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案.doc
8页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2.熟悉诗人当时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重点难点】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赏析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学习内容】本诗反映诗人的思想情绪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类要将李白的整个人生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了解清楚,然后探讨总结,真正地认识李白,读懂本诗背诵是难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要作好段落层次划分,顺利完成背诵任务一、预习任务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岩扉訇然瀛洲霓虹剡溪日暝渌水魂悸魄动澹澹鸾鸟谢公屐坼裂栖栖居姥天姥栖栖姥姥2.解词义(1)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2)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3)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4)惟觉时之枕席 觉:(5)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6)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3.解多义向人随沙岸向江村项王、项伯东向坐秋天漠漠向昏黑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信烟涛微茫信难求美言不信忌不自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低眉信手续续弹信者效其忠为霓为衣兮风为马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4.辨活用(1)栗深林兮惊层巅(2)云青青兮欲雨(3)虎鼓瑟兮鸾回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对此欲倒东南倾 (6)訇然中开 (7)古来万事东流水 5.积名句(1)千岩万转路不定, 。
2) ,使我不得开心颜?(3)熊咆龙吟殷岩泉, 4)谢公宿处今尚在, 二、作者介绍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40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42岁了,满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唐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2、感知体悟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他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但总是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
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三、设问导学1.诵读并分析第一段1)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2.诵读并分析第二段1)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2)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3)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3.诵读并分析第三段1)段意概括:(2)思考:本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四、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2、作者所描写的梦境说明了诗人的诗歌具有什么风格?这种风格在他其它诗歌里是否有所体现,请举例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峡口送友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⑴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⑵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刍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