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问题及其对策.doc
6页高校教师考核评价问题及其对策一、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考核评价内容的不平衡性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上在高校教师评价过 程中,对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过度关注,导致对部分教师师 德建设欠缺;对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评价太集中于量化指标, 而忽视了教学与科研的效果;对高校教师评价结果的过度重 视,而忽略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指标过 于统一,没有结合高校教师队伍的群体差异性二)考核评价主客体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现有高校 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通常是学校或学院的相关管理部门作 为评价主体,而教师是评价客体现有的体系强调的是主体 对客体的相关要求,作为评价主体,往往行政命令式,缺乏 与客体的沟通;教师作为被被评价者,只是被动的参与到考 核评价过程中,从评价起始到评价结果的产生,缺乏与评价 主体的配合与理解,使得教师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考核 评价主体与客体缺少双向的沟通和理解,建立的考核评价体 系没有深入广大教职工内心,由此产生的考核结果势必缺乏 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得教师之间竞争愈趋激烈,主客体之间 出现鸿沟,这违背了主体对客体进行教师考核考评的原有目 的,反而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给构建和谐校园带来不 利影响。
三)考核评价手段与评价工具不先进 在高校教师考 核评价过程中,从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数据的搜集和处理 方法的选取,到评价结果的反馈,整个过程要求考核者必须 采用合理、高效的考核评价手段和考核方法,才能得出科学 的评价数据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还 是原始的,一切工作通过手工开展,没有先进的数据采集与 数据统计工具,或者限于知识水平有限和没有重视相关队伍 的培训,导致评价工具利用不够,从而评价过程缺乏及时性、 跟踪性、可靠性再加上考核评价过程手段单一,很多人抱 有应付心理,导致评价结果可信度降低二、高校教师考核评价问题成因分析(一) 高校教师考核与评价过于功利造成我国高校教 师考核评价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 展,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也不 断增多,髙校迫于政府与社会的压力,在教师的考核评估中 追逐利益,形成功利化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模式,这不仅影 响高校对教师的科研与教师的评价,更长远的说,将会影响 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二) 过于追求结果的考核指标体系高校教师考核评 价中所设立的考核指标体系过于追求考核结果不管是对教 学还是科研,或者是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来说,一 个教师的最终考核评价,往往是通过一个量化的数值直接反 映的,并且这将是以后升迁、评职的依据,从而使教师对评 价结果过度依赖。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 考评制度过分注重教师教学的工作的结果,却忽视教师教学 工作的过程三)学校整体与教师个体之间发展的不协调 各髙校 将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作为制定教师评价机制的依据,注重 教师考核评价的简便性和合法性,最终目标是使教师评价机 制符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为高校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 用这种“以事为本”的操作方式,忽略了教师个人的发展髙校与教师之间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这种忽略部分只 追求整体效益的做法,使得教师之间竞争加剧,教师的工作 压力和工作负荷加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师之 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三、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完善对策(一)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 新时期构建我国髙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前提条件 必须要有广大教职工的广泛参与,教师作为考核评价的客体 和主体,同时作为评价的接受者和参与者,若积极参与到考 核评价中,配合其提出对考核评价有效实施的改进建议,必 将对考核本身及教师的工作有极大帮助通过考核与评价, 使教师能够切合实际的发现自身仍然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 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二) 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克 服多数高校在评价内容上存在的不平衡性问题,既要重视教 师的素质、表现、成就,又要重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 力,还要重视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能和改革成就上。
结 合教师群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岗位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从 不同纬度设立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不同类型的评价 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构建立体的考核评价系统根据 考核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注重并提倡过程的、 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立体考核评价系统在这一过程 中,要建立学生评价系统,学生是最能客观的根据自身感受 对教师的教学及学识水平作出相应评价的人;要建立教师自 我评价系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不断的反思自身在教 学科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自我调整,以保持良好向上 的工作状态;要建立同行评价系统,同行彼此在工作中互相 监督、互相学习,使同行的考核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建 立专家评价系统,通过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能够适应新 时期教学科研要求的教师和领导作为专家对教师的工作进 行考核与评价使考核评价的结果更加具有丰富与科学性三) 保持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统一当前,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浪潮涌动,建立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 性与创造性,并满足于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发展需要的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高校教师考 核评价体系,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通过教师 考核与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教师自身的日 趋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把教 师考核与评价发展成为一套专业性的激励与引导服务手段。
通过教师考核评价活动,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有效的帮助 和支持,使得教师能积极主动从评价活动中获取有效信息, 从而帮助教师自身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对工作进行思考与 调整,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努力构建高效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要协调学校发展与教师 个人发展的关系各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基本上 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这它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理念与追求,对大学的长期发展具有 直接的导向性事实上构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 处理好学校长期发展的矛盾,而且要处理好学校长期发展与 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以此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得到有 效的实施参考文献:[1] 黄泰岩:《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 问题》,《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 左文:《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主要问题和 几点建议》,《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3] 赵雪珍、杨潮:《完善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 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4] 毕岩、王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 余兴友:《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运 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编辑代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