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国崛起之英国篇》观后感.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774321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6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国是狠出来的》——观《大国崛起之英国篇》有感英国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国家, 和日本一样, 是被大陆所孤立的岛国, 却拥有着比大陆国家更为开放的文明和丰富的资源 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下, 是一个民族从无到有、 从贫穷到富足、从被欺压到被仰视的这么一个崛起过程如果要总结英国能够创造众多历史的原因,可以说出很多关键词:完善的法律制度、 民主的政治、创新的科学技术、自由贸易的经济体制 ,, 而这种种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反复的摸索、失败、历史的教训、血的代价下坚持走出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之前, 人们几乎对这个大西洋上的岛国一无所知 在莎士比亚之前,人们从来不敢正视自己, 是莎翁揭示出了人的本质 在光荣革命之前, 人们不知道革命是可以不流一滴血的 是英国人向全世界展示了另一种革命的可能性, 暴力不是唯一的手段, 用和平的方式同样可以推翻旧制度 在牛顿之前, 人们从不知道为什么苹果会落下, 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又落下 在那个崇拜神的黑暗的中世纪里, 是牛顿为这个盲目的世界注入了一道闪耀人心的科学之光 在瓦特之前,人们从不知道工业革命能改变世界 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不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着的,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谋取私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英国的崛起史也是整个人类的崛起史 没有英国人带来的种种在文化、政治、科学上的成就,也不会有人类的今天英国的历史改变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它颠覆了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它告诉了全世界处在混沌中的人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怎样的,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又是怎样的然而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想要成就一个真正的大国,到底需要些什么?是幅员辽阔,是国富民强, 是旷世奇才, 而又或者是人民内部的团结?纪录片中的一位学者的话, 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说: “真正的大国就是其内部制度力量的外延 ”这里所说的内部制度,包括着很多的含义:政治体制制度、法律完善制度、经济体制制度、 科学发展制度 ,, 但在这种种制度之下, 首先要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 不可侵犯的 1215 年颁布的《大宪章》中有曰: “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 ”这也意味着君主或者任何个人都是没有权利剥夺人民的权利的 也正是这种自由民主的法制精神让英国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直到君主立宪制的确定标志着英国的政治体制的成熟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到疑惑, 为什么英国能够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就摆脱了封建制度, 而中国却花了几千年呢?正如片中所提到的那样, 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英国的封建制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 而英国的封建制度是庄园制分配制度 这种本质上不同的两种封建制度, 也造就了推翻这两种制度的难易程度不同 虽然中国走上民主的道路才不过短短百年, 各方面的制度都还不够完善, 在通往大国的路上还很遥远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民主的重要性,所有的军事力量、 GDP 等等都是外部力量,只有将内部制度好好地完善起来,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权利,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内部力量而现在的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也不是法律的不完善, 而是人民的心不在一起常常有官员贪污公款、政府职务靠关系上位这样的负面新闻虽说在经济学里,这个世界确实是功利而自私的,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贪欲而生存 但只有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分清楚的人才配做国家的主人, 而那些将国家的财产藏进自己口袋的人只是国家发展的蛆虫而已所以,想要在政治体制上有大的发展,前提是有一群有胆识有能力的执政者除去种种的制度, 其次想成就一个的大国, 更重要的是心态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一直自称“大国” ,而其实所谓的“大”也不过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外开放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或许在经济上我们确实是对外开放了可是在思想上、文化上,我们总是显得那么谨慎小心。

      保守、固步自封的中国人形象一直没有改变过在中国,如果你是个“崇洋媚外”的人, 哪怕只是说了几句别的国家的好话, 你依然会被 “批斗” 仿佛只要你的思想上失去 “中国特色” 这四个字就不算中国人了 如果无法冲破这层固步自封的坚冰, 无法做到真正地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那是做不到真正的强大的再者, 宽容不是一切外交的准则谈到这一点,我们总是感慨我们国家过于软弱, 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上, 显得相对被动 在南海问题、 菲律宾事件、 钓鱼岛事件等等热点问题上,我们国家总是企图以一种和平的退一步的姿态寻求妥协 但这样的姿态, 不仅不能解决真正的实质问题,于内于外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大国何以成大国,不是宽容出来的, 而是狠出来的 从英国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没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果敢的冒险精神, 也不能以少敌众, 成功地在英西海战中击退当时的世界大国西班牙 同样, 也不会有后来的称霸海上世界的辉煌历史再者,如果没有积极对抗法国、德国、荷兰等外国力量,英国也不可能成为现在欧洲的第一大国 总而言之, 大国的气概不是我们固有概念中的宽容, 而是能在该狠的时候就不该软弱作为一个摆脱沉痛历史不过百年的国家, 能积极发展经济, 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让人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中国也算是一个奇迹。

      所以,只要我们在以后发展的路上,不被自傲的心态影响以大国为坐标, 向别国学习借鉴经验,并且不忘记历史, 以开放而包容的心态面对别国的文化和思想距离大国的路途一定不会太遥远姓名:程慧敏学号: 20100623030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