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萍乡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8页2025学年萍乡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5 kJ/molC.反应的焓变是判断反应是否自发的唯一判据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 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 kJ2、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c(HX)-c(X-)>c(OH-)-c(H+)B.N点的pH>7的原因是由于NaOH过量所致C.HX为弱酸,且电离平衡常数Ka≈1×10-10D.P点c(Cl-)=0.05mol/L3、取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0.02molCO2,发生反应:NaA + CO2 + H2O===HA + NaHCO3、 2NaB + CO2 + H2O===2HB + Na2CO3。
将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均为1L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L,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是强酸,HB是弱酸B.X是HB,Y是HAC.常温下,pH相等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A)<c(NaB)D.NaA与NaB的混合溶液中:c(Na+) + c(H+)=c(A-) + c(B-) + c(HA) + c(HB)4、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9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β设H+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CH3OH B.C3H8 C.C2H4 D.CH45、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有关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 I 可用于探究 NaHCO3 固体的热稳定性B.图Ⅱ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晶体C.图 III 中 b 口进气可收集 Cl2、CO2 等气体D.图Ⅳ中若 X 为 NaOH 溶液,则可完成 SO2 的喷泉实验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K2SO4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B.甲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变浅C.盐桥中的SO42-流向甲烧杯D.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7、下列转化必须要通过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NaHCO3→Na2CO3 B.KClO3→O2 C.KI→I2 D.Cl2→HClO8、用黄色的FeCl3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加入足量Fe粉溶液颜色变浅绿色2Fe3++Fe===3Fe2+B加入等体积水溶液颜色变浅c(Fe3+)变小C加入FeCl3固体溶液变成红褐色FeCl3的水解程度变大D将FeCl3溶液微热溶液变成红褐色水解反应∆H>0A.A B.B C.C D.D9、将 CO2 在一定条件下与 H2 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一定条件下,每转化 44 kg CO2 放出的热量为 49000 kJ,CO2 转化为甲醇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此条件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3 min 内,用 CO2 和 H2 来表达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均为 0.5 mol/(L·min)B.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 = - 49 kJ/molC.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753×1.25/(0.75×0.75)D.降低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为 0.810、1500C、1.0×105Pa时,aL乙炔,aL甲烷和aL丙烯的混合气体与过量的bLO2混合,点燃使这两种烃充分燃烧后,再恢复到原状况,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A.10aL B.(3a+b)L C.(b-a)L D.无法计算11、下图是可逆反应 A + 2B2C + 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若 A、B 是气体,则 D 是液体或固体B.A、B、C、D均为气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达平衡后,v(A)正 = 2v(C)逆12、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丁基苯:A.柠檬烯属于芳香烃B.相对分子质量为136C.性质稳定,遇空气、加热均不易变质D.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13、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消去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D.银镜反应14、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NaOHArSO2BH2SO4石墨SCCH3COONaSiO2CO2DBa(OH)2金刚石玻璃15、在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 )A.10个 B.12个 C.18个 D.20个16、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 、HCO3— 、SO42— 、Cl— B. CO32— 、Cl— 、K+ 、Na+ C. Na+ 、SO42— 、CO3— 、Cl— D. SO42—、Fe3+ 、 Na+ 、K+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依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填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原子核外______个能级,_______个原子轨道。
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第_____周期,______族位于第四周期ⅥB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的排布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它属于____区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元素符号是_____18、某链烃A有下列的转化关系已知:D的式量为60,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G是高分子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19、下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由具支试管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D中___,E中_____。
反应2~3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20、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指出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液体有________和________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e处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A.煤发生了化学变化B.d中液体显碱性C.d中液体不分层D.e处的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也可以使溴水褪色21、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 CH3OH(g) ΔH1 反应Ⅱ:CO2(g)+3H2(g) CH3OH(g)+H2O(g) ΔH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 ℃300 ℃350 ℃K2.00.270.012 (1)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________(填“>”、“<”或“=”)0;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3=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
若容器容积不变,则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对于反应Ⅱ:将10 mol CO2和30mol H2放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2的转化率为6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维持条件不变向该容器中投入10 mol CO2、30mol H2、10 mol CH3OH(g)和 10mol H2O(g),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反应Ⅰ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t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t8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2、A3、B4、D5、D6、B7、C8、C9、B10、B11、A12、B13、A14、C15、D16、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4s24p3 8 8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 IB 1s22s22p63s23p63d54s1 d +7 Mn 18、CH2=CH2 醛基 加聚反应 19、 吸收HBr气体中的Br2蒸气 D中石蕊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