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比例学校操场上数学实践活动.doc
5页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比例学校操场上数学理论活动 学校操场上的数学理论活动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第 30 页,美丽的校园教学目的:在理论活动中稳固比例知识,同时能灵敏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求大树的高度, 引导学生探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侧一测” 、“问一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和社会活动才能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 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竹竿、卷尺原学校东操场铺设的正方形地砖一块教学设计教学步骤老师提出活动总要求分组要求老师引导点拨,学生进展活动教 师 活 动 过 程今天我们在学校操场上一节数学理论活动课,要求同学们运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来下面三项活动1、 测出操场上篮球架的高度2、 一定的比例,画出操场的平面图3、 操场改建前所铺地砖的块数全班学生按学习和理论才能分成构造根本一样的三组,分别依次完成上述三项活动〔一〕 球架高度1. 提出要求:你们能想出方法测出篮球架的高度吗?让学生各抒己见2. 组织讨论〔集体讨论〕,选择方法。
让学生排除一些较复杂或不够现实的设想,选择较方便又实际的方法3. 引导探究:1〕 如今我们站在树荫下,请问树荫的大小高矮与树的大小高矮有关系吗?2〕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能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吗?学生探究:可用长短不一的竹竿,立在太阳底下,分别量出竿长和影长,然后想一想、算一算,得出同一时间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4. 学生测算高度:同一时间,分别量出树学生活动过程做好准备工作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学生测算高度第1页 共3页荫高度和竿影长度用解比例算出篮球架的高度〔二〕 画操场平面图1、 提出要求:各自在大小不同的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操场平面图2、 引导考虑:1〕 要画出平面图,必须先知道什么?2〕 实际间隔 可以测量,该用什么样的比例尺呢?〔 3〕 你们的纸张大小不同,用同样的比例尺适宜吗?学生集体讨论:1〕 首先要测出各种实际间隔 和确定比例尺2〕 因为纸张有大小,为合理美观起见,我们不能采用一样的比例尺3〕 测出手中纸张的各种间隔 ,估测一下比例尺,然后确定适宜的比例尺学生实际操作:1〕 测各种实际间隔 2〕 测合适纸张范围的间隔 3〕 估测比例尺后选定比例尺4〕 画平图。
〔 4〕 学生调查、询问:找到原地砖实物;测量有关数据5〕 学生进展计算:运用比例知识进展计算〔三〕 、场改建前所铺水泥地砖的块数1、 介绍情况:为了使同学们有平坦舒适的活动场所,校领导研究决定,改建了东操场,铺设了水泥磨子操场2、 提出要求:你们能算出原来操场上大约有多少块地砖吗?集体讨论,确定比例尺第2页 共3页3、 启发引导:要计算出原来操场上铺设地砖的块数,一般要知道什么?4、 学生集体讨论:所需要的数据、资料5、 老师指导理论:〔 1〕 原操场上铺设地砖大小,形状怎样才能知道?2〕 老师可引导学生去调查询问3〕 老师可带着学生找到地砖实物1、 检查成果:让学生小组交流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并展示成果,评选标兵小结评价2、进步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 进步对数学知识价值观的认识第3页 共3页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