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2.doc
16页农村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温岭市大溪山市幼儿园课题组内容提纲:目前,我园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以及重智轻德倾向的存在,导致礼仪教育的淡化甚至放弃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一种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素养,将直接关系到她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既是弘扬老式美德的需要,也是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通过“摸索型主题教学”活动、生活化的礼仪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行为养成,直接渗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活动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礼让和谐、互相合伙,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涌现出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在课题实践研究中,家长和教师也对照各自的礼仪行为,按规定将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示在幼儿面前,身先士卒做幼儿的表率,形成教师、幼儿、家长良好礼仪行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核心词:幼儿,礼仪行为,教育一、课题的提出国内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蔼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老式美德。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老式美德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疏忽了中华老式美德-礼仪的教育培养使得礼仪教育不容乐观,幼儿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忍让、不讲礼貌、公共场合不守秩序等,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怀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礼仪教育徐徐疏远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父母忙着打工,留守小朋友较多,礼仪教育更是匮乏世界出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小朋友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在2岁半-6岁对于2岁半-6岁的孩子来讲,礼仪品格教育的培养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由于小朋友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变化,会影响她毕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期开展礼仪教育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让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对幼儿此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特别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乡镇幼儿园,由于家长对初期教育的结识不够到位,加之,不少父母外出做生意,幼儿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懂得在物质上予以她们较好的照顾,让她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她们,缺少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她们主线就不懂得什么是礼仪,礼貌,每学期开学初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刚开始不想来幼儿园,教师接手时好多幼儿轻则粗话、脏话连篇,重则拳打脚踢;和幼儿交往时,稍不顺心也是又动手又动嘴。
在和家长沟通和交流中也发现,我们好多家长文明礼仪习惯较差,张嘴闭嘴都是粗话,教育孩子要么是打骂教育,要么是宠爱惜短,这样怎么也许教育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为了予以家长有益的影响,和家长共同配合,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建设文明校园、提高幼儿的文明限度,我园以《农村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为突破口,摸索幼儿礼仪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措施,合理改善教育行为注重行为养成、增进内化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二、课题研究意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礼仪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例:英国学前教育筹划学校委员会把“提供一种学习的环境,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评价学前教育的原则之一;日本文部省发布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也把“人际关系”作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一,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离不开礼仪教育因此礼仪教育是各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引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周边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我园拟定了以生活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大胆尝试创设合适的情境,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协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措施,鼓励幼儿大胆体现自已,敢说、爱说、多说、会说,积极与人交往。
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研究,完善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礼仪教育目的内容,摸索有效的指引措施,形成有特色的园本礼仪教育,从而使幼儿的语言体现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为幼儿终身发展打好基本三、课题研究目的1、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增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和谐,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本;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平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等,增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2、摸索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措施3、形成全园的礼仪常规规定四、课题研究措施幼儿礼仪是养成教育的一种重要内容,由于孩子年龄小,我们在培养时体现“低---规定低”,“浅---内容浅”,“细--措施细”,“活---措施活”,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选择适且于形象思维的教育措施,归纳出如下几种措施:1、 调查法:礼仪教育之前,通过编写量表、问卷对幼儿、教师、家长的有关状况及研究过程中的变化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真实性资料。
2、 观测法:教师结合幼儿来园、离园、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故意识地观测幼儿的文明礼貌及行为习惯,及时记录,有针对性地采用教育方略3、楷模示范法:教师、幼儿家长成为幼儿礼仪教育的楷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楷模4、情景表演法:让幼儿通过情景演习,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增进内化,最后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5、实践体验法: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公共场合中自觉地运用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学礼、知礼、懂礼、用礼6、故事启迪法: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7、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规定,教师用直观、形象、原则的示范,协助和指引幼儿掌握对的的行为措施,为其树立行为楷模此外,运用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辅之研究五、 课题研究环节(一)课题研究的环节1、 准备阶段(4月--5月)(1)收集文献资料,学习与该课题有关的成果和理论,整顿课题申报有关资料,完毕课题申报工作2)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宣传课题指引思想和研究意义3)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2、实行阶段:(5月——4月)(1).5,对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整顿数据;(2).6~7,观测幼儿一日生活文明礼仪,及时做好记录;(3).7~9,通过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得出幼儿文明礼仪现奖及问题;(4).10~.5,探究农村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方略。
3、总结阶段:5月(1)整顿课题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案例,完毕结题报告2)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六、 研究方略与具体措施(一)注重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成功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做准备为了使课题研究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一方面对幼儿礼仪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向小班、中班、大班共19个班级的幼儿发放750份调查表,调查表的具体内容由各班教师负责填写,调查成果显增,有35%的幼儿缺少文明礼仪、29%的幼儿不能与同伴之间进行和谐交往,17.5%的幼儿对自己的举止不能控制,特别严重的是有35.4%的幼儿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不知爱惜爱惜,并且家长的礼仪行为现状也不尽如人意这些调查数据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本,也为我们修正研究目的、制定研究措施提供了事实根据二)多措施、多渠道,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为成功开展礼仪活动打基本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是幼儿礼仪养成的教育课题研究的核心把好教师“增研培训关”是增进和指引课题的实行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课题研究前,我们对全体教工进行相应的礼仪养成教育专项培训,使她们获得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增进,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1、加强教师礼仪专项培训学习,更新教师礼仪教育理念为更新教师的礼仪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礼仪认知、科研能力水平,我们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落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3-6岁小朋友发展指南》、观看金正锟专家《教师礼仪》系列光盘、《于丹论语心得》、《现代女性就注重的100个礼仪细节》、《幼儿礼仪教育从书》等老式和现代的礼仪书籍;阅读了韩国、日本礼仪教育有关文献及礼仪教育网上的有关信息;邀请北京6+1礼仪讲师来园进行培训,从而让教师获得更多有关礼仪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课题研究能力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为幼儿做好表率我们通过学习《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书籍,开展爱岗敬业师德演讲、我心中的师德楷模等活动,加强我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幼儿、家长做出表率 3、加强交流研讨,提高教科能力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我们定期、定员进行交流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引领教师制定各班课题研究筹划、家教指引活动筹划、调节礼仪教育课程方案每周四下午4:50--6:00为研讨时间教师可将在课题实行过程中经验、疑难或困惑提出来,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群与群,教师随时可以把信息发布到群里,人们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运用环境熏陶教育的自然性作用,习得礼仪 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入,幼儿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师幼文明习惯的养成,我们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幼儿园环境,努力让幼儿园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合,使每一堵墙、每一间活动室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为幼儿园实践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1、营造和谐、文明的园内环境 在幼儿园悬挂、张贴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走廊处设立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让幼儿园的宣传橱窗、主题墙等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地传递着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文明礼仪知识走进幼儿园,您就可以看到“说一般话、做文明人”、“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花儿好看我不摘”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标牌;楼梯、走廊上的布置也彰显着礼仪魅力;“文明礼仪伴我行”,在水糟上方有温馨提示“节省每一滴水”、水池前有小脚印标记,提示幼儿园儿要遵守秩序……整洁、清新、文明的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为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创立一种整洁、优美、文明的礼仪氛围2、营造科学、有趣的室内环境 我们根据每月主题活动的内空,布置有关的主题墙饰,如“我们都是好朋友”、“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来协助你”等开设了特色礼仪专栏,如“文明乖宝宝”、“礼仪小明星”等专栏,并且常常在教室的语言角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图片,如“哆哆熊”系列品德教育小故事《礼貌》、《道歉》、《锻炼》……“哆哆熊”好习惯管理系列《协助别人》《去幼儿园》……心灵成长系列故事《小兔找朋友》、《小红花找朋友》……爱心故事系列等。
使幼儿园在欣赏的同步,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我们还张贴与礼仪教育规定相一致的小朋友画,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提示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3、设立“幼儿晨间礼仪接待岗” 每天坚持由4-5名文明礼仪小天使进行礼仪迎接,“文明礼仪小天使”迎接幼儿、家长、教师,她们微笑着和每位伙伴、家长互相问候,它作为一种隐性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全园师生、家长、使幼儿和家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的一刻起,就接受了文明礼仪环境和熏陶和感染四)运用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作用,渗入礼仪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礼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