、隋唐宋元明清:、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科举制1.1.功利性强;功利性强;2.2.不注重动手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注重动手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3.3.到明清时到明清时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束缚思想;4.4.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消极影响:消极影响: 时期时期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依据依据西周西周战国、秦战国、秦汉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清隋唐至清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血统、出身血统、出身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军功军功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征辟制品行(孝、廉)品行(孝、廉)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门第门第才学才学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 1)秦朝:)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在中央设御史大夫;((2 2)汉朝:)汉朝:中央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地方地方————刺史;刺史;((3 3)宋朝:)宋朝:中央中央————御史台;御史台; 地方地方————通判;通判;((4 4)明清:)明清: 中央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地方地方————按察使司按察使司二、监察制度二、监察制度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三、谏议制度:三、谏议制度:((1 1)隋唐)隋唐——门下省门下省((2 2)宋代)宋代——谏院谏院((3 3)明清无专门的谏议机构)明清无专门的谏议机构对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的评价:1.在整顿吏治、巩固统治;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