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研究及策略建议.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1131227
  • 上传时间:2022-07-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7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研究及策略建议    ◆摘  要:通过对上海市8所高职院校近1200名师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Key: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建议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现实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育研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对于加强匠心人才培养,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客观了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科学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相关教育工作开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8 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认知程度,以及高职院校开展工匠培育的方式方法及效果等情况通过对高职院校相关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相关教育教学安排、培育路径与方法、工作建议与思考等进行了解。

      通过广泛的问卷调研和访谈,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与数据信息,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数据参考一、调研对象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上海市范围的高职院校师生作为调研对象每所高职院校在大一、大二和大三不同年级随机选取学生参与问卷,每所院校参与问卷的学生人数不少于100人,根据问卷回收统计,本次参与问卷的学生总数为1152人,有效问卷1152人同时,在每所院校中邀请宣传部或教务处老师、专任教师、员等教师代表参与了问卷,总计回收问卷26份,有效问卷26份问卷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 1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中的学生问卷主要内容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包括重视程度),以及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所参与或了解到的工匠精神培育活动、参与情况及效果等;教师问卷及访谈主要内容是关于高职院校中培育工匠精神的相关教育教学安排、采取的培育路径及方法、工作建议与思考等三、调研方法及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由本课题组成员积极协调抽样院校的相关部门领导或负责老师协助开展,学生问卷填写之前,由各校相关负责老师根据课题组关于问卷填写的说明和学生充分沟通,指导学生及相关教师认真、如实填写问卷,确保问卷完成的有效性。

      教师访谈通过访谈的方式完成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1.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好的认知绝大部分受访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工匠精神与将来的职业发展关系密切,与提升专业技能关系紧密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您认为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重要吗?”回答中,选择“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8.35%,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达78.13%,仅有1.13%的学生选择了“不太重要”,0.52%的极低比例学生选择了“不重要”在“您认为工匠精神与将来的职业发展关系如何?”回答中,绝大部分受访学生(占比94.36%)认为“非常紧密”或“比较紧密”,仅有0.43%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关系”在“您认为工匠精神与提升专业技能的关系是什么?”回答中,绝大部分学生(占比95.49%)选择了“非常紧密”或“比较紧密”在“您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吗?”回答中,高达96.18%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或“需要”,仅有极低比例(0.87%)的学生认为“不需要”2. 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把握不够准确和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虽然绝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调研分析认为,依然有很多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的把握并不是很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熏陶和实践根据问卷调查,在“您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如何?”回答中,选择“非常了解”的仅35.07%,这个比例并不高另外,有21.96%的学生选择“听说过,只有很少了解”, 2.7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了解”(见图1)说明近25%的受访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工匠精神是什么,这个结果与他们对工匠精神重视程度的存在认知“脱节”现象在“您认为工匠精神是每个社会群体都应该具有的吗?”回答中,有27.69%的学生错误的认为工匠精神只是部分高精尖研究人员或技术工人、手工艺人才需要工匠精神在“您觉得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的关系是什么?”回答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无论有没有工匠精神,通过努力都可以具有强大的职业能力”,这个认知并不科学和准确3. 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途径根据调查结果,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网络或广播”(比例为87.93%)和“报纸、书刊或杂志”(比例为66.93%),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学校各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比例分别为59.64%和54.17%,这样的数据结果并不乐观,说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现状1. 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根据调研结果,课题组分析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对培育工匠精神是重视的,但在工作满意度和关键工作举措方面并不是十分理想在学生问卷“您认为贵校是否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回答中,有91.15%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或“非常重视”但仍有7.64%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这个调查结果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在教师问卷“您认为贵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重视程度如何?”回答中,96.15%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或“非常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但教師问卷“您对贵校目前开展的工匠精神教育感到如何?”回答中,有34.62%的受访教师感到“一般”,同时有3.85%的教师感到“不满意”;在教师问卷“贵校是否已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或有计划地教育活动之中)?”回答中,仍有30%以上的教师选择了“不确定”或“否”,这说明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工匠精神培育,但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等实际举措或师生满意度方面依然存在差距或不足,需要继续努力843486C5-B57B-4A4A-8DAF-3B43C8275F6F2. 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或方法根据对师生问卷的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课题组认为,各高职院校已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工作,教师问卷“贵校是否开展传承工匠精神方面的专题讲座或教育活动?”回答中,有96.15%的受访教师选择了“是”,说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根据师生问卷调研及访谈结果,课题组了解到,各高职院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包括开设工匠精神相关讲座或课程、设立“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宣传、评选“能工巧强”“匠心人物”、开展工匠精神课题研究、实施工匠精神物質环境建设、开展“与劳模工匠结对子”,以及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工匠精神相关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或方式根据“你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最好的途径是什么?”的统计分析,受访学生认可度比较高的是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理论课”、“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落实到校企合作中(实习、实践、工作室等)”三个方面,认可率均在73%以上3. 工匠精神培育在不同高职院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总体而言,公办院校优于民办院校调查统计结果也同时显示,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差异最明显的在B职业学院(公办)和G职业院校之间,另外,从数据的结果来看,公办高职院校各方面数据指标总体上优于民办高职院校在“据您了解,贵校有开展工匠精神方面的专题讲座或教育活动吗?”回答中,B职业学院(公办)的受访者中有高达95%左右的学生回答“经常有”或“有”,仅有5.3%的学生回答为“没听说过”或“没有”,而G职业学院(民办)的受访者中有近40%的学生回答为“没听说过”或“没有”(见图1),差异明显。

      在“学校是否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等来校授课或进行学习指导和交流?”回答中,B职业学院(公办)有93.81%的受访者回答“经常有”或“有”,只有6%左右的学生回答“没听说过”或“没有”,而G职业学院有高达37.59%的学生回答为“没有”或“没听说过”,差异也比较明显在“贵校的老师们在专业课上是否介绍过工匠精神?”回答中,A和B职业学院(均为公办院校)的受访者中回答“否”或“不确定”的比例均低于20%,而G职业学院(民办)的受访者中回答“否”或“不确定”的比例达到45.12%,E、F职业学院(民办)回答“否”或“不确定”的比例也都超过25%(见图2)从院校属性来看,公办院校回答“否”或“不确定”的均值为22.89%,而民办院校均值为31.61%在“贵校有设有‘大师工作室或‘劳模工作室吗?”回答中,A、B职业学院(公办)均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有很多”或“有一些”,而D、G职业学院(民办)具有高于50%比例的学生认为“很少”或“没有/没听说过”在“您所在学校是否有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回答中,B职业学院仅有0.88%极低比例学生回答“从未见过”,明显优于其他院校的调查结果(其他7所职业学院受访者回答“从未见过”的比例最高为15.79%,最低的也达到6.38%)。

      说明B职业学院校园中工匠精神的宣传明显优于其他受访院校在“您所在学校是否有关于工匠精神的文化景观?”回答中,A、B职业学院(公办)回答“有”的比例都超过了90%,而D职业院校(公办)、G职业院校回答“有”的比例只有62%和66.92%,院校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三)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践行现状为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已用实际行动重视和加强自身工匠精神的培育,调研问卷设置了“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您是否已有所行动?”的问题,数据结果显示,“已经有所行动”的比例均值为39.97%,尚处了“准备”、“再等等”和“没有想过”状态的比例超过60%这个结果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说明当前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行动上积极培育自己的工匠精神(见图3)图3五、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具有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准职业人”的使命与责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给予了较好的重视,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工匠精神培育,但总体而言,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系统性还不够强,高职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

      1. 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工匠精神育人格局将传承、弘扬、培育工匠精神纳入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与教学宗旨,制定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实施方案,让工匠精神贯穿在“三圈三全十育人”各环节,积极构建学校、企业、政府多方联动的育人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2. 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课教育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培养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要想为国家建设发展培育更多的准“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就应当将工匠精神培育的各项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中明确相应要求;加强工匠精神教育课程开发,高职院校可以结合选修课安排,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教育教学;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等工匠精神核心素养纳入到学生的考核标准中,让学生在教学与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植入工匠精种的精髓,认同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3. 加强工匠精神宣传积极营造传承、弘扬、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风尚将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