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8页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印象记忆学生姓名 徐果学号2008050126专业服装工程与设计学 院艺术设计指导教师莫艳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1:意义:现今,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政治稳定、科学技术兴旺发达、群众生活快捷压抑,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民最需要的是降压和解脱我的设计构思最终目的就是要帮人降压,打破常规利用夸张的外形塑造一种美感,利用古代吉祥元素给人带来一种吉祥安稳、安定和谐的韵味给当代人民的生活增添一份舒心惬意之美2:本选题国内发展状况:3:本选题国外发展状况: 研究内容:对古代青铜器的设计灵感和提炼进行研究,用以服装设计上进行创作,并对设计思路和工艺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目的是将古代青铜器的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建立一种别样的服饰文化风格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研究方法、手段以及步骤分为三大类阐述 一 前期作品的设计构思及手稿1:设计灵感:作品灵感来源是古代的青铜器,青铜器选其最具代表性的鼎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铜鼎则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系列提取青铜元素的精华,利用外观和吉祥图案进行系列创作,服装整体造型硬挺大气,轮廓鲜明系列服装运用绗缝工艺打造不一样的服饰风格,在吉祥图案的渲染下变得楚楚动人白色布匹的运用使服装变得清新惬意,给服装营造出一种新鲜、活力氛围(图1-1)图1-1系列设计灵感来源图片 2:设计构思最初的构思是以亲子装的形式来表现服装,最初的草图存在很多缺陷最开始服装的方向是亲子装,亲子装本身是个不错的方向,但是用在我的服装风格就不太符合,因为系列服装主要以大体轮廓为主,考虑到轮廓幅度大的衣服在小孩身上难以实现,做出来效果也不佳。
再是服装的考虑也不全面周到,比如:第一套整体复杂拥挤,上衣设计得很有趣但是下面的裤子就做过了有画蛇添足的感觉;第二套虽然简洁大方但是衣服款式不美观;第三套下摆处过于复杂并且做工很难达到要求;第四套轮廓鲜明但是上下过于重复,给人增加了视觉上的压迫感(图1-2)图1-2系列设计最初效果图最终效果是比较让人满意的,首先服装服装表现为女装,将整个系列换为正常体型的模特,这样一来在衣服上就可以大做文章了其次是服装的系列感很强烈,并且主次分明、轮廓鲜明、节奏感强烈效果图的表现方法采用了彩铅和水粉的结合,重点是吉祥图案的刻画对图纸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体效果立体、大方、富有古典气韵(图1-3)图1-3系列设计最终效果图二 中期作品设计元素分析 1:色彩分析最初待确定的颜色有金黄、灰色、白色最终选择的颜色是白色,原因是:本系列采用白色为通用颜色,因为白色是一个很亮丽很高调的颜色,让它用在服装上将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舞台效果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舞台加上灯光的效果将展现得尤为突出,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采用白色将让人眼前一亮,给服装笼罩着一层美丽、圣洁的面纱,将成为舞台上的闪亮之星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的,称为全色光。
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2:面料分析最初构想的面料是呢子面料呢子面料的特性是厚实、保暖,适合织造冬季服装一般,呢料指一种较厚较密的制服、大衣的面料呢子面料不能水洗,水洗容易掉毛、缩水和变形而本系列是春夏季节的服装,舞台走秀也是春夏季,因此呢子面料不适合用于本系列服装的制作(图2-2)最终选购的面料是化纤面料化纤面料在舒适性、功能性、高感性等方面更具优越性能舒适性:从仿真到超真化纤在发展初期拥有三大优势:一是结实耐用;二是易打理,具有抗皱免烫特性;三是可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不像天然纤维占用土地,加工费时费力、产量有限二是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天然纤维经过后整理,一样能具有易打理的性能;三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依赖石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化纤产业总有一天会面临“灭顶”之灾。
当传统优势风光不再的时候,化纤的吸湿性差、舒适性差、手感差等弱点却凸显出来于是,本系列服装从天然纤维的舒适性入手,以天然纤维为“蓝本”,选购经过仿真改造的化纤面料,达到舒适与美观的统一(图2-3) 2-2系列设计最初面料图 图2-3系列设计最终面料图 3:工艺分析运用的工艺有贴布工艺、立体裁剪工艺与平面结构设计工艺结合贴布工艺是将所运用的布匹剪成理想的图案缝制或粘贴在衣服上从而达到一定的凹凸纹理艺术效果本系列将本布和三层无纺布粘贴在一起裁剪成理想中的吉祥图案粘贴在服装上,使服装变得精细耐人寻味,服装的整体效果提升了一个档次三 后期服装制作在准备好面料和辅料后开始对毕业设计服装进行款式制作,开始运用立体裁剪和平面制版的方式进行版式制作,制版后对裁片先用白坯布进行缝制,因为白坯布相对较便宜些,也能及时发现问题知道最终版式的确定才能用主面料进行缝制,每个款式都依照这种方法进行制作本系列服装制作较困难的衣服上装饰的立体部分效果,它需要反复进行试验比较与校对,经过一系列的改版和缝制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本系列侧缝开口的处理方式采取了魔术贴和隐形拉链两种,魔术贴缝制相对简单,功能性也很强,穿着也方便快捷。
裙撑的制作也用了特殊的方式,用松紧带将裙撑腰部固定,这样松紧的样式能顺意每个模特的身材,又能达到穿脱方便的好处,再是用柔韧的铁丝做下摆,能随意卷缩并且定型效果良好系列三套衣服缝制工作结束后,给人的感觉是整体大型轮廓比例还不错,衣身简洁大方但是不是那么耐人寻味,因为有很多细节都没有处理好衣身不够硬朗,采用的衬纸不够硬挺;在没有把细节吉祥图案进行处理前服装是那么的单调,缺少细节缺少动感第一套服装的大袖子不硬挺不圆滑需填充更饱满的棉絮;第二套服装大领没做出效果,裙摆空余量太多;第三套裤袋处左右不对称,而且立体效果不佳在完成服装的缝制后开始着手考虑工艺的处理问题(图3-2)图3-2系列设计缝制后效果在图案的选择上参照了古代的吉祥元素和青铜器上面的花纹,最初考虑的工艺有手绘工艺、贴布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手绘工艺不能达到效果图中的凹凸效果,而且手绘的图案很难做到干净整洁,因而手绘工艺被排除最终运用的工艺是贴布工艺贴布工艺是将所运用的布匹剪成理想的图案缝制或粘贴在衣服上从而达到一定的凹凸纹理艺术效果服装大体外形成型后,我试着尝试各种面料进行剪贴,都没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后来我萌生了去市场上买花纹直接烫在衣服上,在精挑细选后买了几种纹样。
结果买回来比对的时候我就后悔了,真的是难看死了,跟衣服很不搭,颜色很俗气,最后我只得“另找出路”了(图3-5)图3-5系列设计粘贴图案图后来我想到了买一块无纺布用双面胶粘上几层拼合在一起的办法,最终效果还不错(图3-6)图3-6系列设计贴布面料图经过整个制作过程终于把我的毕业设计一系列服装制作完成,那一刻心里无比开心,因为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有了结果服装整体硬朗大气而不失细节,细节花纹的处理让人持久品味,给服装加上了点睛之笔(图3-8)图3-8 系列服装成品参考文献:[1]黄元庆.服装色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2]马冬.服装画技法.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3]潘建华.服装人体工效学与服装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4]朱松文.服装材料学(第三版).北京:中国纺织总会教育部, 2002[5]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6] [英]卡罗林·特森、朱利安·西门.英国时装设计绘画教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7]张文斌.服装工艺学(第三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5[8]祝煜明.名师时装立体裁剪.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院系领导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