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仿古建筑设计浅析.doc
4页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仿古建筑设计浅析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518026摘要:诗意的表达就是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和想象,仿古建筑的设计不仅需满足现 代人的使用需求,更需延续中国古典建筑的意境及祌韵,设计出有古典意境的又 能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建筑关键词:红城;仿古建筑;设计;意境表达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大涌东部与沙溪交接区域,地处大涌镇的龙头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涌镇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 的三大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之一,在2013年历经一年的酝酿和反复考证之后,中 国大涌红木文化傅览城,这个承载着红木文化人对未来梦想的商业航母正式起航 博览城用地面积300亩,分两期规划,一期建设用地110亩木次设计为一期设 计中的红傅城酒店部分木文化博览城以传统文化为设计根基,作为红木文化载体的建筑顺应时 代的需求,古为今用,满足现代商业功能及酒店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出中华 五千年文明的神韵,满足红木艺术品展示功能所需,面向未来红木产业发展所需, 以传统结合时尚的设计思路来主导整个项目的方向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一期4区为酒店建筑,此酒店置于项目整体 的东部,位于大涌和沙溪交界区,五星级红木文化酒店和东门广场结合成为由广 珠两线高速途径大涌沿线均可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形成红木博览城对外的地 标建筑。
前期规划设计定位红博城酒店建成后将是一个需要承接各类大型展会及 各类会议活动的综合性商业文化城,从功能性质来说,酒店的配备便于将来整个 红博城的全方位发展,从地理标识的角度出发,红博城酒店也是红博城乃至大涌 的一个亮眼的地标红傅城酒店部分依托于整个傅览城的基地部分,但乂可相对独立进行管 理和经营,整体建筑上部处理为高低错落、曲折有致的院落式空间,合理控制建 筑体块与空间脉络关系,在空间尺度上呼应传统风貌,以传统建筑的特点来构筑 极具传统建筑特质的洒店红博城酒店总建筑面积为49677 m2,地下2层,地上15层,裙房建筑 高度24米,塔楼建筑高度65.44米一、 平面功能布局:地下室建筑面积共15301 m2,地下二层和地下一层与项0整体连通,设 置了地下人防停车库、洒店后勤区、设备区、KTV、足浴和商业商业与一区无 缝连接,唐风中庭与一区的中庭相接,中庭内每层均为独特的中式风格,充分体 现了红木博览城的仿古造型风貌裙房建筑面积共21900 m2,功能包括全日餐厅、 宴会厅、会议室及商业由于红博城商业、会议、洒店的综合性,首层至三层需 要与其他区整体贯通本次设计的项0首层主要为酒店大堂、KTV大堂及商业。
商业与酒店大堂、KTV大堂用一条直通室外的室外街相连,两种功能既独立,又 能融洽的连接在一起二层为全日餐厅及商业,三层为商业,四层利用室外景观 及两层空间设置一个约1500 m2的宴会厅,冋吋在本层设置一个具奋两层空间的 多功能厅及两个贵宾厅,五层主要设置中餐包房及会议室在塔楼客房区与裙房 之间设置-个设备夹层结合洒店建筑独特的中式风格,在六层设置一个充满中式风格的屋面花 园客房区结合酒店建筑独特的造型,利用阳台、露台营造出庭院式的客房环境 洒店主体区是标准客房区,建筑面积共12476 m2,共有175间房结合洒店建筑 的客房多样性及造型特征,不同楼层的客房类型也不尽相同六至十层为标准豪 华间,其中六层的客房临近屋顶花园,更能享受到中式园林的风景因造型原因,十一层为普通标准间,是最为经济的房型十二层、十三层的四个角部结合造型 营造出具有小庭院的豪华套间在洒店十四层设置一套总统套房,南北方向的客 房作为男、女主人房男、女主人房之间的西侧为会客区,东侧为豪华的私家园 林十五及十六层为设备房及室外设备平台,总统套房及十五、十六层作为特色 地标的顶层设计了中式顶构架层,结合灯光设计将会形成一种空中宫殿的梦幻感。
二、 立面造型设计:红博城整体设计注重整体建筑群落的空间设计建筑群体的和谐不仅决定建筑的平直,也决定博览城的品质洒店建筑造型在正立面上两边完全对称,造型在结构上共分为三部分: 台基、屋身、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最为典型,都是由台基、屋身、屋 顶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 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 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称为等级的象征首层至五层为本建筑的台基,运用石材幕墙及玻璃幕墙增加台基的厚重 感主入口处设计一座4层楼高的门楼,加强了酒店入口的位置特征又丰富了整 栋建筑的造型,门楼首层及二层架空,两层架空显得入口更加大气,门楼的第三 层为洒店配套商业,三层在造型上有收分,屋顶为歇山屋顶,整个门楼也遵循着 中国古典建筑造型设计特征一一 “三段式”六至十四层为本建筑的屋身,屋身是整栋建筑最主要的部分,它的尺度 及比例影响着整栋建筑最终的效果,为了整栋建筑的屋身显得不会太厚重,通过 退台收分的手法来控制建筑屋身的尺度,从而达到一个和谐的比例退台形成的 露台,亦可以设计为枯山水景观,既丰富了建筑造型的层次感,又增加了中式酒 店建筑的园林情趣。
十五及十六层为屋顶,采用重檐歇山屋顶,重檐的设计使建 筑屋顶显得更稳重协调,流畅的曲线及飞檐增加了建筑飞动轻快的美感斗拱是中国木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 檐部分的重量本建筑为仿古建筑,挑檐出均奋斗拱的设计,因仿古建筑为混凝 土结构,在现代社会中,斗拱也只是作为装饰构件因斗拱的位置的不同,.其出 踩的数量也不同二层及十三层的挑檐下方均为“三踩”斗拱,十四、十五层大 屋顶挑檐下方为“五踩”斗拱雕梁画栋”也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简单的彩绘也让仿古建筑的韵味儿十足三、景观园林设计:诗意的表达就是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和想象,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神韵是 最具有古典诗意美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 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 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晴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采用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 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主要有亭、廊、榭、桥及花架、 小品等多种类型本建筑在六层洒店主入U正对面设计一处亭子一一 “听雨轩”,亭子四 周为美人靠,亭中央为抚琴台,悠扬的琴声萦绕在耳边听雨轩”与酒店建筑 之间为荷花池,亭子倒影在水中,清清荷香扑面而来。
园桥,也是水景设计中不 可缺少的部分既能联系水路交通,又能点缀水景,增加水面的层次感,营造出 “枯藤老树&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园墙,也是中式园林里典型的处理手 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园墙在园林里起到划分内外范围,分 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六层东边的客房外的园林,就应用到园墙及花池 的设计,通过园墙分隔出每间客房外的私家园林,透过园墙上的花格窗,又能使 园林得到延续本建筑的园林里,还结合各种景点设计不同的园林小品,体量小巧,造 型别致,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丰富院趣,以小见人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韵 味结合吋代的需求,因地制宜的创造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和价值所在中国 文化的精髓不在形式,而在于精神层面的传神把传统建筑文化的神韵充分结合 红木文化体现是设计的宗旨因此酒店部分的设计是满足功能所需的基础上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特质,局部融入岭南建筑风格结合创新手法,因地制宜,营造生动 自然的新中式建筑参考文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田永复,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