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叙事改稿.doc
4页教育个人成长叙事斗转星移,春秋代序,转眼间,投身于这个神圣而平凡的工作已经十年了,我的教育生涯或许得益于家庭渊源,要说叙事就从我的父亲说起吧我的父亲就是一名农村教师,非常受村里人尊敬,我也很崇拜我的父亲,他经常跟我说:“斯大林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从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教师的辛苦,也相信教师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将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96年我高考时所填的志愿全部是师范院校,没想到幸运之神降到了我身上,圆了我当教师的梦,自毕业于哈师大,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回想这十年教育教学经历,苦累交织、辛酸伴着喜悦,收获良多,感触颇深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刚毕业的我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刚开始就教四个理科班的生物教学工作,由于我的指导老师陆晓萍老师给予我很大帮助,很快使我成长为能完成出题、印题、批卷子等系统教学工作的成手,那时没有钱买房,就住在学校,每天班级—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从早忙到晚,我很快与学生们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也使我很快锻炼成为一名业务成熟的高中生物教师更幸运的是,高中生物恢复为高考的一个科目,虽然只有72分,但仍然引起了学生和社会的普遍重视,没有奢望什么名誉和利益,那时我想的就是踏踏实实的扑在工作上,认真完成我的分内之事。
但在2002年的高考中的我所教的四个班生物成绩都很优异,得到了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和信任,这对于一位年轻的教师来说就是无比的欣慰和无尚的荣誉功夫不负苦心人: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更深的体会到,锲而不舍的坚持学习是造就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当时网络时代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我开始通过网上了解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水平,在市里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看到了教育研究的领域原来是如此的广阔无边我明白,“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再加上高中生物课从2001年开始启用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来说也存在着教材熟悉的新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2007年,参加了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2007——2009年连续三年参加了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教材培训;2004——2009年,一直担任备课组长,每年至少一次参加高三高考信息会,去学习别人的长处等等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结合教学内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物学热点。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人事件、神州1-5号飞船上载有哪些生物,有何影响等在教学中,我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努力使课堂教学素质化落到实处,“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已成为我的教学信条,于是我开始潜心研究名师的教学方法和优秀案例我开始努力认识自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性格的、气质的、能力的、学识的等等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上公开课,我开始培养自己的情感气质,并学会尽情地用课表达自己,感觉好极了多次公开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同时我还为大家做了一个“如何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获得与会的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这些点滴成绩的获得,有我自己的努力,同时还与领导、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我知道只有找到了自己,才能找到明天!世界上不存在专有的知识,通过反思,再把经验与同组的生物教师交流、探讨,促进了组内成员之间的共同发展教学上的点滴心得: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个人认为,教好生物课应该把握好的以下几点:1、课堂还给学生:目前的生物教学常常追求课堂容量大,教师一言堂,使得课堂教学几乎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硬性注入如果不改变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由于时代的不同,教师不能迷恋旧有知识结构,而只有汲取新知才有出路,才能营造清新扑面的教学氛围。
要想课堂教学高效益,首先,必须是教师更新观念,真正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教学生学"的论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学生根据上课的所学在课堂上及时组织讨论,同学们提出各种想法,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老师因势利导,使学生们尝到了学习论争的乐趣 因此,与其苦口婆心重讲解,倒不如精心准备好学案,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对问题的解答来理解课本内容总之,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学生以开放的思维视野将知识学活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的轻松,愉悦的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得到了充分地体现通过以上一些方法的实施,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 2、用兴趣带动学习: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就曾把兴趣看作优良教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手段,认为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他甚至认为,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主动精神现在的高中生与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教师的生物教学兴趣得益于教学思路的新变化,得益于教学方法的新尝试,全新的教学理念应贯穿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进很注重这方面的应用,将教材内容多联系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例如:再讲神经系统的脑干的功能,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在人体完成其生命活动中保证了心跳和呼吸,是“植物人”存活的两个必要条件,学生马上就有人问“‘植物人’有感觉吗?能运动吗?为什么有的会哭?”等等3、注重学科渗透: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辟,……"那么,中学生物教材已历经多次改版,新课程配套教材,内容涉及相当广,既需要生物学上广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对数学,物理,化学等有所涉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补一些新内容以满足新教材的特征,是很有必要的在充分利用配发的课本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如: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时候引用了物理上扩散的知识;引导学生们运用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来解释细胞膜上物质组成;物理上电位来理解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用多媒体动画来学习细胞结构及细胞分裂等……这就形成了开放的生物教学模式4、知识系统化: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分成三个模块,系统化的知识被化整为零,分解为可量化的知识点,散布于单个的章节及练习之中,在应试教育前提下,生物的整体性魅力大打折扣所以教学中要不断钻研教材和教参,并参阅一些相关的教学材料,使自己尽快掌握和熟悉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能力、情感因素,并做到有机结合对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有针对性的给予适当的补充、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力求使其对基础知识掌握准确到位,理解和感悟更深一些,成绩在原有水平更能提高一些我们要找学生多研究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网络图总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着眼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寻找规律,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如今这样复杂的社会坚持一个人的理想很困难,那么坚持就是进步的保障凭借着我对教育事业的热衷,我承受着远超身体负荷的繁重工作任务坚持是进步的保障,坚持是取胜的法宝,坚持是毅力的体现,坚持更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学生的眼神告诉我坚持的正确,领导的评价告诉我坚持就是优秀,社会舆论告诉我坚持会打动人心我深深懂得,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的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承担艰苦、繁重的工作的同时,我能够做到苦中有乐并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一旦我走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投入生物教学之中,其它一切便都忘记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鞭策自己,将一些所学内容转化成一些有形的文章, 2009年在全国创新学习与深化课改学术研讨会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文获一等奖;在2009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疑难解析》被评为《科学发现报》优秀作品;特邀为《科学发现报》名师名校大讲堂主讲教师;在2010年《种群的数量变化》说课一文获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三等奖;2010年由我和我的九中同学董玉成等人共同编写了黑龙江省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冲刺与回归》。
通过与其他老师、专家的交流,我进一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做为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骨干教师,从2002年起,一直担任学年备课组组长,在出题、指导教学方向得到领导赏识与信任,再加上我校有一个优良的传统——“传帮带”,在2002年带了一位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刘辉,将我这两年的心得都拿出来研究;多年来指导了多名年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2009年带了一位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王胜男,并指导她参加香坊区第二届“卓越杯”教学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全区做了观摩研讨课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激励自己,鼓励自己,我的座右铭是“为人师表,问心无愧”工作以来,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的“十五”和“十一五”科研课题,并先后结题,2010年7月,荣获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项目《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优秀实验教师结题证书 这些年来,可以说我成绩骄人,但是,我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孤立的,一定与学校领导的关怀、我们生物教研组团队的奋力拼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非常愿意将自己经历的一切与更多的人分享和感悟我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成功属于过去,我选择将来,无论多难、多苦。
我相信,只要坚持我们自己的志向,最后终会修成正果,做到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