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试卷】2023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5月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22页2023届高三年级5月份大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 1. 荷花全身都是宝,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用作食材、药材荷叶饭是广东一道有名的小吃,清末《羊城竹枝词》写道“泮塘十里尽荷塘,姐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上述中荷花的用途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C. 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 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答案】A【解析】【分析】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结合题干可知上述中荷花的用途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CD错误,A正确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全国两会上,“双碳”话题依旧是热点之一。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实现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这些途径和措施不包括( )A. 使用清洁能源 B. 增加碳足迹C.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D. 进行生态修复【答案】B【解析】【分析】1、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践行减少碳足迹的环保理念2、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详解】A、使用清洁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B、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足迹就越大,二氧化碳制造得越多,因此增加碳足迹不利于达到碳中和,B符合题意;CD、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行生态修复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CD不符合题意3.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过程的一部分,a、b、c为三种不同的激素。
图中未能反映出的调节机制为( )A. 分级调节 B. 反馈调节C. 激素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寒冷等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图中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过程,A不符合题意;B、图中甲状腺激素c分泌过多时,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活动,属于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C、激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激素调节,图中的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等可以使相应的靶器官等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属于激素调节,C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下丘脑通过分泌相关激素作用于垂体,该过程中并未涉及神经调节,故图示过程不能反映出神经—体液调节机制,D符合题意4.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侵染时间过短,分别会使32P标记组和35S标记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 )A. 增强、增强 B. 减弱、减弱C. 增强、基本不变 D. 减弱、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详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侵染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侵染时间过短并不会影响上清液放射性的强度,因为35S使得蛋白质带上放射性,不管侵染时间长短,其都会留在大肠杆菌外,不影响上清液放射性即上清液放射性基本不变,ABD错误,C正确5. 光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作为信号影响植物甚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受光信号影响的是( )A. 菊类能否开花 B. 养殖场鸡的产卵量C. 烟草种子的萌发率 D. 玉米在土壤中扎根的深浅【答案】D【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详解】A、菊花属短日照植物每天光照12小时以下的条件下分化花芽,然后在短日照、气温较低、昼夜温差1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顶芽才能转化为花芽,孕蕾开花,A正确;B、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这会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产蛋率,B正确;C、有些植物,像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C正确;D、玉米在土壤中扎根的深浅与土壤水分有关,不直接受光信号影响,D错误。
故选D6. 蛋白质和脂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糖基化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 糖基化使得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转运功能C. 线粒体内膜的糖蛋白数量明显多于外膜D. 在细胞膜外表面,糖蛋白和糖脂中的糖类分子可形成糖被【答案】D【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性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部分蛋白质可以运动;在细胞膜中,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但糖基化是形成糖蛋白的加工方式,即在在内质网中,糖基团等连接上蛋白质分子,A错误;BD、在细胞膜外表面,糖蛋白和糖脂中的糖类分子可形成糖被,糖基化使得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但不能进行物质转运,B错误,D正确;C、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通常只分布在膜的外侧,C错误7. 如图为哺乳动物红细胞运输物质的两种方式,其中的①②表示运输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在运输时均需与转运蛋白结合B. ①②可分别表示钠离子和钾离子C. 运输①时伴随着载体蛋白磷酸化D. ②代表水分子时其运输可不经过通道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物质的运输为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②物质的运输为顺浓度梯度,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结合题图可知①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物质①会与载体蛋白结合,而②物质的运输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而②物质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A错误;B、钠离子的内流属于协助扩散,钾离子的外流属于协助扩散,结合题图物质运输的方向,与事实不符合,B错误;C、运输①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故不发生载体蛋白的磷酸化,C错误;D、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②代表水分子时其运输可不经过通道蛋白,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正确8. 131I带有放射性,进入人体后被甲状腺摄取的速度及数量取决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利用这个原理,给受检查者一定量的131I,然后对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进行计数,可计算出甲状腺摄碘的速率和强度,检测结果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下列同位素示踪的原理与上述过程相似的是( )①卡尔文用14C探明了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②科学家利用3H研究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③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15N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得出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A【解析】【分析】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如16O与18O,14C与12C。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用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详解】①卡尔文用14C探明了 CO2 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其中14C具有放射性,①符合题意;②科学家利用3H研究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其中3H具有放射性,②符合题意;③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15N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其中15N不具有放射性,③不符合题意;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得出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其中18O不具有放射性,④不符合题意9. 2023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中国队收获了本届比赛的第一枚金牌!比赛开始后,运动员体内的信号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会加强的是( )A. 白细胞介素 B. 乙酰胆碱 C. 组胺 D. 促胰液素【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递质为信号分子,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详解】白细胞介素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组胺在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作用于胰腺促进其分泌胰液;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结合题干可知,比赛开始后,运动员需要保持较高的兴奋性,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离不开神经调节,故运动员体内的信号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会加强的是神经递质,ACD错误,B正确10. 女性受孕后,胎盘会产生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该激素可通过肾小球从尿液中排出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在妊娠第8天就可以通过检查尿液作出诊断,如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的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孕早期女性血液中含有①过程注射的物质B. ②过程包括细胞融合和筛选两个步骤C. ③过程是诱导杂交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④过程体外进行时细胞不会贴壁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为向小鼠体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②为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和筛选得到杂交细胞,③为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④为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A、分析题图:①为向小鼠体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合题干“女性受孕后,胎盘会产生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知孕早期女性血液中含有①过程注射的物质,A正确;B、②为B淋巴细胞与。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