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doc
5页学科教学(历史)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和研 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历史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 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历史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历 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解决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创造性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四) 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新 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 能运用-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 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 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四、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 36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 外语/学分)2、 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 教育学原理(2学分)4、 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 专业必修课(10学分)1、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2、 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 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 历史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3学分)(三) 专业选修课(6学分)1、 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理论问题(2学分)2、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2学分)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4、 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5、 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6、 历史学科教材与设计研究(2学分)7、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8、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2学分)9、 历史学科教学发展史(1学分)10、 国外中学历史教材研究(1学分)11、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题(2学分)12、 中国近代史专题(2学分)13、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2学分)14、 中国古代史专题(2学分)15、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2学分)(四) 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 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 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 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 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历史学科教育实 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 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历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 导师制六、 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历史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 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 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 少于2万字二)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三)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 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历史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四)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 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 证书七、 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 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
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 基础课,不计学分附件:专业必修课程说明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课程目标: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学 习理论、中学生心理特征,运用历史专业知识,比较详细的探讨中学历史教材分 析技能,并对高中和初中历史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掌握历史教学基本技能、说课 技能等中学历史教学所必需的各种技能的意义、功能、特点、教学要求及一•般程 序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如下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主要构 成要素和编写教材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培养学生能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原则和一般程序,教材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内容,运用历史学的专业知识, 明确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的功能,并掌握其分析的方法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 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吸收理论性知识,还应使学生具备中学历 史教学的各种基本能力,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结合问题 的能力,并开发学生自编教材的能力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目标:通过对系统理论、学习理论、传播 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明确中学历史教学涵义、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等与历史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问题;构建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并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方案的设计;围绕i定的教学 目的,把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 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中学历史教学问题能力。
通过对 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如下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 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的功 能和作用,明确中学历史教学涵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 和教学模式等与历史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能依据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程序,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并能 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要内容有中学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概述,中 学生历史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中学历史教师评 价等,并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学历史教师所应必备的一 •些教 学测量与评价技术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如下要求:掌握中学历史学科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 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历史学业成就和课堂教学的科学的测量和 评价的能力;具备编制科学性试题,并能利用评价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 学效率的能力;本课程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并且偏重于应用性教 学中要注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测量和评价对教学实际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历史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课程内容包括:中国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政 治制度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史,英国史,美国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生态史学,历史 文化遗产专题研究,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探讨21世纪历史学基本理论可能面临 的重大变革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如下要求:使学生熟悉历史学科的基 本史实、史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创造 性的科研能力以及论文写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历史学科在国内外最新 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能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本课程是一 门涉及知识面广,并且偏重于应用的课程学习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