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美英报刊文章的结构特点.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550234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6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美英报刊文章的结构特点                    高扩昌【摘 要】美英报刊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章形式和标题的修辞两方面熟练掌握美英报刊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分析,探讨这两种特点在美英报刊文本中所产生的语义效果则是熟练掌握特点的前提保障关键词】美英报刊;结构;形式;修辞美英报刊文章指英文报刊上常见的各类文章,有新闻报道、新闻特写、广告、公报、文艺作品、述评、访谈、学术介绍和争鸣等等,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由于这类文本体裁多样,涉及面广,所以没有统一的新闻文体模式,但一般都具有‘快速’、‘新颖’、‘简洁’和‘详实’等新闻报道本身所应有的特点美国著名报人Joseph Pulitzer要求记者采访“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新闻,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就是有价值的新闻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包括下列因素:1)时效性(freshness/timeliness),2)重要性(importance/significance),3)接近性(nearness/locality),4)显著性(prominence),5)趣闻性(interest)。

      《成长的烦恼》是美国有名的情景喜剧女主角Maggie原来是大名鼎鼎的Newsweek的记者,成就了得后来为了家庭先是放弃了那份工作,后又到别的报社谋职,却遭到了拒绝有些读者可能还记得Maggie失败的原因——因为她的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被动语态从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英美的报刊杂志对记者和编辑在写作和编辑文章的时候是有很多特殊的要求的几乎每家大报社、大的杂志社都有自己的编辑规则,也就是style book或者是否style sheet,使其内容和模式标准化但作为一种文本语言,美英报刊杂志文章应遵循相对具有统一规律的语言模式从美英报刊文章的形式结构和标题中的修辞结构特点人手,着重研究以上特点如何在行文过程中得到体现,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该文本形式的语言特色一、形式结构特点(一)语言模式1.段落( paragraph)英美报刊的文章,不管是新闻还是特写,段落短小是一大特点,一个段落往往就是一句话或两句话一般来讲,英美报刊段落大概由60个单词组成,平均在4行左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适合读者的最佳段落长度,也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可读性”的技术手段之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并不在于作者的文笔有多么华美,其首先取决于能不能给读者以较强的现场感。

      新闻的现场感主要是由具体性与形象性决定的事实写得越具体、越准确,现场感就越强新闻写作的具体性、形象性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问题,而且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现场,捕捉现场镜头如果篇幅超过前边所说的量,就会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失去继续读下去的兴趣这应该是新闻报道者、媒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忌讳加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普通读者无暇细阅长篇累牍的东西, ]“短小精悍”就成了英美报刊文章突出的结构特点2.简明( brevity)报纸的编辑出版受时间限制,一切都是在时间的压力下完成的因此报纸一般推崇简明的风格这种风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1)多用“小”词记者对所报道的题目一般都比较熟悉,因此能够选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有关内容,包括一些专业词汇总体上新闻的用词都比较普通,某些反复用到的词出现频率很高,如报道政治新闻时常见到president, congress, senator, representative,scandal,vote,bill-类的词偏爱短词是英美报刊用词的一大特点常见的有:accord/] agreement, back/support,ban/prohibition, bar/prohibit, exclude,bid, attempt, boost/incentive, chide/ridicule, coup/ change in government,curb/restraint, cut/reduce, deal/agreement, drive/campaign, gems/jewels, head/direct, held/restraint, jet/ affected badly, airplane, key/essential,link/ connection, pack/ treaty, pay/wages, poll/public opinion survey, quit/leave, talks/discussion, ties, relations,top/exceed, tot/child, vow/promse,wed/marry等。

      2)多用主动语态(active voice)普通英语在表达过程中多用被动语态,而报刊英语则多用主动语态,这是报刊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不同之处比较例句:a) Senator Dole planned to announce his resignation from the Senate.b) To announce his resignation fromthe Senate was planned by Senator Dole.通过比较,a)句的表述明显要比b)句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二)观点英美报刊,尤其是美国报刊,常用“客观”、“公正”来体现新闻报道的价值即所谓:unprejudiced,unopinionated, uninvolved和unbiased.(不偏不倚,不予评论,不加参与,不带偏见),也就是说,在美英报刊新闻的报道中,新闻记者或撰稿人一般只是原原本本记述事实,很少或根本就不去发表个人观点,因而一般作者对于文章探讨的主题是站在比较中立的角度客观地去分析的三)语篇结构特点美英报刊中大多数文章的结构是人们常说的“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形式这是指在一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信息都放在开头部分,尤其是开头的前三段。

      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主题(主题句)都出现在前三段一般我们把这样的段落称为导语段文章一般把新闻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都交待出来,即把新闻五要素(即5W: who,when,where,what,how)放在最靠前的段落里读者读完了导语段,也就知道了新闻的关键信息接下来就是逐步向读者交待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影响等信息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但是各种信息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按照它们的重要性先后出现的(倒金字塔)与事件直接相关的信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此位置靠前,然后才是次要的信息在这一部分,文章还可以交待消息的来源( source),并且时常引用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有关权威人士的话,以证明消息的可靠新闻还可以补充说明一些背景材料,有时不惜重复一些内容文章的结构有时显得松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紧密,这是因为需要交待的信息没有一定的关联模式,只是发生的一些事实的铺陈新闻一般不要求结尾,尤其是总结性的结尾段在交待完事件的全过程后,作者通常加上一两段与该消息有点关系、但是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作为新闻的结尾二、标题中的修辞结构特点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境,恰当地选择语言手段选择表达方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选择就是修辞,加强表达效果就是修辞英语的修辞格原来多用于文学作品中,但随着新闻报刊杂志的发展,修辞也大量在新闻报刊杂志英语中广泛运用,从而提高了报刊杂志英语的水平和质量报刊杂志标题不仅要以其简洁精炼引人注意,并且还要通过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而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并由此引发兴趣,发人思考,促使读者去阅读报道正文普通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格在美英报刊新闻英语中都频繁使用,例如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头韵(alliteration),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双关语(pun),反语(irony),委婉语(euphemism)等,这些修辞格基本上都是在内容上起到特殊作用从结构上讲,美英报刊新闻中经常使用矛盾修辞法(oxymoron)、隽语( paradox)、层进(climax)、和反问法(rhetorical question)四种修辞格一)矛盾修辞法(oxymoron)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这就是矛盾修辞法用这种方法,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并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产生一种出人意料、引人人胜的效果。

      例如:a miserable,merry Christmas悲喜交加的圣诞节a victorious defeat成功的失败bitter sweet memories 甜蜜的苦涩回忆the brightest darkness最光明正大的黑暗《新闻周刊》上曾有封面标题为John McEnroe: The Championship You Love to Hate(麦肯罗:你爱得发恨的冠军)新闻报道麦肯罗是四届全美网球男子单打冠军,上世纪80年代初三届全英温布尔登网球赛男子单打冠军他年轻气盛,场上经常发脾气,全场为之哗然观众爱其球艺,怒其球风,真所谓爱之弥深,恨之弥切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统一的二)隽语( paradox)隽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修辞格,其用法是将意义相反或看似矛盾的词语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使之构成修饰关系,借以揭示和强调事物内部或之间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报刊杂志标题常运用它,给人产生一种初看不合逻辑,令人惊讶,细想却自有道理,耐人寻味的效果这种修辞格也叫“似非而是的隽语、看似矛盾而实际(或可能)正确的说法”简言之,就是一个句子从语言形式上看前后在意义上有矛盾之处,即前言不搭后语,但经过仔细思考,句子却包含着一定的道理甚至是至理名言、哲理,通俗地说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欲速则不达”这句谚语的英语表达有以下两种:1) More haste, less speed.2) Fast makes waste.从意义上看,例1)中more和less是一组反义词,例2)中的“fast”容易让人想到“多快好省”,但后面却出现了“waste”(浪费),两个句子都让人有“前后矛盾”之感,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绝非字面之意,经过意译发现这两句和我们汉语中的谚语“欲速则不达”在意义上珠联璧合,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很显然,对于这样的句子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或借译的方法才能领悟其真正含义三)层进(climax)层进是按照词义的轻重深浅,逐层依次递进,最后达到顶点的修辞手段其作用在于逐步加深印象,迅速达到高潮,最后揭出题旨往往文采斐然,震撼人心如“They Came,They Saw,They Bought out”,这是《时代》周刊一篇报道的标题,文章说的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十分盛行的融资购并标题的方式套用欧洲史上的一句名言“I Came,I Saw,I Conquered”,从修辞角度看,这是层进的典型例子They指那些擅长融资购并的投机商标题利用层进,表达他们所向披靡,气焰嚣张,公众深为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深刻含义。

      四)反问法(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法修辞格,有时表达一种将来的可能如New Cabinet Today? (TheThames)(新内阁今天可能产生)OPEC toRaise Oil Output?(石油输出国组织可能会提高原油产量)利用反问法还可表示对新闻的准确性或真实性的疑问如Police Allowed Jailbreak?(The Los Angel。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