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三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测试.doc
6页1第第 3 3 章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 D>C>B>A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2.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人们一般选用 促进芽的分化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3.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4.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两个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获得无籽番茄2)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C.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5.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B.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不能遗传的变异D 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A.向左侧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 )7、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8、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和尖端 B.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D.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 )9、右图表示芽尖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其中黑色点表示生长素分布),芽尖生长将向右弯曲的是下列 ( )10、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取正 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 ↓ B → C ↘ D ↙( )1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2、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据和茎的生长情况将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水平生长C.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D.根、茎都水平生长( )13、顶端优势是由于 A.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B.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C.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相等 D.顶芽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芽浓度( )14、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而影响生长,具体变化是A.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 B.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发育成侧枝2C.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 D.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15、下列最能说明生长素具两重性的作用特点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C.顶端优势 D.含羞草的应激性( )16、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番茄其原因是因为生长素能够A.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抑制番茄的受精过程C.抑制番茄种子的发育 D.使种子发育减慢( )17、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滴在花的雌蕊柱头上,处理的时期的条件是A.花蕊期,不去雄蕊 B.花蕊期,去掉雄蕊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18、剖开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可见凹侧的种子发育或不发育。
西瓜发育不均匀的原因是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发育不良的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少C.无种子的子房不可能发育成果实 D.光照不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18、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早期,除去发育的种子,果实就会A.停止发育 B.正常发育 C.加速发育 D.形成无籽果实( )20、水平位置盆栽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①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和植物激素可能有关的一组农业技术是 ①生产无籽番茄 ②生产无籽西瓜 ③棉株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植物 ⑤杂交育种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在进行月季扦插繁殖时,常选择带芽的插枝,这是因为A.芽能产生生长素,使茎长长,长粗 B.芽能长出叶和芽C.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 D.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生根( )23、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 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2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A、只受生长素调节,起促进生长或抑制生长的作用B、只受某一种植物激素的调节C、受多种激素的作用,但它们发挥的作用互不相干,各不相同D、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它们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调节作用的( )25、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进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CO2 B.乙烯 C.脱落酸 D.生长素( )26.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A.乙烯利 B.细胞分裂素 C.油菜素 D.生长素( )27.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是A.乙烯 B.赤霉素 C.青鲜素 D.α-萘乙酸( )28.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的物质是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脱落酸( )29.在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GA)处理大麦可降低成本,因为赤霉素(GA)可以使大麦种子A.加快发芽,迅速产生 α-淀粉酶 B.加快发芽,不产生 α-淀粉酶C.无须发芽,迅速产生 α-淀粉酶 D.无须发芽,少量产生 α-淀粉酶( )30.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 溶液处理,就可以是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A.乙烯 B.赤霉素 C.青鲜素 D.α-萘乙酸( )31.下图表示 4 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哪根枝条最容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的根最多3( )32、激素、CO2、组织胺都可以对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A、都是化学物质 B、都是细胞产生的C、都通过体液的传递 D、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 33.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34.在栽培番茄的过程中,要使枝多、花多、果多,达到增产的目的,最关键的措施是A.除草松土 B.加强灌溉 C.适时摘心 D.多施氮肥( )35.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授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溶液B.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6.对 4 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理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 D.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 )37 .如右图所示,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 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小于 2 m B.大于 1 m,小于 2 mC.大于 2 m D.无法确定( )38.将栽有刚萌发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右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
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二:填空二:填空37 (1)图中植物根的生长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茎的生长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在生物学上可将它们归类于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 A、B、C、D 四处,生长素浓度比较高的是_________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这种变化引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9.(16 分)大麦种子结构如图 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 部分无胚,Y 部分有胚),如图 1(b)所示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使用材料加入试剂测定物名称实验组 对照组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 2 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440.有供实验用的三组番茄甲、乙两组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和套袋,甲组在套袋之前将雌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不作任何处理,最后,这三组番茄出现什么结果?(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还应有的操作为_____ ___,应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甲和丙对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4,则上述三组实验结果的果实细胞内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2001 年理综)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