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共28页).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0654851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3.91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断句高考真题【题1】(2017江苏)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答案】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题2】(2016浙江)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题3】(2016天津)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答案】A 【解析】注意全后句的语意关系,重点注意“失母”“求母”和“母存“的三个层次,同时注意“而”“或”的并列结构题1】(2015山东卷)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解析】选A。

      顾往往不尽其用”的“顾”和“顾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赋)中的“顾”的意思一样,表示“只是”,只是时常怀才不遇用矣”独立成句,表示一旦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这也是天意啊【译文】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题2】(2015河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2013江西卷)“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文中画破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答案】B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11、(2013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答案: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丁忧——丁有“遭遇”的意思古人三年守孝为“丁忧” “丁太夫人忧”——为其母亲料理后事 “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希宪公率领亲族恪守古代丧礼制度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三天不动烟火 “恸辄呕血”——痛哭时就吐血 “扶乃能起”——人扶才能起来 “既葬”——已经埋葬了以后 “结庐墓所”——在墓地筑起守墓屋 “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同事拿守孝没有这样的先例想极力劝说希宪公 “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结伴到墓地拜见希宪公,听到希宪公痛哭,竟然说不出话来2012-2013高考文言文断句汇编1、(2013江西)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 )A.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2、(2013重庆)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3分)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 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 3、(2013浙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也 则 求 夫 贤 而 有 名 位 闻 与 见 之 博 者 而 从 之 问 其 人 之 孰 可 举 者 卒 亦 未 见 焉4、(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 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费 乎 择 可 劳 而 劳 之 又 谁 怨 欲 仁 而 得 仁 又 焉 贪 君 子 无 众 寡 无 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论语尧曰》)5、(2013江苏)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6、(2013湖南)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奉旨寻详 /务在周悉 /上搜旧闻 /傍摭遗逸/ 按三国/ 虽历年不远/ 而事关汉晋首尾/ 所涉出入百载/ 注记纷错/ 每多舛互B.臣奉旨/ 寻详务在周悉/ 上搜旧闻/ 傍摭遗逸/ 按三国/ 虽历年不远/ 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 注记纷错/ 每多舛互C.臣奉旨寻详/ 务在周悉/ 上搜旧闻/ 傍摭遗逸/ 按三国虽历年不远/ 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 注记纷错/ 每多舛互D.臣奉旨/ 寻详务在周悉/ 上搜旧闻/ 傍摭遗逸/ 按三国虽历年不远/ 而事关汉晋首尾/ 所涉出入百载/ 注记纷错/ 每多舛互 7、(2013湖北)请用斜线(/)给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8、(2013北京)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智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9、(2012北京)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医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投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10、(2012湖北)请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 修 常 人 近 事 少 工 射 入 山 泽 每 猎 大 获为 后 将 军 钟 毓 长 史 毓 与 参 佐 射 戏 舒 常 为 坐 画 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11、(2012湖南)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 适万乘之虏/ 遭时不遇/ 至於伏剑不顾/ 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 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 其气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 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 筑斯城也/ 与民守之/ 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12、(2012浙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 涉 猎 书 史 姑 随 世 俗 作 所 谓 时 文 者 皆 穿 蠹 经 传 移 此 俪 彼 以 为 浮 薄 惟 恐 不 悦 于 时 人 非 有 卓 然 自 立 之 言 如 古 人者13、(2012重庆)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人 之 蕴 蓄 由 学 而 大 在 多 闻 前 古 圣 贤 之 言 与 行 考 迹 以 观其 用 察 言 以 求 其 心 识 而 得 之 以 蓄 成 其 得 (2013江西) 答案B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2013重庆)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断句译文】当年闹饥荒,乞讨者一个接一个,县府没有房子让他们居住,往往严寒的冬天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