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大《中医推拿学》03推拿手法-2摩擦类手法.ppt
65页二、摩擦类手法二、摩擦类手法v以掌、指、肘贴附在体表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v本类手法包括:v1、摩法v2、擦法v3、推法v4、搓法v5、抹法(一)摩法(一)摩法v摩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黄帝内经中多出提到摩法应用 v摩是抚摩之意,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手法,适用人体各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现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等定义定义 v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v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v指摩法指摩法:指掌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腕关节略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掌使指面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 v指摩法指摩法v掌摩法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将手掌平置于施术部位上,其施动过程同指摩法v掌摩法掌摩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1、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v2、前臂发力,连同腕部做盘旋活动,带动掌、指着力部分做环形的抚摩动作而不带动皮下组织v3、摩动时要缓和协调,用力自然,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120次v4、配合药膏为膏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操作时一般宜先轻后重v2、用力平稳、均匀,不可按压,轻柔为主v3、动作要连贯,摩动时可按顺时针方向,也可按逆时针方向摩动。
v4、根据病情虚实决定手法摩动方向就环摩而言,传统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1、本法轻柔缓和,着力轻,接触面积大,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v胸胁胀满、咳嗽、痰喘:胸胁胀满、咳嗽、痰喘:可摩膻中、中府、肋间隙,以宽胸理气、宣肺止咳以指摩法为常用v脘腹胀痛、消化不良、便秘泄泻:脘腹胀痛、消化不良、便秘泄泻:摩中脘、腹部,以和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v痛经、月经不调、不孕、遗尿:痛经、月经不调、不孕、遗尿:摩关元、气海及少腹,以温宫调经、补益肾气v外伤肿痛或风湿痹痛:外伤肿痛或风湿痹痛:摩患处以活血散瘀v摩法一般以顺时针方向摩动为主,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之说作用作用v1、和中理气,消积导滞 v2、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v摩法与揉法有相似之处v摩法着力较轻,摩动时仅在体表做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要吸定治疗部位,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v临床应用时,两者也可结合起来操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与一指禅推法结合而成推摩复合手法,可加强其治疗作用2、擦法、擦法v擦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内功推拿流派称此法为“平推法”初期手法动作比较简单,只是“揩擦至热”而已,目前擦法在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广泛应用于临床。
v直、长、均、热定义定义 v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v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1、掌擦法:、掌擦法:v用掌面紧贴皮肤且手掌伸直,在皮肤表面作上下或左右方向的直线往返摩擦的手法,称掌擦法v操作时掌面紧贴皮肤,作各个方向的直线往返摩擦,反复操作,以皮肤发热为止v掌擦胁肋法掌擦胁肋法2、大鱼际擦法(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鱼际擦法):v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用大鱼际及掌根部紧贴皮肤,作直线上下方向的往返摩擦v适用四肢、胸胁部,尤以上肢部常见 v大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3、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v手掌伸直,以小鱼际及手的尺侧皮肤贴紧体表,进行直线往返摩擦v小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动作姿势:动作姿势: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用手掌大鱼际或小鱼际或全掌紧贴于治疗部位皮肤,并稍向下用力,然后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做主动运动,带动手掌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v1、擦法时不论是上下方向还是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 v2、往返距离要拉得长些,动作不能间歇停顿v3、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破皮。
v4、用力平稳,动作要均匀、连续,频率100-120次/分 练习方法练习方法v擦法可直接在人体上练习,采取二人对练v掌擦法手掌伸直,掌面及手指吸附在体表皮肤,做上下往返或左右摩擦;v鱼际擦法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大鱼际及掌根部吸附于对方的上肢或下肢,做直线往返摩擦;v侧擦法手掌挺直,小鱼际部紧贴对方背部脊柱两旁,上下往返摩擦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前臂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内收,掌擦时五指并拢,不要屈指;大鱼际擦法时掌指并拢微屈或成虚掌v2、呼吸自然,不可迸气v3、腕关节伸直,以上臂为主动,带动手掌往返移动v4、被施用手法的部位暴露,注意室内保暖v5、应用润滑油膏,但润滑剂过多则影响手法操作v6、擦后不再用其它手法,一般在其它手法之后应用,擦法后可辅以热敷,能加强疗效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掌擦法温热度较低,胸胁及腹部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胸胁迸伤等v小鱼际擦法热度较高肩背腰臀及下肢部治疗各种酸痛、麻木、劳损、伤筋等v大鱼际擦法热度中等胸腹、腰背、四肢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v小鱼际擦法常在掌擦法后进行,这样热度较快v擦法时患者皮肤表面有温热感,且在被操作部位深层组织亦有温热舒适感,有些部位温热感还可传导至较远地方。
如腰骶部(命门、肾俞、腰阳关、八髎等)擦法,常可使温热感透达少腹部或下肢部v擦法在运动系统疾患中应用亦相当广泛,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或肩背、腰背劳损,筋脉拘急,活动不利以及风湿痹痛者,可擦患处,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止痛作用作用 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v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消肿v2、提高局部体温,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淋巴液循环v3、健脾和胃、宽胸理气v4、扶正祛邪、温肾壮阳 3、推法、推法v推法是临床常用手法之一,其应用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自明清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治疗小儿疾患中,被列为首要手法v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的学术流派中推法有着不同的涵义,已经衍化为许多不同的动作和名称,有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运法、分推法和合推法等定义定义 v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单方向直线或弧线推动v成人推法以单方向直线推为主,又称平推法v1、平推法:、平推法:为推法中用力较重的一种,推时需要一定压力,有“按而送之谓之推”之说v(1)拇指平推法:)拇指平推法:向前推时拇指用力要大,其余各指均不用力,仅起固定方向作用频率和着力应由慢到快,由浅入深一般操作5-10遍,多用于头、肩、背、四肢等。
v拇指直推法拇指直推法 v(2)掌平推法:)掌平推法:v以掌根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背伸,肘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部主动施力,通过前臂、腕关节,使掌根部向前做单向直线推进 v全掌在腹部施用时配合呼吸,呼气时推,吸气时不要推v掌推法掌推法v(3)拳平推法:)拳平推法:为推法中刺激较强一种手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的劳损、陈旧性损伤、风湿痹症等v(4)肘平推法)肘平推法:为平推法中压力最大,刺激最强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腰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及臀部、下肢等处v肘推法肘推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1、推法分指推、掌推、肘推,即着力点分别用指罗纹面、偏峰、掌根或肘部尺骨鹰嘴部分v2、用力要稳而着实,速度要缓慢而均匀v3、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练习方法练习方法v可直接在人体腰背部练习先练习拇指平推法和掌推法,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练习拳平推法和肘平推法v练习时必须根据动作要领,不可急躁或突用猛力,防止破皮练习拳肘平推时,切勿用骨突部硬压患者腰背部棘突,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注意动作保持连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推法要直线单向推动v2、沉着、有力,不可硬用压力v3、指推法力量较小,轻而不浮;肘推法压力较大,重而不滞。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1、推法是常用手法,多用于四肢、腰背、头面部v2、推法主治迁延日久的腰腿痛、半身不遂、感觉异常、腰背风湿痛等v治疗肢体麻木、疼痛、肿胀,头痛,失眠等症v3、肘推法用于体壮、感觉迟钝者,多用于脊柱两侧、臀部v4、拳推法刺激较强,用法同肘推法作用作用v1、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v2、促进血液循环v3、增强肌肉的兴奋性v2、直推法:、直推法:v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v3、旋推法:、旋推法:v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小儿推拿临床上一般作为补法应用也称为“运法” v4、分推法:、分推法:v以手掌或手指在施治部位中间分别向左右两侧推开,用力均匀和缓,协调一致亦称分法指分推法和掌分推法v5、合推法:、合推法:v与分推法相对而言,用双手指、掌罗纹面从两侧向中间推,亦称合法或和法合推法也可分为指合推法和掌合推法4、搓法定义定义 v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旋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称为搓法v以双手夹搓,形如搓绳,故名搓法搓法实包括夹搓法和推搓法两种手法v搓法在推拿手法中属一种辅助手法,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临床应用时操作方法随治疗部位有所变化。
v1、颈部搓法:双手食指桡侧置颈两侧,上下移搓,适当施以压力,力度逐渐深透,速度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用力深入浅出v2、肩及上肢部搓法:肩臂放松自然下垂,双手挟住患者肩前后部,由肩部搓至腕部往返移动5-10遍搓搓法法v3、胁肋部搓法:双手挟住其腋下,沿胁肋搓至平脐处自上而下单向移动,以免引起气机上逆v4、膝关节搓法:双手挟住膝关节内外侧,顺时针环行搓揉,重点搓揉膝关节间隙、内外膝眼及髌骨两侧等部位v5、下肢搓法:双手挟住大腿前后或内外侧,自上而下搓至踝部v6、腰背部搓法:双手平放于两侧腰肌上,作方向相反呈“ ”斜行快速搓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v1、双手用力要对称,同时腕关节要放松,使搓揉动作灵活而连贯施力不可过重,不宜将治疗部位挟紧,否则易致手法呆滞v2、搓动要快,移动要慢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1、适用腰背、四肢、胸胁部,尤以肩及上肢常用v颈部搓法:颈项僵痛,落枕等症v肩及上肢部搓法:肩及上肢酸痛、活动不利,常与抖法配合应用,作为结束手法v胁肋部搓法:用于治疗胸胁迸伤,气喘,胸闷,腹胀以及因肝气郁结而致头痛、头晕、失眠等症v膝关节搓法:膝关节酸痛、活动不利,常与一指禅推、擦膝关节等配合应用v下肢搓法:腰腿痛、下肢肌肉痉挛,常与滚法、拿法配合应用。
v2、多作为结束手法使用作用作用v1、调和气血 v2、舒筋活络,放松肌肉v3、减轻重手法过重刺激5、抹法、抹法定义定义 v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左右或弧线往返移动抹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也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的辅助手法v抹法动作与推法相似,可看作直推、旋推、分推和合推的综合动作但推法是单向动作,抹法则根据不同治疗部位做单向或任意往返移动此外,抹法的着力一般较推法为轻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1、双手或单手拇指罗纹面紧贴于皮肤,略用力做单向或往返移动,其余四指轻轻扶助用力,使抹法动作稳而沉着,或用掌面在治疗部位做推抹v2、用力沉着有节律,不可过快,大小适宜v3、似分推法,但比推法重,可往返移动练习方法练习方法v可直接在人体头面及手背部练习v1、头面部抹法:v患者坐位或仰卧,医生用双手轻扶住其头部两侧,两拇指自印堂交替向上抹至神庭,再左右抹至太阳穴,再抹眼眶,沿颧骨抹至耳前听宫穴,最后用手掌挟住颈部两侧,由风池抹至肩井v2、手背部抹法:v双手握住患者手掌,两拇指面紧贴掌背,作左右或上下交叉推抹操作后一般即感指掌舒松,动作灵活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均匀,防止推破皮肤。
v2、宜慢不宜快v3、操作时可在治疗部位涂抹少许润滑剂,以利于操作或减少疼痛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1、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手掌部,以头面前额部为常用v2、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颈项强痛及掌指酸麻胀痛等症v3、扩张血管作用作用 v1、清头明目 v2、镇静开窍 6、扫散法、扫散法定义定义 v用拇指桡侧自头维沿发际向耳后快速推擦动作要领动作要领v双拇指伸直,桡侧面贴在额角发际(头维穴),余指并拢,微屈,置于耳后高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