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风险管理课堂笔记第三章(8).docx
5页2022年风险管理课堂笔记第三章(8) 授信审批或信贷决策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审贷分别原则 ②统一考虑原则 ③展期重审原则 1. 贷款转让 贷款转让通常指贷款有偿转让,是贷款的原债权人将已经发放但未到期的贷款有偿转让给其他机构的经济行为,又被称为贷款出售,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贷款转让可以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 贷款转让按转让的贷款笔数可分为单笔贷款转让和组合(打包)贷款转让,按转让贷款的资金流向可分为一次性转让和回购式转让, 按原债权人对已转让贷款是否担当风险可分为无追索转让和有追索转让, 按原债权人对已转让贷款是否参加治理可分为代管式转让和非代管式转让,按新债权人确定方式可分为定向转让与公开转让(通常通过招标) 大多数贷款的转让是属于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质性的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公开打包出售 2. 贷款重组 贷款重组是当债务人因种种缘由无法按原有合同履约时,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构造(期限、金额、利率、费用、担保等)进展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贷款重组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属于可重组的对象或产品 ②为何进入重组流程 ③是否值得重组,重组的本钱与重组后可削减的损失孰大孰小 ④对抵押品、质押物或保证人一般应重新进展评估 贷款重组的流程: 第一, 本钱收益分析 其次, 预备重组方案 第三, 与债务人磋商和谈判,并就贷款重组的措施、条件、要求和实施期限达成共识 1. 经济资本计量 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肯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将来肯定期限内信用风险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当持有的资本金,其在数值上等于信用风险资产可能带来的非预期损失 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置信水平;二是银行风险计量水平 2. 经济资本配置 ①基于非预期损失占比的经济资本配置 ②基于边际非预期损失占比的经济资本配置 1. 资产证券化 证券化是将缺乏流淌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合成资产池,通过构造性重组,将其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根据信用等级进展分类,对应不同类别(信用等级)的资产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不同收益率的证券,从而使信贷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逝。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目前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 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将缺乏流淌性的贷款资产转换成具有流淌性的证券的特点,这种转换使商业银行既转移了持有贷款的信用风险,又可以获得贷款的组织安排、出售的收益,从而有利于分散信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缓解资本充分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① 建立一个独立的SPV来发行证券,SPV与原始权益人实行“破产隔离”; ② SPV购置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资产组合(贷款池); ③ 评级机构为资产池的资产供应信用评级; ④ 采纳各种信用增级方法提高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 ⑤ SPV向投资者出售抵押贷款证券; ⑥ SPV将出售抵押贷款证券的收益按和约转入原债权人的账户; ⑦ SPV负责向债务人收取每期现金流并将其转入购置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账户 2.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可以将单笔贷款或资产组合的全部违约风险,如转移贷款等债权得不到偿付的风险和信用质量下降的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方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有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互换、信用价差衍生产品、信用联动票据以及混合工具(前述四种衍生工具的再组合)。
(1)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将传统的互换进展合成,以为投资者供应类似贷款或信用资产的投资产品与一般信用资产不同,它们处于资产负债表之外而不必进入贷款安排中,固然也不存在融资的义务总收益互换掩盖了由根底资产市场价值变化所导致的全部损失 (2)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基于借款人的违约,违约不肯定意味着对全部贷款全部违约,而是可能只代表延迟支付此时,买方一般会获得与所发生损失相等金额的补偿 (3)信用价差衍生产品 该产品是商业银行与交易对方签订的以信用价差为根底资产的信用远期和约,以信用价差反映贷款的信用状况:信用价差增加说明贷款信用状况恶化,削减则说明贷款信用状况提高信用价差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 以无风险利率为基准的信用价差=债券或贷款的收益率-对应的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肯定差额); ② 两种对信用敏感的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相对差额) (4)信用联动票据 ① 固定收益证券和相关的信用衍生产品的组合 ② 以商业银行某些资产的信用状况为根底资产的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联动票据的主要特点在于可以通过SPV来人为地安排那些没有信用等级的贷款资产,同时也担当这些资产的信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