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 含答案.doc
8页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 含答案理科综合 xx.5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必做,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在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Zn 65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玻璃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 B.在海轮外壳上镶嵌锌块,会减缓船体的锈蚀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可提取出海水中的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2027819878B.Zn具有导电性和还原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C. Pt和 Pt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也能提高反应物平衡时的转化率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B.若M+和R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RC.N和 As属于第VA族元素,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D.C、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10.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乙酸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C.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可用于保存少量的钠 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存在SO42-C铝箔插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硫酸不反应D碘盐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CCl4层显紫色碘盐的成分是KI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A.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溶液中c(Na+)=c(Cl-) + c(ClO-) B.Na2O2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NaHCO3粉末 C.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SO42-、NO3-、Na+ D.在反应O3 + 2KI + H2O=2KOH + I2 + O2中,每生成32gO2,转移电子数目为NA13.对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推知反应A2(g) + 3B2(g)2AB3(g)的△H>0B.图②可表示压强(P)对反应 2A(g) + 2B(g)3C(g)+D(s)的影响 C.图③中由A点到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向溶液中加入CH3COONa溶液D.根据图④,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CO3调节pH至3~5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1. 第Ⅱ卷共18道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2.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 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8.(14分)工业上“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1)目前工业上利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可将CO2变废为宝已知常温常压下:① CH3OH(l) + O2(g) = CO(g) + 2H2O(g) △H=﹣354.8 kJ/mol ②2CO(g) + O2(g) = 2CO2(g) △H=﹣566kJ/mol 则反应2CO2(g) + 4H2O(g) = 2CH3OH(l) + 3O2(g) △H= kJmol-1(2)T ℃时,已知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H<0 在T ℃下,将2mol CO2和2 mol H2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中曲线I所示。
①按曲线I计算反应从0到4min时,υ(H2) = ②在T ℃时,若仅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Ⅱ所示,则改变的外界条件为 计算该反应按曲线II进行, 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 (CO2) = (3)已知25℃时,乙酸和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物质的化学式CH3COOHH2CO3电离平衡常数K=1.810-5 K1=4.310-7 K2=5.610-11 ①用饱和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若已知CH3COONH4溶液pH=7,则 NH4HCO3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在25℃时,在乙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3,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混合液的pH=6,那么混合液中 = ③向0.1 molL –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溶液的pH增大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c(H+)不变29.(14分)工业上利用某合金废料(含铁、铜、碳)为原料制备CuSO4和(NH4)2SO4FeSO46H2O(莫尔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②和步骤③中会产生同一种气体,生成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用Cu和混酸(稀硫酸、稀硝酸)制备CuSO4溶液时,为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混酸中硫酸和硝酸的浓度之比最好为 4)浓度均为0.1molL-1的莫尔盐溶液和 (NH4)2SO4溶液中,c(NH4+)前者大于后者,原因是 5)莫尔盐比绿矾(FeSO47H2O)更稳定,常用于定量分析利用莫尔盐溶液可将酸性KMnO4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H4)2SO4溶液 ①装置A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试剂为 (填试剂名称) ②将装置B中两种液体分离开,所需的最主要的玻璃仪器为 (填仪器名称)。
③装置C的作用为 30.(14分)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l2(SO4)32Al2O36H2O]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下:(1)焙烧炉中产生的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若某地酸雨的pH为4.6,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pH变为4.0,其原因为 (用必要的文字简述)2)氯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l2O3(s) + 6Cl2(g) 4AlCl3(g) + 3O2(g) △H>0反应达平衡时,加焦炭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3)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会产生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4)工业上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氯气: 已知左侧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Na2S2 + NaBr3 Na2S4 + 3NaBr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上图所示原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Na+ 向 (填“左槽”或“右槽”)移动左槽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左槽中Na+ 物质的量由a mol变为b mol,则电解池中b电极上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不考虑气体的损失)选做部分】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未命题)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制得①Ti的基态原子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②LiBH4由Li+和BH4-构成,BH4-的空间构型是 , LiBH4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填代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③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HMg(2)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a 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 cm3[用a、NA表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一种具有储氢功能的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