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教师专业发展几个关键期.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488847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教师专业发展几个关键期人未成年时都有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我们称为关键期 那么,作为成长中的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有成长的关 键期吗?笔者常与一些教师聊起他们专业成长的经历,经常 听到“成长最快的是哪几年” “在某某时候某位老师给我 很大的帮助”“某段时间是我最迷茫的时候”“那时候最 希望有人推我一把”等等的话再观察周围不同教龄教师的 成长表现,也发现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惑和问 题由此说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关键期在这个关键 时期,如果有针对性地给以帮助,搭建合适的平台,或者助 力推动一把,他们往往能迅速地突破瓶颈,更能快速成长 那么,教师成长过程中都有哪些关键期,又该如何推进呢?一、专业发展的启蒙期案例:Q老师是名师,他认为教师在入职初的一两年最 关键他回忆自己刚工作那会儿,同校有一位H老师教学很 有经验,他就经常去听她的课,向她请教她看他热心好学, 也经常告诉他哪些事该怎么做,哪些方面要注意改进那 两年奠定了我的基础,使我的起点高出同时毕业的其他同 学,在区市大赛课上脱颖而出第三年被区实小调走,一年 后又被提拔为教导主任毕业三四年,经历了很多老师十多 年才能经历的事情。

      H老师就是我的人生导师,我毕业后要 不是遇到她,我不可能成长这么好,至少进步不会这么快分析:Q老师的经历恰好印证了一则心理学现象“雏鹅 认母”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研究刚刚出生的小鹅的 行为时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 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 亲"当小鹅第一次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 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伦兹时,就跟随洛伦兹走,并把他当成 “母亲”可是,洛伦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20 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 妈妈还是洛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 即小鹅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须强化 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impriting) 现象该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这种“关键 期”现象,不仅在小鹅身上发生,许多研究还发现,几乎所 有哺乳动物都有这种“关键期”现象,并且在人类身上也有 类似的现象洛伦兹因为‘关键期”理论的提出和研究而荣 获诺贝尔奖这一心理学现象对于教师成长亦有启示意义 对于新教师来说,入职初最先遇到一位师德高尚教学艺术高 超的老师,其潜意识里将产生复制模仿的想法。

      一些学校名 师云集,甚至一茬接一茬,生生不息,而某些学校人才凋敝, 青黄不接,很大程度上跟优秀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影响有关 系策略:针对这种心理现象,有些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 中早已察觉,并积极智慧地应对,比如采取青蓝工程,或者 师徒结对,在成熟的教师中选择一些积极上进的优秀教师与 新教师结对,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从舆论上、制度上给以 明确的导向,这既给了年轻教师一个明确的学习榜样,让其 入职之初便能找到目标的定位和模仿的范例,还能就近跟随 成熟教师学习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样做对成熟教 师也是一种肯定、一项荣耀,让其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和智慧 得到传承和发扬当然,这项工作必须持之以恒,要常常举 行一些师徒结对成果汇报、经验展评等,推动新教师的进步 与成长二、团队氛围的感染期案例:T老师一开始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他对新教师 的成长氛围很关切他说:“我参加工作时,抱着远大的志 向和很高的热情投入工作,备课认真,教学踏实,班主任工 作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是,我发现周围有老师常常 斜眼看我,还隐隐感觉背后有议论我的迹象后来跟一相知 的老师聊天,他才提醒我别太爱表现,搞个人英雄主义, 别人会觉得你喜欢出风头,大家会不习惯的。

      我很是惶惑, 事后留心观察,还真是这样,谁取得成绩了,不但没有祝贺, 反而听到阴阳怪气、冷嘲热讽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要 想做出点成绩还真不容易后来我调到了另一所学校,有几 个同学仍留在那里,他们读书时很优秀,但十几年再回去看 他们,发现他们泯然众人矣所以,我认为一个团队的 氛围非常重要,不健康的组织文化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分析:大家都熟知"南橘北枳"的故事淮南的橘子栽 种在淮南,就能长出又大又甜的橘子,可是栽种到淮北,就 只能长成又小又苦的枳,盖因水土不同对于一个教师的发 展来说,所在的团队就是成长的土壤,这个团队的组织文化 是否有先进的理念、远大的目标、健康向上的氛围、宽容的 胸怀以及学习进取的动力等等,都将影响到教师的成长与发 展;土壤肥沃还是贫瘠,阳光雨露是否充足,生长条件优或 劣,是否有助力的支架和平台等等,都将影响到教师专业发 展的速度、高度和深度对策:教师团队其实有大小宽窄之分,大的组织如学校 动辄几百人,少则几十人,小的如年级组学科组,也就几个 人教师团队对于教师个体的影响是深远的一般来说,优 秀教师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给以滋养和支撑,在 一些名校能呈批次地培养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优教 师,就是因为他们站在团队组织文化基础之上。

      对此,智慧 的管理者都把团队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抓手,比如强调 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竞争力等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注重打造学习型组织,因为这是由教师群体的教育责任与使 命所决定的,必须与时俱进,勤于学习校长在打造学习型 组织时路径方法有很多,比如制定团队建设目标、统一成员 思想理念、制定团队建设计划步骤、搭建学习平台和制定考 核评价目标等等三、发展瓶颈的突破期案例:“教师从新手发展到熟练或成为骨干教师,一般 较容易,但要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名优教师,则有相当的难 度G老师是省级名师,她看问题犀利独到,‘我先后到 过四所学校,在这几所学校里都有一批底子很好素质优良的 教师,他们或是教学精彩,或是教学业绩突出,或是班主任 工作富有经验,或是参与课题研究,但是,他们总是不温不 火的,说他们能干,确实哪一样他们都能独当一面,但要说 多优秀,却又称不上,因为他们的高度不够,并不能跟周围 的人形成明显的差距,尤其是缺乏进一步钻研的精神,不善 于总结,教科研成果并不很丰富 分析:G老师所述现象在很多学校不少教师身上存在,经常有校长谈到学校缺 乏领军人才,数说教师的知足常乐,不求上进其实,究其 实质则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的竞争机制。

      提到竞争,人们经常 举“鲍鱼效应”的例子: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 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 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 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 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鲍鱼鲍鱼进入鱼槽后, 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鲍鱼十分紧张,左 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 刃而解,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 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鲍鱼效应”这个例 子生动地告诉人们,竞争带来活力,带来新鲜血液,带来同 行的危机感,从而激活群体的士气与活力当前,由于体制 的原因,学校的人事制度仍僵化保守,阻滞人才流动,有些 老师跟沙丁鱼一样享受着旧体制带来的安逸,不思进取,得 过且过如果新鲜的力量进来,打破旧有的平衡,危及他们 原有的既得利益或者生存空间,这些老师便会奋起直追,激 发起内在的需要,形成上进的动力,从而突破专业发展的瓶 颈,迈上新的高度对策:随着用人机制的不断改进,人才流动日趋频繁, 学校适当引进优秀的人才,可以带动一批骨干教师成长。

      如 某校是当地一所著名的小学,学生生源丰富,学校待遇好 但是,随着老一辈特级教师陆续退休,新的骨干教师不少, 却都缺乏进一步上升的动力,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校领 导与教育局的领导商量,决定从外地招聘几位名师等到几 位名师进来后,各类公开课、讲座使得老师们眼界大开,危 机意识突起,许多教师纷纷收心敛性,认真钻研教学,积极 参与课题研究,学习研究蔚然成风几年时间,陆续培养出 多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成了当地的人才高地,从 该校走出多位干部、教师出任周围学校的校长主任这样以 一所学校的创新机制引进人才带动一个区域诸多学校的发 展,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超出了当初最基本的目的这就 是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四、安逸守望的颓废期案例:某校长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学校有几位区市学科 带头人,照说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科研的力量应该走在全市前 列,但事实上却远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这些名师带头人成名 后都被提拔起来,或做教导主任,或当副校长、校长,任课 也只是少量的思品课、劳技课,教学上则少有建树分析:教师成名之后,其实面临着一个新的瓶颈,那就 是志向理想的颓废和丧失原本明确生动的追赶对象似乎不 复存在,比如我是区优秀,就再追求市优秀;我是区学科带 头人,就要追求市学科带头人;我是中级职称,就要追求高 级职称等等。

      可是,目标一旦实现,自己真的成为了市优、 市学科带头人,拥有了高级职称,整个人生一下子失去了追 赶的对象,对更高的特级教师、著名特级教师等头衔又觉得 太渺茫,高不可攀,于是便产生了自我满足感,产生了放松 懈怠的心理于是,且不说教科研不会再去费心劳神去琢磨, 连平时教学也开始松懈疲沓现时的教育界里几乎每个地方 都存在一些名优教师包括特级教师不再“出名”不再有影 响力的情况对策: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巨人叫安泰俄斯,他力大无穷, 而且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安泰俄 斯最终被赫拉克勒斯扼死,就是因为后者将他举到空中使其 无法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取力量这个故事用在教师发展上来 说,名优教师存在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是课堂实践,这是他 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为名优教师,要想拥有名副 其实的“真人”“名师”形象,拥有长久的学术青春,就必 须脚踩大地,扎根课堂,扎根教师群体,从中汲取营养,这 样才能不断发展对此,作为学校管理者不论是从学校发展和教师团队发 展的角度,还是从对名优教师爱护的角度,都应该让名优教 师扎根于课堂教学,扎根于自己成长的土地,轻易不要离开 课堂这一最基本的事业基础此外,学校和教育领导部门还 应该破除过去“教而优则仕”的传统,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 机制,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比如设立名师工作室,给予名 师特别的待遇等,这样让名优教师在自己擅长的“教”和 “研”上寻找到成功,而不是一定要去做个“主任”“校 长”的“官”才有成就感。

      这样既推动了广大名优教师朝着 专家型教师道路上阔步前行,又从舆论氛围上给广大教师树 立了典型榜样,指出了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追赶目标五、让贤荐才的修德期案例:K老师是某市教育界的著名特级教师,她的徒弟新近被评为特级教师,在一次贺喜宴席上,K老师说,“这 下好了,以后再用不着到处去讲课作报告了大家面面相 觑,不太明白她笑着指着徒弟说:“因为有她出来了呀!” 她说:“你们放心,我不会闲着的,就是安心写些经验心得 这些文字性工作,出头露面的机会给她们去做大家似有 所悟散席后,她跟我说:“一个地方的舞台资源是有限的, 作为前辈学人要有让贤荐才的风范,否则,老是一个人独霸 舞台,其他年轻人就失去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这是不行的 她的话令人动容分析:针对K老师的故事,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 名的案例叫“贝尔纳效应"可以用来诠释英国学者贝尔纳 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 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 另一条路一一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 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 们称为“贝尔纳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 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 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 于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