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中考真题_修正版.docx
7页2019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 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2.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 不可分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CaCO3可用作补钙剂C.Na2CO3俗称火碱 D.K2CO3属于钾肥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7.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通电A. 2H 2O2H2O2B.2KMnO4K2MnO4MnO2O2C. BaCl 2Na2CO32NaCl BaCO3D. Zn H2SO4ZnSO4H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蒸发食盐水时出现固体就停止加热 D. 配制溶液时用量筒溶解固体物质9. .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A.MnO2中加入 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 HClC.CuO中加入稀H2SO4D. BaCO3中加入稀HNO310.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Ba(OH )2溶液除去NaNO3 溶液中的CuSO4B. 用Na2CO3溶液鉴别 NaOH溶液和CaCl2溶液C. 用稀H2SO4、 Fe2O3和 NaOH溶液制备Fe(OH )3D. 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中是否含有Ca(OH )2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11. 如图所示,用化学符号填空。
1) ;(2) ;(3) 12.(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大米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3)天然气有 性,常用作燃料4)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用 的方法灭火13.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A的溶解度是 g 2)将 t1℃时 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 t2℃,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3)将 t2℃时 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t1℃,溶液的浓度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简答题(每空 1分,化学方程式 2分,共12分)14. 回答下列问题 1) 2Na2H2O2NaOH R ,其中 R的化学式为 2)水与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属于 (填“酸”“碱”或“盐”)15.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按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 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不同2)图 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1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看到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 分不出是铁锈还是铜, 为证明红色物质的成分,将其“刮”下来,放入 溶液中进行验证1)若固体溶解,则该物质为铁锈;铁锈是铁与 反应生成的2)若固体不溶,则该物质为铜;铜可能是铁与 溶液反应生成的。
17.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 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 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向 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分,化学方程式 2分,共 12分) 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3)某同学用自制的 D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无纺布包内装的药品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教育部从 2018年开始,要求在学校普及垃圾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某化学活动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Ⅰ . 活动探究(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带有如图图标的垃圾箱内的是 (填字母序号)A.塑 料瓶 B. 果皮 C. 碎瓷片( 2)学会检验有害气体:含氯塑料焚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可将其通入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Ⅱ.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镉?【查阅资料】( 1)废旧电池中含有镉、汞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危害人类健康2)镉(Cd)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 +2价。
3)碳酸镉(CdCO3)、氢氧化镉 [Ca(OH)2] 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以制得硫酸镉( CdSO4)溶液,用于以下实验回收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交流反思】请同学们基于化学视角说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 (答一点即可)五、计算题( 6分)20. 现有 5.6gKOH固体与 100g稀HCl恰好完全反应,求该稀 HCl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1. C【解析】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屠呦呦的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2. B【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3. D【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再分4. A【解析】橡皮管与玻璃管连接,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减小摩擦;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 以免压破试管;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 瓶塞要倒放, 标签要对准手心, 瓶口紧挨; 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5. C6. D【解析】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7. C【解析】由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没有标气体符号;高锰酸钾分解的条件是受热,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没有注明,生成氧气没有标气体符号;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没有标气体符号8. A【解析】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蒸发食盐水时应等出现大量固体时, 再停止加热; 配制溶液时用烧杯溶解固体物质, 不能用量筒9. B【解析】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与图不符; Cu—Zn合金中加入稀 HCl,锌与稀盐酸反应,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所以开始固体质量减少, 锌反应完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溶液质量足量,固体完全溶解,与图不符;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加入溶液质量足量,固体完全溶解,与图不符;10. D【解析】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 可以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产生不同现象,可以鉴别;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氧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中是否含有Ca(OH)2。
2( 3) H 2 O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11(1)N ( 2)Na12.(1)煮沸 (2)糖类 (3)可燃 (4)锅盖盖灭【解析】(1)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因为有可燃性; (4)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用锅盖盖住,隔绝空 气达到灭火的目的13.(1)n (2)饱和 (3)变小【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1℃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ng;(2)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 以将 t1℃时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 t2℃,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将 t2℃时 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t1℃,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浓度会变小, 三、简答题(每空 1分,化学方程式 2分,共12分)14.(1)H2( 2)碱【解析】(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 2个Na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反应后已有 2个Na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所以 R中含2个H原子,化学式为H 2;( 2)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
点燃15(1)质子数 (2)2CO O22CO2化合反应解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 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2 ) 由 微 观 示 意 图 可 知 , 该 反 应 为 一 氧 化 碳 和 氧 气 在 点 燃 的 条 件 下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点燃2CO O22CO2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16.稀盐酸 (1)氧气和水 (2)硫酸铜【解析】可用稀盐酸验证红色物质是铁锈还是铜,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解,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溶解;(1)铁生锈是铁制品与氧气和水接触反应生成的;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17.(1)溶液变红 (2)B (3)两种【解析】(1)由图可知, A点溶液的 pH小于 7,显酸性,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曲线上 B 点 pH=7, 表示恰好完全反应;(3)C点溶液pH大于7,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盐和过量的碱两种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分,化学方程式 2分,共 12分)18.(1)集气瓶 (2)AC (3)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 CaCl 2H2O CO2【解析】(1)由常用仪器可知,仪器 a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 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选择 C;(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装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9.Ⅰ . (1)A (2)硝酸银Ⅱ.①有海绵状固体析出 ②CdSO42NaOH Cd (OH)2Na2SO4③ B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